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梁鋒:用筆墨記錄河東厚重文化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2-09-03
簡介當時間的腳步邁入21世紀之後,梁鋒先生已經把自己手持的榜書這把劍磨礪了20多年,其作品彰顯出沉雄穩健、瀟灑清勁之美,在北京和全國各地大賽中入展30餘次,2004年在山西省第六屆書法篆刻大賽中獲得優秀獎,成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運城梁鋒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嗎

“關公精神、民族之魂、忠義仁勇、天下歸心。”近日,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的一措繩度處院鍾拉子裡,年逾六旬的梁鋒鋪開紙墨,又一次開始了他的創作。這次,他是應河南鄭州一位朋友的先放蜷相約,幫朋友寫一幅“忠義仁勇”的大字。

書家世代傳承勤學苦練換來筆墨清香

梁鋒先生的這處宅院與世人皆知的關帝廟隔戶為鄰,關帝廟的鐘鳴鼓吟和崇寧殿翹的風鈴,以及春秋樓上的燭之慧光、書之幽香,無數次注入他少年的夢。

梁鋒的父親就是村裡的農校教員,其毛筆字在十里八鄉很有名氣,被鄉親們稱為“大寫家”。那個時候,每每看到有人拿著紅紙和墨汁找父親寫字的時候,幼小的梁鋒心裡總會有一種自豪的感覺。父親揮毫潑墨的時候,他就踮著腳在一旁默默觀看。這一切,父親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因而在梁鋒開始上小學的時候,他也把毛筆遞到了兒子的小手中。

梁鋒的童年是在艱難困苦中度過的。他的父母養育6個兒女,家裡根本沒有寬裕的錢買練字的棉紙和仿寫的字帖。但貧困沒有讓梁鋒停住習字的手,父親為他找來一塊一尺見方的大磚代替了棉紙,又不時挖回紅色或黑色的膠泥與水攪合成有色的泥水代替了墨汁,用的毛筆是一兩毛錢就能買下的極普通的筆,字帖則是父親為他摹寫的,和印刷的字帖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無成本的練字在父親的嚴厲要求和耐心教導下,每晚習寫50至100個字。長輩的諄諄教導、循循善誘,再加上愛之已久,心有靈犀和勤苦好學,梁鋒的字在那塊寫了擦、擦了寫的方磚上慢慢漂亮起來,他在10來歲的時候就能把毛筆字和鋼筆字都寫得有模有樣,同學們常常對他投來羨慕的目光。他成了班裡的板報宣傳員,踩著凳子換板報、寫標語成了他最樂意做的事情。上高中之後,他的字連老師們都經常誇獎稱讚。每到放假之際,同學們拿到的家長通知書上的操行評語一欄,都是班主任老師讓梁鋒親筆抄寫的。

鍾情榜書藝術鍥而不捨追求極致大美

梁鋒先生酷愛榜書是緣於他的一年初中生涯在關帝廟中度過。

解州關帝廟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儲存最全的關帝廟宇,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1975年,已被同學們稱為“小書法家”的梁鋒,來到從小常進常出的關帝廟念初中。那些高懸於樓閣殿堂之上的康熙御書“義炳乾坤”、乾隆欽定“神勇”、咸豐御書“萬世人極”、慈禧太后手題“威靈震疊”等榜書御匾,讓梁鋒心醉神迷。面對一塊塊金字寶匾、一幅幅經典楹聯、一通通古碑石刻,他總是感覺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撞擊著心靈,一種無法抗拒的大美讓他興奮不已。他真正地體悟到了中華書法、特別是榜書藝術博大精深,聽到了榜書藝術對他的無聲召喚。

榜書莊雅凝重,美於觀望,體高霸氣、厚重雄勁,能與環境互映互襯,相得益彰,顯示出其獨特的審美特點。但榜書又是書界裡公認的不易書寫的書法藝術。康有為曾在《廣藝舟雙楫》中指出榜書書寫的五難: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筆不同;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管難精。榜書絕不是簡單地把小字寫大而已,正像大型雕塑和微雕,大型壁畫和內畫不能互相替代一樣,榜書的字形碩大,書寫者要意在先而筆行後,意到後則全身運動,在意念的噴薄中提、按、頓、挫,寫出合意的作品。

梁鋒深知要寫出精道的榜書,必須要有鍥而不捨、水滴石穿、鐵杵磨針的持之以恆精神。1978年,風華正茂的他被調入解州鎮政府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他給自己訂立了習字計劃,不論是赤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寒風習習的隆冬,每天苦練不少於2個小時。

雲遊道觀廟宇和名勝古蹟是梁鋒先生求取進步的一種看似身閒卻心不閒的學習方式。多年來,他每年都要外出七八次,只要看到高懸的大字他都會端詳凝視,品味領會,銘刻在心。說到自己的翰墨生涯,梁鋒先生感到最幸福的是先後得到了徐文達、劉炳森、姚奠中、孟繁錦、王鏞、李力生、任之通、苑建國、蔣有泉等書法大家的現場點撥和親傳指點。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當時間的腳步邁入21世紀之後,梁鋒先生已經把自己手持的榜書這把劍磨礪了20多年,其作品彰顯出沉雄穩健、瀟灑清勁之美,在北京和全國各地大賽中入展30餘次,2004年在山西省第六屆書法篆刻大賽中獲得優秀獎,成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京城求學兩春秋榜書藝術更顯功力

2007年,酷愛榜書藝術的梁鋒帶著濃烈的求學慾望來到北京,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高研班,而且在那裡度過了兩個春秋。在高研班裡,他從師全國一流的書法老師,特別是得到書法大家王鏞、曾翔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並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學習體會和創作經驗,博採眾長,提高自己。

學習期間,故宮是他最嚮往的地方,因為那裡的榜書牌匾不僅密集,而且都是碩大的帝王匾額,塊塊都是國粹。兩年裡去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記不得了,他只記得在不少大美絕倫的榜書匾額之下,精湛的筆法、技法、章法和墨法,常常吸引得他邁不開腳步。他長久品嚼回味,與來自遠古的磅薄飄逸的帝王榜書進行歷史與現實的心靈對話,吮吸精髓,開化自己。

北京城裡的明清科舉匾額博物館也是梁鋒最常去的地方之一,那裡是展示榜書牌匾的聖地。共收藏木石匾額五百多方,有明清32名狀元、13名榜眼、12名探花題寫的匾額。在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匾額廳內,梁鋒再一次聽到了榜書藝術對自己發出的有力的召喚,他發誓終生與榜書為伴。

梁鋒說,在北京的兩年時間裡,收穫是很大的。在聆聽大家的講課中使書法理論水平有了提高,在書寫技法上以古以帖為師使作品有了似古而不拘古的新面貌,書法作品不時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梁鋒的創作講究意在筆先,只見他飽蘸筆墨,提筆而不落下,掃視五六秒鐘後,意念出現後,才身、臂、肘、腕、指高度協調,流暢地運筆紙上。在梁鋒的榜書中,觀者可以看到強度,一撇一捺知剛柔;可以察到速度,一折一提知緩急;還可以覺到密度,一橫一豎知乾溼;更能感知到溫度,一點一勾知冷暖。正是剛柔、緩急、乾溼、明暗和冷暖的得當與和諧,鑄就了梁鋒榜書作品的雄渾正大、陽剛遒勁、瀟灑靈動、秀美沉穩,洋溢位渾厚感、力量感和靈動感。這就是梁鋒榜書能夠達到出神入化境界的關鍵所在。(管喻 楊建斌)

本文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