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由 雅契藝術 發表于 藝術2022-08-31
簡介其製作從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繪畫、燒製,須經四十多道工序,全部採用手工,分多次燒製,形成“薄似蟬翼、潤比潔玉、輕若綢紗、透如玻璃”的特種工藝藝術品

薄胎瓷器好嗎

五月的春,剛剛好的溫度,剛剛好的微風,都剛剛好發生在這個和煦的春日裡,我請薄胎第一人盧建德幫我為朋友打造了輕若綢紗的薄胎瓷碗。盧建德老師—薄胎碗非遺傳承人,師從薄胎大王高梅生先生。

薄胎瓷器為景德鎮的特種工藝瓷之一。景德鎮製作薄胎瓷器的歷史悠久。早在北宋,這裡就開始了製作,其瓷“體薄而潤”;至明代,製作工藝進一步提高,所制“卵幕杯”胎薄如紙,輕巧瑩透,色彩淡雅,晶瑩光潤,已經達到了只見釉而不見胎的程度,被譽為“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來形容它可謂恰如其分。

清代,薄胎瓷器達到更高水平,其瓷“純乎見釉,幾乎不見胎骨”。其製作從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繪畫、燒製,須經四十多道工序,全部採用手工,分多次燒製,形成“薄似蟬翼、潤比潔玉、輕若綢紗、透如玻璃”的特種工藝藝術品。

在壁厚度平均僅有0。5毫米的薄胎碗內,當碗中放入鮮花緩緩注入水流,碗底可見清晰花瓣。薄胎瓷的精華在利坯工藝。“利坯”是薄胎瓷成型的重要工序,是指拉成的坯半乾時,用刀具手工修整,使器表光潔、厚薄均勻,直到能透過光為止,對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薄胎碗的前世今生

工匠的經驗技術要求極高。憑藉極致的手工技藝及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在刀起刀落間,一個大的喘氣,都有可能前功盡棄,與其說修坯人考究的是手藝,不如說練就的是心境,更是練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