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80後”院士於本水:當代航天青年有“三長一短”

由 海外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9-09
簡介前不久,於本水來到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紅旗講堂”,以“我和防空導彈創業”為主題與航天青年交流,講述了老一輩航天人為國鑄劍的輝煌創業史

全國多少個院士

“80後”院士於本水:當代航天青年有“三長一短”

88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於本水笑稱自己是一名即將成為“90後”的“80後”。和年輕人在一起,他講起中國防空導彈的創業故事,仍然精神矍鑠、鏗鏘有力。

作為我國著名防空導彈專家,於本水15歲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齡與新中國同齡,他選擇將為國鑄劍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參與、見證了中國防空導彈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的歷程。

前不久,於本水來到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紅旗講堂”,以“我和防空導彈創業”為主題與航天青年交流,講述了老一輩航天人為國鑄劍的輝煌創業史。

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為第一任院長。1957年,為培養中國自己的導彈技術人才,國家派出第一批青年學生前往蘇聯進行學習深造。於本水就是其中一位,他服從國家分配,從原本所學的噴氣式飛機設計,轉向導彈設計專業。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講,國家的信念、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選擇。”於本水說。

初到蘇聯讀書,他沒想到第一節課就遭遇語言“下馬威”。

於本水出生於東北,俄文還算有點底子,但他清晰地記得,那節課講投影幾何,蘇聯老師授課沒有講義,因為聽不懂,筆記也無從下手。

“只聽懂了一些單詞,一會水平、一會垂直,相當於用不懂的語言去學一門不懂的功課。”回憶起那段日子,於本水形容是“難上加難”。

班裡的同學幫他記筆記,於本水嘗試幾次,覺得“這個辦法不行”,要想學懂弄通還得自己來。課上,他聽懂多少記多少,課下,借同學的筆記逐字逐句地對照摘抄。

經過一年的努力,他成功攻克了語言關,“誰曠課了,我還可以把筆記借給人家。”

蘇聯留學歸來,他馬上投入到我國第一代防空導彈――紅旗1號導彈(543導彈)的仿製工作中。1961年,他被派往瀋陽,下廠參與導彈的設計與生產工作。

他們所工作的地方在瀋陽皇姑區的三臺子,“可以說是全國最貧困的地方,每月3兩油,1斤肉,用鉤子鉤樹葉吃。”

工作上的情景,於本水更是終生難忘。那時,我國導彈事業可謂白手起家,543導彈是世界水平,仿製難度非常大。他至今記得,當時,很多原材料、原器械在國內是空白,就連不鏽鋼、鎂合金都要從頭研製生產;工藝技術也十分落後,對氬弧焊接、滾焊等知道的寥寥無幾。

為國家崛起而讀書,異國求學之路,讓於本水很早便明白了航天人的精神寫照,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國是個大國,不能只買外國的‘雞蛋’。我們必須學會自己養母雞、下雞蛋。”

為了儘快讓部隊用上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導彈,於本水和同事們星夜兼程、艱苦奮鬥,在1964年研製出了中國第一代防空導彈紅旗1號。

1980年前後,發達國家的空系逐漸從高空向低空轉移,國防部第二研究院承接了研製我國超低空導彈武器的目標。

於本水“二次創業”,擔任課題組組長,和紅旗1號、2號、3號高空導彈不同,這次著手研製的紅旗7號導彈主要打擊低空目標,“最低高度是50米,從用雷達發現目標,飛到你頭頂上,1分鐘的時間必須把目標打掉。”

除了打贏時間,於本水說,紅旗7號導彈還具備裝置小型化、填裝密度高等特點,這對於導彈的設計結構和工藝技術來說又是巨大突破。

最終經過8年的努力,1990年12月,紅旗7號導彈設計定型,裝備了空軍和陸軍,成為國家低空防禦的重要力量,標誌著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第二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發技術。1992年,紅旗7號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紅旗講堂”,於本水就“當代航天青年與老一輩航天人相比多了什麼、少了什麼?”“建設航天強國還需要什麼?”兩個問題談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當代青年有“三長一短”。

“一長”是當代航天青年能熟練利用計算機等科研手段,大大縮減了科研時間;“二長”是當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輩航天人,具備更高的外語水平,能更好地學習掌握世界範圍內各領域的先進技術;“三長”是當代航天青年的整體精神面貌更為朝氣蓬勃、思維更加發散。

“有沒有短呢?有。”於本水說,“我們那一代,是艱苦奮鬥過來的。”這“一短”,指的就是當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輩航天人,少了些許艱苦奮鬥和樸素求學的精神。

他希望當代航天青年能夠肩負科技興軍、航天報國的使命,善於創新、勇於創新,老一輩航天人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新一代的航天青年應注重創新與提高。

“既然加入了航天,就要有能克服一切困難、一切阻力的精神,要有不被現實利益所動的頑強意志。”於本水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