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由 紀元的尾聲 發表于 農業2022-06-23
簡介羊的急劇增多,和北宋與遼貿易的開啟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真宗晚年之時,過他的生日“承天節”時,就曾派人到契丹買草原特產回南方,其中就包括羊肉,《契丹國志》雲:“承天節,又遣皰人持本國異味”

什麼級別特供茶葉

引言:

北宋自建立便和北方遼國共存,直到景德年後,兩國關係大體從競爭到逐漸合作,互通商品,文化以及各類生活習慣。其中北宋漢族和契丹民族的飲食互換,也是極為特別的一點,中原王朝已經成熟的茶文化,打動了契丹,牧民們把奶和茶混合在一起,形成契丹新的風味飲品,而契丹同樣是把北方草原上好的“膘羊”運往中原,好吃的草原羊更是掀起了北宋的“食羊之風”。兩國長久的商業文化交流,既打造了一個包容的飲食圈子,也顯現出了南北政權互通友好的歷史痕跡。

北宋的“食羊風潮”(一)

食羊在我國古代北方一直都有存在,但卻不是潮流的吃法,“羊羶”且不能耕地,往往都是近靠著遊牧地區的漢民,才有吃羊的風尚。“食羊文化”真正全面化、民族化,還是在宋代,這時候人們對於“羊肉”的理解不再以“勞動力”和“肉量”的角度來判斷羊的食用價值,而是開始研究羊的“滋補”與藥性。

北宋宮廷飲食,是宋代吃羊文化最早的興起之處,早在宋太祖之時,舉辦宮廷盛宴,就有“御羶羊百口”的記載,不過這時候因為和遼貿易尚未全面開始,北宋宮廷的羊主要是來自於河北、陝西的部分“畜牧場”,以及與西北党項的貿易中。直到宋仁宗時期,契丹的羊肉透過“貿易”和“贈送”大量來到北宋,這些草原羊的風味更甚,在宋代統治者和士大夫階層中逐漸擴散開來,《宋會要》有言,宋仁宗時期的一場宴席準備,可記載的羊肉供應:“日宰二百八十羊”。除了羊肉食用的增多,而且超過豬肉之外,羊肉的烹飪和羊肉全身可食用的部位都被髮揮到極致。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曾記載到汴京的與羊有關的小吃,數十種之巨,如“羊肉饅頭”、“羊面”、“煎羊腸”、“羊頭”等等,這些小吃,同樣也是羊烹飪方式多樣化的一種體現,從最簡單的白灼以及煎煮,爆炒或蒸燉,到一系列加以藥材和調味料的“羊肉”美味,羊的美味隨著烹飪手段的增多,也越來越受人喜愛。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羊的急劇增多,和北宋與遼貿易的開啟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真宗晚年之時,過他的生日“承天節”時,就曾派人到契丹買草原特產回南方,其中就包括羊肉,《契丹國志》雲:“承天節,又遣皰人持本國異味”。而且遼國在養羊方面比宋的“牛羊司”更有經驗,草原的羊在肉質上都會比南方的口感更好,契丹每年都會透過“贈送”的方式,給宋國送來牛羊等牲畜,而在貿易方面,河北的榷場每年交易的羊數量都達到了數萬之多,比之國內的畜牧養的羊,都不少了。

北宋羊文化與契丹羊南下的變化

一、量多優質發掘了羊的特色

蘇東坡可以說是吃羊方面的高手,他生平的諸多作品中,都提到吃羊肉的方法,可以說蘇東坡是士大夫“吃羊圈子”裡的一位明星。當時北宋的民間諺語有言:“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這就把蘇軾的文章和吃羊肉掛鉤了,蘇軾從煮到煎,到蒸或者入藥,對羊的食用很是透徹,他也代表了宋代社會主流的,新潮的羊的吃法。那麼這些特色劇增的原因就是在於遼國羊肉的南下,令北宋有了更多的羊肉,而且草原膘羊的肉肥味美,更激起人的烹飪慾望,正如北宋醫藥學家唐慎微所說:“羊肉,味甘……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這就是從藥理性的角度看待羊肉,讓羊肉也進入了養生食品的序列。

二、吃羊的大範圍普及

北宋有著“牛羊司”這個管理畜牧的機構,根據牛羊司的記載,在仁宗年間,宮廷吃羊平均每年都在四萬頭左右,而豬肉則是越來越少,到了宋神宗年間,僅僅是羊肉的需求,就達到了四十萬斤之多,而豬肉銳減到四千斤,之間差了一百倍。由皇室到士大夫掀起的吃羊肉潮,也隨著羊肉的增多而普及到民間,先是“蘇文與羊”的民間諺語,再到《東京夢華錄》中幾乎七十道關於羊的小吃,這都代表了羊不僅佔據“肉類”的上風,還風靡民間,簡化到汴京小吃商販的手裡。民間的羊文化越來越豐富,到了南宋時期,民間關於羊的烹飪就有著各個地方不同的方式,而全國一年消費的羊也高達上百萬頭。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三、羊的增多帶動“毛皮”手工品的發展

牛羊的價值不僅於吃,更是在於其身體原料的加工,其中牛皮和羊毛就是最好的組合。早在唐代,胡服的融入就打開了中原人的“毛皮衣物”的思想。因此,羊的的增多,既讓北宋人民可以持續生產毛皮衣物自己穿戴,更可以北上出口到契丹,這對手工業和商品經濟是有著極大好處的。而這也屬於“羊文化”的一環,從吃到用,到文學表達的物象,北羊南下,更是一次嶄新的飲食文化帶起的多元衝擊。

契丹的“奶加茶”(二)

契丹肉羊的南下,對北宋食肉的體系造成了顛覆性的影響,更可以說是推動了風味的改變,但同樣的,隨著貿易雙向的進行,契丹從南方宋朝買來的茶葉也越來越多。唐朝時期,北方契丹民族也有購買過唐朝的茶葉,但數量遠比不上北宋時代之多,加上宋遼兩國時常互相“饋贈”的關係,契丹的茶文化也得到巨大發展。

茶葉的增加,契丹連普通老百姓都能喝上一口茶水,因為契丹遊牧業發達的緣故,茶在牧民們的手裡,往往會變成“奶茶”,奶茶的風味無疑是更佳的,既有豐富的營養,也有茶的香醇。北宋時代輸入契丹的茶主要有三種:

一為草茶,這是平民茶

二為乳茶,是中等級別的茶葉

三為龍鳳團茶,這是特供茶葉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契丹對於中原茶葉的熱愛是令人震撼的,如《宋史》所說:“終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三市不絕”。而這高達大半個世紀的和諧相處,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遼宋的外交,更有“茶葉”外交的特色在其中。北宋的茶葉大量進入草原後,草原的喝茶方式也漸漸多了起來,例如歐陽修和蘇轍都曾出使過契丹,喝過遼國的“奶茶”,蘇轍的《和子瞻煎茶》裡更是描述道:“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其中“鹽酪椒姜”就是契丹奶茶的混合風味,這是一種用於祛寒的“鹹奶茶”,椒姜的加入,更顯示出了契丹地理位置和氣候的特徵。那麼這也是一種全民化的飲茶特色,當然,除此之外,遼國統治者喝茶的步驟則要更復雜得多了,北宋在耶律皇帝生辰之時,常常會送特供茶葉與茶具用於其慶賀生辰,而茶具在遼皇室的出現,也體現了遼國統治者的“中原式飲茶”的趨勢化。

契丹茶文化普及中的意義

一、南北特色飲品的融合

茶是有助消化的飲品,其本身更是有著多種的藥物功能,遊牧向來喜愛茶飲。而茶飲到了契丹,也不再是獨立存在,它被加以契丹特色的炮製,以“奶茶”、“酪茶”等形式出現,更加地營養化,美味化。除了口味的融合,在日常生活上,茶更成為了契丹民族的一種“禮儀文化”的載體。如《宋語》中所記載宋使臣所看到的契丹禮儀:“辭國母於文化殿,漢使升酒三行”,這個“酒三行”其實就是“茶”的禮儀方式。

二、加深的飲食貿易加固友好關係

北宋的“貿易”一直都是制衡西夏和契丹的重要手段,但從發展角度來說,自澶淵之盟後,正是這樣的由飲食演變而來的密切的“貿易友好關係”,讓宋遼百年之久幾乎沒有摩擦,而且宋仁宗時代更是與契丹關係處在“蜜月”階段,這是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政權難得的一次共存和共尊。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三、漢文化輸出占主導地位

遼宋雙方“飲食特色”的交融,實際上是伴著大量的文化輸出為附加的。茶的大量北上,更是讓茶文化夾帶中原特色,首先是“茶具”的應用,就有“修身養性,精益求精”的禪性,儒性內涵在裡面,而茶的澀苦甘甜,更是人性化的一種經歷,這種文化與遊牧一直以來“橫衝直撞”的風格不同,是一種偏“修養”的文化風格,更是中原古老文化的不菲底蘊。這也是遼後期,遼人和漢人在生活上極為相近的一個大因素之一。

味道南北,攪拌出一個時代(三)

北羊南茶,實現了不同民族不同政權的共同需求,理性的商品互換,對雙方的經濟都有著極大的好處。飲食文化的背後,也同樣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遊牧有遊牧的厚實,中原有中原的輕盈,飲食交融的深刻意義,更是兩個民族的接近,共同文明的增多,得以化解地緣的生澀。

到了南宋時期,契丹政權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吃羊的風尚,還是順帶著一直在南方延續,而與金的貿易,也續上了與契丹“茶馬貿易”的斷層,持續地深入,不同的是,再次接受茶的主要民族,變成了女真。飲食文化的互相交流,不重在家國與信仰,而是關切至每一個百姓的生活之中。正如南宋《夢梁錄》中,依舊記載著關於羊的吃食,如“羊脊骨粥”、“羊血粉羹”、“羊頭籤”等等美食,而金人,更是喜愛飲茶,比起契丹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都是飲食血脈的傳承,不論興亡,都已經存在民族特色內,一直延續至今。因此,宋遼的“飲食”互相影響,其實更可以看作是中原與遊牧的一次共生,就如此,交織攪拌出一個“可口”的時代。

宋茶湯,契丹羊。穿過國境的“滋味”,味蕾上互相融合的南北

結語:

味蕾上的故事往往都是豐富的,中原吃羊肉的演變,是一種口味多元化的發展,而羊的製作,品種的挑選,更是互通有無帶來的多樣性。北方遊牧更喜手撕羊肉,大塊入口,於是中原後來許多的酒樓裡,都可以看到大塊吃羊肉的“武吃”之法,這不僅是“吃羊”的藝術,更是飲食心靈開放的難得。

參考文獻:《宋史》《遼史》《續資治通鑑長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