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由 學智堂 發表于 藝術2022-07-12
簡介嘉靖制衡裕王清流集團的武器,與裕王所代表的清流集團為敵,是嚴嵩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他們的天職,別說是他們想去攀附裕王,改換門庭,就算他們只是不想再當嘉靖的刀,求個全身而退也絕不可能

嚴嵩為什麼和裕王作對

《大明王朝1566》最後一集中,嘉靖皇帝給裕王遺囑:你沒我手段硬,要君臣共治,首輔要選賢臣。裕王便問:誰是賢臣?

嘉靖意味悠長的告訴裕王: 沒有什麼真正的賢臣,賢時便用,不賢便黜,有時候,賢與不賢也由不得他們。這就是為什麼嚴嵩一黨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的真正原因。

所有人都可以靠攏裕王,唯獨嚴嵩不行,連帶嚴黨也跟著不行。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嚴嵩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為皇帝遮風擋雨。那為什麼有這麼多風雨?嚴嵩說得很明白:

大明朝只有皇上能呼風喚雨。

說白了很多破事兒都是為了滿足嘉靖的揮霍無度,嚴嵩就是負責背鍋的那個,不能有損皇帝的聖命,否則以嘉靖得到的資訊,他難道不知道嚴嵩一黨在幹啥?他當然知道,怕是很多時候還會讚賞有加,忠臣啊。

如果嚴嵩向裕王靠攏,意味著他不再視嘉靖為唯一能呼風喚雨的人了,那麼他還肯繼續為嘉靖背黑鍋麼?過去嘉靖是嚴嵩的天,背了黑鍋天塌不下來。現在他要把裕王視為另一片天,這黑鍋怕是背不動了,背不動黑鍋的嚴嵩對嘉靖就毫無益處,反而嚴黨的累累罪行可能波及嘉靖的名聲,那就把嚴黨滅了好了,能挽回不少,至少能有個“眾正盈朝”的美名不是。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大明王朝的衝突核心之一是嘉靖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矛盾。在劇中的表現分別是司禮監和內閣,司禮監包含東廠、江南織造局的太監們和錦衣衛這些人,他們是皇上的“家人”,皇帝是他們“家長”,他們是以“奴才”“奴婢”自稱,不允許干涉過問朝政,只對皇上效忠,唯皇帝命令是從。

而內閣則是主管朝政,是政府機關,處理國家政務,在定義上,這一派人的職責不是“唯皇帝是從,聽從皇帝命令”,而是“君臣共治”,就是說,職責是“與皇上一起商量怎麼處理國家政務”, 兩派各有其政,秋毫無犯。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比如鄭、何二人與徽商籤合同的時候,楊金水已經知道朝廷下旨要鄭何二人死了,參與這個簽署無異於“共謀”,其他人員,理應避諱,但鄭何二人要楊金水在場一起簽署時,楊金水並不反對,也不干預,因為,抄家的差事是交給浙江衙門的,是“國事”,不是嘉靖的“家事”,出了問題是你們政府機關的的問題,跟我毫無關係,無需迴避。

海瑞上疏:家國不分,以國庫為私庫!在政務中壓榨國家資源用於己用,此乃天下之大弊!如此至公至理為何“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在國家利益上,已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為何政府機關也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原因無非就是嘉靖有嚴嵩這把利刃所在!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內閣當然不滿,他們當然會找皇帝理論,且他們代表的是正義,是“天理”,嘉靖作為“永遠偉光正”的皇帝天子,必然是要“以國家社稷為重,以祖宗江山為重”,不能“逆天而行”。而嘉靖滿足自己的私慾, 楊繼盛沈煉要死諫,那就得死,越中四諫,戊午三子要死諫,就也得去死,還不能是自己動手,還得假人之手,借刀殺人讓他們去死。這個時候,嚴嵩挺身而出,自願去手刃這些人,且主動幫嘉靖扛起這口大鍋,而才能換來高官厚祿。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一黨為何不向唯一的皇儲裕王靠攏?

因此,為什麼嚴嵩不向裕王靠攏,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能。嘉靖把徐、高、張派遣給裕王作師傅,嚴嵩便成了。嘉靖制衡裕王清流集團的武器,與裕王所代表的清流集團為敵,是嚴嵩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他們的天職,別說是他們想去攀附裕王,改換門庭,就算他們只是不想再當嘉靖的刀,求個全身而退也絕不可能。飛鳥盡,良弓藏,嚴嵩給胡宗憲寫信曰:

東南的倭寇要剿,但不能全剿

,這是要緊句。

這也是嘉靖遺囑告訴裕王的道理:

賢與不賢,有時候由不得他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