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由 地平線薦賞 發表于 農業2022-05-31
簡介與“察舉制”相比,“科舉制”顯然有更多的公正性

科舉制為什麼被最後被廢除

提起科舉,人們一定會產生一些誤解,認為它與保守、封閉、落後分不開。其實不然,科舉制度既不是古已有之,也並非無一是處。它在建立之初,還是很有一些進步性的。

中國曆代帝王,都很重視選拔人才和培養人才,而每個朝代選拔、培養人才的方式方法,又都與當時的政治、文化、經濟等狀況,存在密切關係。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是典型的奴隸制社會。“周天子,家天下”,王宮大臣是家族的,又是稀少的。根本不允許外人插手,也就不存在選拔人才的問題。

春秋戰國時代,奴隸制逐漸被封建制取代。在取士方面出現了“養士制”。各路諸侯為爭奪霸業,把一批有學問、有本事的“士”,供養在身邊以便隨時的任用。這雖然也有了選擇問題,但畢竟還算不上選拔。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中國史上真正稱得上選拔人才,並且,形成制度的是漢朝確立的“察舉法”。察舉:顧名思義就是考察、舉薦的意思。上級對下級或對士子進行考察,將其中的優秀者向朝廷舉薦任職,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了600年。

具體這種方式,是透過地方各級的官府,按照上級詔書規定需要的人才標準,在其管轄範圍內,將這些符合要求的人才,一級一級推薦上去。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與“世襲制”相比,“察舉制”顯然是一大進步。但是,由於察舉的主觀隨意性,弊端日益突出。到後來,所謂的考察完全流於形式,一些出身寒門有真才實學者,只因不會阿諛奉承,無人舉薦,被擋在察舉之外。而一些缺德少才、不學無術之輩,卻因攀上有權有勢的官宦門第,照樣能加官進爵。

到了兩晉南北朝時代,更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仕族的嚴重局面。朝中大權幾乎全被幾個大仕族所把持,以此來確保他們中央集權的穩固。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公元581年,楊堅統一了全國之後,即廢除了“察舉制”,改行為“科舉制”。特別是到了唐代,“科舉制”愈加完善成熟,最終得以確立。

小編認為“科舉制”的本質,就是是開科取士。朝廷允許普通計程車子參加考試,並按照考試成績,選取人才授予一定的官職。

與“察舉制”相比,“科舉制”顯然有更多的公正性。它把不同出身的人,放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為出身微寒的讀書人,開通了一條參政做官的道路。因此,把讀書、考試、做官三者,非常緊密的聯成了紐帶,依然成為普通百姓跨入官場,必須經過的一座橋樑。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現如今我們把上學讀書,看成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上學讀書是奴隸主的特權。當時只准官家辦國學,不許個人辦私學。只有王室及諸侯的子弟,才有資格受教育。

到了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時期,學派林立、百家爭鳴、官學衰敗,私學興起。孔子就是首次個人辦學之先的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有教無類、教育下移,讓更多貧寒之士也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這在當時無疑是對等級森嚴、貴賤尊卑的強烈震撼。後來被供奉在孔廟大成殿的顏回,就是一個家境窮苦的人,夫子對他一視同仁,特別器重。終於,成為夫子的得意門生,被尊為“復聖”。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夫子還特別注重德育,把品德教育列在首位。在教學方法上,他主張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思並重。夫子不僅重視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同時也注重教育實踐。他一生辦學長達40年,弟子3000,賢者72,學生數量和教學質量都很了不起。正因為如此,後世尊稱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秦漢之後,官學和私學並舉局面,散佈於民間的私塾蒙學日益增多。其中,漢武帝創“太學”,挑選熟悉儒家學說的人,為五經博士。又令郡國辦學、縣上辦校。到了東漢時,“太學”已多達240所,生員超過3萬,“太學”成了最高學府。這種合二而一的設定,起源於隋代。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北京的“國子監”建於元朝,它的旁邊剛好是一座孔廟像。想當初,把這兩座建築並肩毗鄰的放在一起,古人是為了讓國子監的學子們,靜靜聆聽“至聖先師”的教誨,是為了讓老夫子在一旁,護佑國子監的學員。

反正不管如何,元明清三代,這裡一直是學子們嚮往的地方。金光閃閃的“太學”匾額,氣勢巍峨的大門和牌樓,鋪蓋著的琉璃瓦的大殿,鐫刻的幾種文字,令文武百官等在此下馬的石碑。特別是四面環水,專門為皇帝講學而建造的“辟雍”。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這些都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能夠進入國子監,在天子腳下讀書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絕大多數學子都要從自己的家鄉,一級一級考上來,一步一步爬上去。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入仕、求取功名的誘惑下,大多數的讀書人都熱衷於赴京趕考,以求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在眾多學子中,也有淡泊名利、官場失意之人,也有心懷讀書之志,立意求經埋頭做學問的人。這些人往往願意去書院讀書,書院之風始於唐代,而興於宋代。創辦者或為官府或為私人,而私人居多。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書院有:廬山白鹿洞書院、衡陽石鼓書院、長沙嶽麓書院、登封嵩陽書院等。

書院與私塾不同,一般採用單獨研究、相互切磋、聘請名家、學者講學的方式,這樣學術空氣比較自由。比如:宋代的范仲淹、朱熹、陸九洲,元明代的王守仁等都在書院講過學。

不過,朝廷對這種在山林之間的高談闊論,本來是不大過問的,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得議論朝政,否則,會面臨滅頂之災。

比如:明朝萬曆年間,東林書院的學子們,不滿朝廷的黑暗腐敗。並且,上奏皇帝抨擊宦官魏忠賢,結果引來殺身之禍,朝廷大殺東林黨,書院也被強行拆毀了。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在明清兩代,實行的選拔人才是多級考試製度,具體包括四關:

童試:指的是頭一關,考中者稱為“秀才”。

鄉試:指的是第二關,只能秀才有資格赴考,考中者方為“舉人”。

會試:指的是第三關,在京城的禮部舉行,只許舉人應試,考中者成為“貢士”。

殿試:指的是第四關,由皇帝主考,從貢士中選拔,考中者為“進士”,頭名進士為“狀元”。

由於,每三年才舉行一次會試和殿試,所以,三年才能考出一個狀元。有人做了統計,從唐朝到清末期間,共出596名狀元。其中包括:我們比較熟悉的柳公權、王維、文天祥、呂蒙正等,都是狀元中的佼佼者。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金榜題名、一步登天,立即身價百倍。不僅個人披紅戴花、風光無限。而且,光宗耀祖,連本省、本縣都感到無上榮耀,總要大肆慶祝一番。

至於那些一考再考,最終才獨佔鰲頭的狀元公們,究竟有多少經天緯地之才?在中國歷史上,又辦了哪些治國平天下的大事、好事,似乎無人關心、無人探討。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經歷了1300年。到了清朝末期,它就越來越難適應社會的發展,逐漸走向衰敗之路,直到1905年,最後,終被廢除。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那麼,科舉制為什麼被廢除?小編想主要是兩點:

第一點,是科舉制的考試內容,非常的陳腐。因為,清朝後期,西方世界的科學技術得到了大大發展。而科舉制,還是死抱著四書五經,顯然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二點,是科舉制的形式,非常的單一。因為,明清兩代,內容主要以八股文來取士。這種形式是要替聖賢立言,不準考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思想。大學者顧炎武曾說:它比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危害更大。

與“察舉制”相比,“科舉制”有它進步的一面。但是,由於考試以八股文、試帖詩為主,出題又限制在四書五經之內,這就把讀書人引進了一條死衚衕。學子們在八股的桎梏下,不通時務、不讀經史,只知道死記硬背,按照規定的格式破題作文,完全脫離社會實際。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這“科舉制”,雖然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但考場舞弊、考官受賄、冒名頂替、夾帶割卷的醜事,屢見不鮮。特別是清末,儘管“科舉制”在表面上還那麼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造成了教育的空疏,學術的衰微和人才的匱乏。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中國,在人才選拔和培養上已形式多樣,不在侷限高考這一條過獨木橋的出頭之路。那些沒有取得好成績的人,可以選擇其它道路和途徑,來實現自己報效國家、提高生活水平等現實願望。

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除沿用最久的科舉制,還有哪些選拔機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