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蘇軾寫給兒子的一首怪詩,首尾相同,卻仍然成為千古絕唱

由 大咖說史 發表于 農業2022-06-12
簡介蘇軾作為詩詞界的老大,又怎麼可能連這都分不清,他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有深意的,更何況是整句詩呢

竟然仍然依然有什麼區別

要說起對詩詞的熱愛,沒有任何民族可以和中國人並肩。尤其是唐宋時期,數不清的文人墨客以景入詩,以情入詩。在眾人之中,蘇軾的才情又排在前列,他不僅擅長詩詞,而且在書法和彩繪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雖然經歷過當代“文字獄”,讓他直接從人生的高處跌到極點。不過他性情豪邁,哪怕因為文字惹禍,也依然熱愛文字。這位奇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詩中集結了他終生的智慧。

蘇軾寫給兒子的一首怪詩,首尾相同,卻仍然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蘇軾一生寫的最後一首詩,此刻他的兒子即將離開他,準備走馬上任中山府通判。此時的蘇軾,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也沒有了當初的高傲,只是一位將行的老人,他不再向往官場,反而沉浸在佛法禪理中,這位老人在為他兒子送行時寫下了一首《觀潮》。

蘇軾寫給兒子的一首怪詩,首尾相同,卻仍然成為千古絕唱

這首詩的寫法特別奇怪,詩名還用過第一句詩的前四個字,單從前三句看來,此詩所描述的是廬山的景色,而且寫得非常精彩。彷彿從詩中就可以看到那雲雨,可是最後一句卻和第一句相同。詩詞和文章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重複度,文章講究開頭和結尾相對應,但是作詩卻不能重複,不然一首詩可就廢了。難道是蘇軾犯了這種常識性錯誤嗎?自然是不可能的。蘇軾作為詩詞界的老大,又怎麼可能連這都分不清,他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有深意的,更何況是整句詩呢?開篇所寫的是廬山的景色之美,浙江潮水之壯麗,只要一想到世上竟然有這樣的美景,就讓人神往。可是這些畢竟只是想象而已,當真正的看到了這兩種景色,反倒覺得他們絲毫沒有特別之處。看起來第一句是和第四句文字確實是一樣,但是表達出的意境卻又不一樣。其實這首詩真正的突破口在第三句,這其中隱藏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老僧。

蘇軾寫給兒子的一首怪詩,首尾相同,卻仍然成為千古絕唱

這位老者在還沒開悟時,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存在任何心念。三十多年過去了,他的見識隨著閱歷越來越廣,看到任何事物都會的不斷延伸意境,有很多感觸。可是等他到老了的時候,這位老僧徹底領悟了禪理,又迴歸於最初心境,簡簡單單。老僧的經歷和蘇軾非常相似,於是蘇軾以此入詩,簡單闡述人生哲理。他在年輕時因為才學高被眾人追捧,可同時也遭到了“文字獄”的攻擊,差點讓他性命不保,最終性命雖得以保住,但是卻逃不過懲罰。在蘇軾看來,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年老時也迴歸到了最初。

這首詩彙集了他的終生智慧,在外人看來可能無厘頭,但這其中又何嘗不是包含了他所領悟的禪理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獨家原創制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