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由 藝術競爭力 發表于 藝術2022-08-05
簡介Jacob de Wit, ’Jupiter and Ganymede‘, 1739Ferens Art Gallery, Hull Museums另一位荷蘭藝術家Hendrik Goltzius將, ’Without Ceres an

大宮女是雕塑作品嗎

英國國家美術館:色彩是禁果?那請你換個角度,看單色的藝術?

新聞報導了一位被謀殺的妓女Helga Matura,Richter認為用黑白來畫可以消除事件的傷感。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英國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 Monochrome

在這個顏色愈發豐富的時代,整天對著1600萬色螢幕的你,是否還能想象回到黑白的世界?可曾想過換個角度,看看單色的藝術?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Francisco Bayeu y Subías, ‘The Spanish Monarchy’, 1794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Madrid

似乎用現在的、甚至更早的眼光來看,缺少色彩似乎都並不是件好事。單調、乏味、貧瘠、蒼白……人們能想到的,好像都是這些不太正面的詞彙。不過英國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對此卻毫不在意,策展人Jennifer Sliwka與 Lelia Packer 兩人把千百年來顏色不多的、灰、白、黑的繪畫等藝術作品彙聚一堂。其中有Jan van Eyck、 Albrecht Dürer、Rembrandt van Rijn、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等古代大師的作品。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Albrecht Dürer, ‘A Woman in Netherlandish Dress seen from behind (Drapery Study)’, 1521 Albertina, Vienna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Albrecht Dürer, ‘Head of a Woman’, 1520。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Jan van Vliet 受Rembrandt 委託依照下面這張油畫製作了後面那幅版畫,但是Rembrandt仍然不滿意,在van Vliet 完成之後恣意修改。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Rambrant,‘Ecce Homo’,1634。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Jan van Vliet after Rembrandt, ’Christ Before Pilate (Ecce Homo)‘, 1635–6,The Syndics of the Fitzwilliam Museu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也有當今最活躍的Gerhard Richter、Marlene Dumas、 Chuck Close、Jasper Jones 的繪畫。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Marlene Dumas, ’The Image as Burden‘, 1993 Private Collection, Belgium Marlene Dumas。 Photo: Peter Cox

單色(Monochrome)是一個複雜的概念,讓人捉摸不透。不過在這裡,它包含了由有限的黑白灰或者棕色創造出的一切。從六七個世紀以前到當下,都有不同的藝術家偏愛沉浸在這灰色的世界當中。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Adriaen van der Werff, ’Samson and Delilah (?)‘, about 1693 Fondation Custodia, Collection Frits Lugt, Paris

這趟單色之旅從中世紀開始。在那時,出於宗教命令或是信仰目的,在禱告時,黑白可以幫著消除雜念,所以色彩在一些情況下會被當作是“禁果”。在12世紀,熙篤會的修士將浮雕式灰色裝飾畫畫法運用到玻璃上,並使其成為了教堂窗戶的替代品。這種明亮優雅的玻璃大受歡迎,最終成為法國教堂中的一種“標配”。

’Stained Glass Panel with Quarries and a Female Head‘, about 1320-4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The three Magi before Herod, France, early 15th century。 Stained glass: colored glass, grisaille; lead。 Restored by F。 Pivet, 1999。

在完成大幅作品之前,許多藝術家會用黑白習作來實驗光影。《衣著習作》’Drapery Study (possibly study for Saint Matthew and an Angel)‘ 很有可能是米開朗基羅的老師Domenico Ghirlandaio的作品,這一類的習作經常被重複使用在不同的繪畫與壁畫上。這也是雕刻家準備大型雕塑常用的方法,因為利用黑白習作可以事先看到效果,防止在耗費耗時耗力之餘才發現構圖出現問題而功虧一簣。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Domenico Ghirlandaio or workshop of Andrea del Verrocchio, ’Drapery Study‘ (possibly study for Saint Matthew and an Angel), about 1477 Kupferstichkabinett。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 Photo: Jrg P。 Anders

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就將他著名的《大宮女》就以這種手法重現。在灰度下,標誌性的軀體刻畫凝聚成為織物黑色褶皺之間原始的白色平面。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and workshop, ’Odalisque in Grisaille‘, about 1824-34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atharine Lorillard Wolfe Collection, Wolfe Fund, 1938, 38。65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Art Resource / Scala, Florence

浮雕式灰色裝飾畫畫法是繪畫中的一種特別技巧,它運用單色陰影來模仿大理石、石頭等材質,形成一種類似浮雕的效果。但是它已經脫離“習作”的類別,而是讓藝術家來展現繪畫的技巧。Jan van Eyck 利用金屬尖筆、黑墨與油畫顏料完成的《聖芭芭拉》(Saint Barbara)就是歷史記載中第一幅浮雕式繪畫。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Detail from Jan van Eyck, ’Saint Barbara‘, 1437。 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www。lukasweb。beArt in Flanders vzw, photo Hugo Maertens

展覽中另外一幅Jan van Eyck的小雙屏祭壇畫《The Annunciation》,不同於傳統用黑白畫來祭壇畫的門板,van Eyck的主體天使與聖母,都是用黑白來製作視覺圈套,讓人產生幻覺,錯以為是雕塑。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Jan van Eyck, ’The Annunciation Diptych (The Archangel Gabriel; The Virgin Mary)‘, about 1433–5 Museo Thyssen-Bornemisza。 Madrid

18世紀荷蘭藝術家Jacob de Wit 的’Jupiter and Ganymede‘ 就很容易讓人誤會成立體浮雕。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Jacob de Wit, ’Jupiter and Ganymede‘, 1739 Ferens Art Gallery, Hull Museums

另一位荷蘭藝術家Hendrik Goltzius將, ’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Would Freeze‘ (1606,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畫得像版畫印刷一般,連版畫特有的線條都被他一筆又一筆地畫出來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Hendrik Goltzius, 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Would Freeze, 1599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看得出畫框上破碎的玻璃其實是藝術家畫出來視覺圈套嗎?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Etienne Moulinneuf after Jean-Siméon Chardin, ’Back from the Market (La Pourvoyeuse)‘, about 1770 Museum Associates / LACMA

相同的,1839年攝影發明之後,不少畫家也開始自我挑戰,將作品畫得像照片一般。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Gustave Le Gray, ’The Great Wave, Sète‘, about 1857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Célestin Joseph Blanc, ’Head of a Girl‘, 1867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當今最活躍的德國畫家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 )的黑白油畫《Helga Matura with Her Fiancé》就是來自一張新聞照片。新聞報導了一位被謀殺的妓女Helga Matura,Richter認為用黑白來畫可以消除事件的傷感。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Gerhard Richter, ’Helga Matura with her Fiancé‘, 1966。 Museum Kunstpalast Düsseldorf Gerhard Richter 2017 (0182)。 Photo: Museum Kunstpalast - ARTOTHEK

還有些抽象藝術家利用黑白來挑戰藝術的定義, 1915年Kazimir Malevich的《黑色方塊》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Kazimir Malevich, Black Square, 1929。 The State Tretyakov Gallery, Moscow。

不得不說,在幾個世紀以前,儘管顏料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件,單色的作畫方法仍然活躍在藝術潮流的浪尖。單色的繪畫,可以帶來歷史的厚重感,可以帶來微妙的神秘感,也可以讓觀眾擺脫色彩的束縛,看到畫中物件更深層次的感情。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Giovanni Domenico Tiepolo, ’Jacopo Porto appointed Governor of Vicenza by the Holy Roman Emperor Henry II in 1022‘, about 1760。 Private collection Photo courtesy of the owner

也有藝術家看上了單色對心理學所具有的力量,展覽最後一間展廳只有一件作品,而且它是不是黑白,而是燦爛的黃顏色。這是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大型燈光裝置《單色房間》(“Room for one colour”)。在這個空間內,所有的顏色都被會被鈉黃單頻燈的光線吸走,不管你是金髮、綜發、白人還是黃種人,穿了紅色花布的洋裝,還是天藍色的西裝,在’Room for one colour‘內,全部都成了黑白,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Olafur Eliasson, ’Room for one color‘, 1997。 Installation view at Moderna Museet, Stockholm 2015。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Olafur Eliasson。 Photo: Anders Sune Berg

其實這樣看來,色彩所帶來的震撼,其實並不是“人多勢眾”,純粹的單色往往可以造就更加打動人心的效果。其實,千百年來,許多藝術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逃離色彩。每個人都憑藉著不同的手法、媒介和靈感,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單色世界。彩色年代裡的你,要不要試著換個角度,看見不同呢?

Monochrome 單色

2017年10月30日 - 2018年2月18日

英國國家美術館 The National Gallery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monochrome

編輯及文字/吳敬羽、宋佩芬 影片字幕/吳敬羽

影片來自英國國家美術館

The National Gallery,

由YT編譯並經授權釋出;

部分文字編譯自網路。

藝術大師偏愛沉浸“灰色藝術”,卻更愛淪陷在肉體的表達上

YT編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