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千年古窯展新姿——吉安縣吉州窯景區走筆

由 井岡山報融媒體 發表于 藝術2022-08-08
簡介如今,為再現古吉州窯的工藝製作和恢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遊博範圍,讓遊客觀賞和體會到1000多年前的古鎮、古窯的歷史和現在,修復了鴛鴦古街、錫器街、古碼頭、畫水塘、釣魚臺、東坡井、“花蓋仙壇”古樹、桐木橋、橋頭古村,增建了大師工坊、柴燒藝術博物

小仙壇窯在哪裡

陳日照

近日,吉安縣吉州窯景區春意盎然,遊客紛至沓來,陶醉在古色和綠色風光中。

吉州窯景區所在地永和古鎮,位於贛江與禾河匯合的西南岸金三角,東北與青原區、吉州區隔江河相望,南接鳳凰鎮,西連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其擁有永和連心橋、京九鐵路橋、神岡山橋、敦錦公路和105國道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悠遠凝重的古吉州窯和東昌文化底蘊及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成為冉冉升起的“旅遊之星”。

東漢初平二年,設定東昌縣,治所就在永和。唐末五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始燒陶瓷,置“柴草市”。北宋真宗景德為鎮市,設監鎮司,掌瓷窯煙火公事。闢坊巷六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東昌志》記載:“天星分翼珍,地勢接吳楚。唐開匡仙祠,宋宗建丞相府,綠野清都觀,遊賞堪畫圖。到處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金鳳橋地傑人稠,鴛鴦街絃歌宴舉,讀書檯士大夫談今古。”與湖北漢口、廣東佛山齊名,成為“天下三鎮”之一。

穿過吉州窯景區簡易的“人”字大木棚,左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千吉火塔”,塔高18米,寓意永和鎮有1800多年的建置史,塔四面為正方形,寓意四通八達;四面鏤空,鑲嵌千個紅色“吉”字,這個“吉”字系從考古挖掘出來的數千個陶片上拓印而來的,為古時普通窯工所寫。這座“千吉火塔”,既是對永和吉州窯未來的祈願,也是對千萬窯工的讚美與紀念,還是對來訪的每個遊客熱情的祝福!

放眼近處一位農民手扶木犁趕著一頭黑牛正在耕田,旁邊還有幾名窯工忙碌的陶泥、做坯、製陶的群雕時,就進入了“東漢置縣,耕且陶焉”組雕群。它告訴人們:東漢末年,永和憑著豐富的瓷土、茅柴資源和贛江的優越交通條件,吸引著大量的北民南遷,在此一邊耕田,一邊製陶,形成了一座窯火旺盛、百業興旺的江南市鎮。

路右邊有一座窯包,它的前面有古窯遺址和窯場遺風群雕,遊人能充分體會到吉州古窯的漫長曆史和韻味。

沿著柏油大道,進入“仿宋”步行街,人們可以感受到宋元時期“天下三鎮”之一的永和鎮熱鬧與繁華。如今,雖然景區與民居分開,但仍能買些永和的特產,購些目前仿製的陶瓷產品和手工藝瓷品帶回家,還可以進行古玩交易,真實地體會“陶寶”和“檢漏”的樂趣。

街對面就是中國吉州窯博物館,裡面按照國家二級博物館的標準建設,用古窯挖掘出來的實物和圖片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千年古窯陶瓷歷史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遷,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吉州窯專題博物館。

經過文化廣場,便走進了高聳巍峨的吉州窯遺址公園牌坊式大門,這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區。到園內邁步在千年匣缽道上,似乎走在古時窯工們勤勞與智慧築成的古道上,它雖然是古窯燒造瓷器時用來盛裝瓷器的匣缽,但展示了古窯的興旺和輝煌。它像兩條金項鍊,分別把秋月寒江亭、吉州窯考古研究中心、周必大塑像、本覺寺塔、本覺寺龍窯、講經臺、陶冶坊、舒翁軒、環秀軒、清都觀和蓮池街兩邊的周必大紀念館、大夫第、六一宗祠、歐陽珣事蹟陳列館、永和題泳館、中市牌坊、茅庵嶺窯址等景點緊緊串起來園內亭臺軒榭、小橋流水、湖光嶺色、綠樹小花各種建築小品與古陶瓷文化組雕相映成趣。還有吉州窯考古研究中心以仿宋風格、院落佈局,成為陶瓷文化交流的平臺。院內分為陶瓷作坊區、互動區、展示區、研究區,既有陶瓷研究,又有教學培訓、實習體驗,遊客可動手製作專屬自己的陶瓷作品留作紀念,體驗陶瓷製作的樂趣。

如今,為再現古吉州窯的工藝製作和恢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遊博範圍,讓遊客觀賞和體會到1000多年前的古鎮、古窯的歷史和現在,修復了鴛鴦古街、錫器街、古碼頭、畫水塘、釣魚臺、東坡井、“花蓋仙壇”古樹、桐木橋、橋頭古村,增建了大師工坊、柴燒藝術博物園、陶瓷產業園、吉州窯創意文化村和農業觀光旅遊區,使吉州窯景區成為一個集景點觀賞、文化領略、旅遊休閒、考古研究為一體的5A級旅遊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