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聰明是怎麼毀掉一個孩子的?

由 研究自在的乙文 發表于 藝術2022-08-12
簡介於是,家長就漸漸放鬆了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天賦高、很聰明,不努力也能夠取得好成績

心裡建設崩塌什麼意思

搜尋“瑞丁老爸啟蒙學院”,一站解決家長的教育困惑。讓孩子擁有最有價值的童年!

1

前兩天,有個媽媽來向我諮詢孩子學習的事情。

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了,媽媽希望他明年能夠考上民辦初中,但是孩子的數學成績一直很不穩定,媽媽為此相當發愁。

我幫孩子輔導了一節課,發現孩子對於新知識的接受速度蠻快的,但是基礎知識卻不紮實。幾個簡單的計算題就算錯了好幾次,一些四年級就應該掌握的計算方法也運用得很不熟練。

我和媽媽溝通了孩子的情況,媽媽嘆了口氣說:“我這兒子聰明是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

孩子以前成績還不錯。因為有些數學天賦,低年級的時候,他的成績在班裡甚至一度名列前茅。

於是,家長就漸漸放鬆了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天賦高、很聰明,不努力也能夠取得好成績。

就這樣一直到了四年級,孩子開始慢慢覺得力不從心了,成績波動越來越大。到了五年級,成績更是從上游慢慢降到了中游的水平。

這下爸爸媽媽開始著急起來,四處找老師給孩子補習,但是所有老師都只有一句話:“孩子很聰明,但是基礎太差了,得花大力氣補上去!”

聰明是怎麼毀掉一個孩子的?

2

“這孩子特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他要是認真起來學習成績肯定好!”

這句話我聽了不知多少遍了。

但我一直覺得,這與其說是一句讚美,不如說是一句毒藥。很多家長被麻醉在孩子“聰明”的幻覺中,錯過了孩子長成的黃金時期;而孩子也自我滿足於所謂的“聰明”中,忽略了努力奮鬥的價值,悔恨終身。

我一直建議,不要輕易誇孩子“聰明”,因為它會讓孩子覺得:聰明比勤奮更重要,只要我智商高,不努力也能夠成功。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奮鬥的重要性。

高中坐在我後面的學霸,後來一直從國內的頂尖大學讀到美國的頂尖大學。他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個高智商的完美範例:和我們一樣讀書,一樣上課,大家又都是重點中學的學生,但他的成績就是能比我們好。

所有人都覺得他聰明,但他卻對我說:我最討厭被人說聰明。

一開始,我覺得不過是他矯情。高一剛結束的時候,學霸就基本上把高中三年的課本知識自學完畢了。當時我們完全不能理解,他究竟哪裡能都多出那麼多的時間學習,只覺得他的腦子一定和我們不一樣。

後來我的想法漸漸改變了。

有一次,打完籃球我發現他坐在一邊發呆,便問他在想什麼。他說,他剛才看到兩個籃球碰在一起,正在想它們的受力和運動軌跡。

我驚呆了。

說實話,即使重點中學的學生,大部分依然不會把學習當成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因此,只要一有機會,我們就會放空我們的大腦,把思考這種討厭的事情放到不得不做的時候。

但就在我們放空大腦,有些人的大腦卻依然處於高速運轉之中……

後來,學霸告訴我他的學習秘訣:他用暑假旅遊坐車的時間,讀完了高中的光學和原子物理;用中午吃飯的時間,聽完了高中三年的英語課文;用睡覺前洗腳的時間,讀完了中國近現代史……

我開始慢慢理解為什麼他這麼討厭被人說“聰明”,因為“聰明”這兩個字徹底否定了他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他的成績比我們好,並不是因為他聰明,更不是因為他不是不努力,恰恰相反,他比我們努力得多得多。學習甚至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的確,學霸有時候甚至不用認真聽課,但老師說的那些話,他早就看過、聽過了,不僅看過聽過,而且經過了徹底的思考和理解。因此,他大腦中的知識是經過總結和消化的,而我們大腦中的知識則是老師灌輸給的。如此,我們怎能和他競爭呢?

聰明是怎麼毀掉一個孩子的?

3

當過老師的人都知道,誇孩子“聰明”不過是安慰家長的一種手段罷了。

“你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

但是如果家長真的相信了這句話,你們家的孩子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了。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把這句話當成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自我安慰,他們內心的潛臺詞是:

只要孩子哪一天開始認真學習,就一定能夠突飛猛進。

醒一醒,別做夢了!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多得是,而最終成功的只有那些努力奮鬥的人。

家長們別再為孩子和自己的惰性找藉口了!

我的一個遠房表哥就是一個從小被人認為非常“聰明”的孩子。高中之前,他很少認真學習,但是每次只要突擊複習就能穩進年紀前十。

讀了高中之後,課業難度陡然增加,但他依然常常不聽課、不看書,半夜打遊戲。一開始考前突擊幾個星期,成績還能勉強排在中上,但到後來成績越來越差。最後毫不意外,高考失敗,只上了一個三流的專科。

上了大學之後,在校期間他依然不好好學習,經常曠課打遊戲,差點兒連畢業證書也沒拿到。現在他的很多同班同學,很多都成了獨當一面的領導,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但表哥卻只能混混日子,一事無成。

表哥有時會說,要是我當時努力讀書,說不定比他們還強。但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聰明是怎麼毀掉一個孩子的?

4

“聰明”對於孩子的傷害還遠不止此。

2012年,就讀於麻省理工大學的中國高材生郭衡自殺了。這個蘭州出生的28歲中國女孩2001年移居美國,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後曾經在華爾街工作,2011年進入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Sloan商學院就讀。

在外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天之驕子,但是她卻在遺書中嘶聲力竭地高喊:除了中文,我覺得我沒有任何優勢。

她就是一個被人從小誇“聰明”的孩子,她也從內心認定自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90年代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C。 Dweck的研究表明:從小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表現出強烈的與他人競爭的意識。同時,他們也更害怕面對挑戰。孩子們害怕一旦失敗了,別人會懷疑自己不聰明。

給孩子貼上“聰明”的標籤,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功就是來自於“聰明”。當“聰明”的孩子再不能比過別人的時候,他們的心裡會立刻將結果歸因於自己“不夠聰明”。

所以一旦失敗,他們的所有心理建設就會崩塌

——如果一個人是因為不夠“努力”而失敗,那他可以更加努力;但是如果一個人是因為不夠“聰明”而失敗,那他就無路可退了。

而現實何其殘酷,在美國的頂尖名校,最不缺的恐怕就是“聰明”的學生了。才女郭衡把失敗的原因都歸因於自己不夠優秀,就這樣被自己打倒了。

真正能走向成功的人,不一定很聰明,他們只是很早就懂得勤奮比天賦更重要,並且肯持續努力為之奮鬥。而作為孩子人生的引導者,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讓他們明白:努力比聰明更偉大、也更重要。

-End-

搜尋“瑞丁老爸啟蒙學院”,一站解決家長的教育困惑。讓孩子擁有最有價值的童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