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河南鄧州:小雨傘撐起大夢想

由 鄧州在行動 發表于 農業2022-05-18
簡介群眾正在加工雨傘配件 丁麗麗 攝據席子國介紹,當有回鄉創業的打算後,他一直在考慮做什麼專案

做雨傘加工好乾嗎

“以前我在堰陂村的加工廠裡做工,一天要跑四趟,浪費了不少時間,現在我把機器搬到家裡來,只要不忙我就坐在機器前加工,時間靈活,想幹多長時間就幹多長時間。”2020年4月25日,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高集鎮沈堂村群眾翟會勤吃完早飯,就坐在機器前,一邊加工雨傘配件,一邊招呼孩子上網課。

“原來全家的生活來源就指著在外打工的丈夫,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夫妻倆沒少生氣。我現在一個月能拿到2000多元,家照顧了,錢也掙了,現在沒時間生氣了,只想著咋多掙點錢,日子越過越有勁兒。”翟會勤高興地對記者說。

翟會勤口中所說的加工廠是堰陂村群眾席子國回鄉創辦的。原來他在無錫做汽車配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一方面是由於家中老父親年歲漸長,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身邊離不開人;另一方面是想帶動周邊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問及為什麼回鄉辦加工廠,席子國由衷地說。

群眾正在加工雨傘配件 丁麗麗 攝

據席子國介紹,當有回鄉創業的打算後,他一直在考慮做什麼專案。在與同樣在外發展的都司鎮親戚聊天中瞭解到,做雨傘配件技術含量小,投入不算大,並且市場前景好。經過與妻子再三商量後,便決定回鄉創辦雨傘配件加工廠。

席子國說,回家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找房子。由於家中場地有限,需要租賃廠房。堰陂村村委瞭解情況後,積極幫助協調廠房用地,經過多方溝通聯絡,席子國選擇在該村靠路邊的位置租賃了2間2層的門面。“這裡靠路邊,門前就是水泥路,進出貨比較方便。”席子國說。

河南鄧州:小雨傘撐起大夢想

2017年,席子國的雨傘加工廠風風火火地幹起來了,剛開始只有十幾臺機器,隨著效益的增加,又進了十幾臺,吸引了周邊30餘名群眾前來務工。

“加工廠現在有34臺機器,廠裡只有16臺,其餘的機器都被群眾拉回家了,時間自由支配,計件計費,多勞多得。”席子國說,加工工序很簡單,就是把一根傘撐上的6個零部件用6個鉚釘把它們釘起來,鉚釘像綠豆那樣大,只要眼睛看得見,誰都能幹這份工作。

記者在加工廠看到,十幾名工人坐在機器前埋頭苦幹,既有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頭髮花白的老年人。

王花枝戴著老花鏡在機器前忙碌 丁麗麗 攝

“歲數大了,別的活兒幹不了,這個活不累,一天多少乾點,掙點零花錢,給孩子們減輕點負擔;並且來到這兒,幹著活兒還能聊個天,心情也變好了,真是個一舉兩得的好事。”60多歲的村民王花枝戴著老花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王花枝的話引起了坐在對面的吳子玲的共鳴:“是啊,你看我們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出不了門,加工廠就建在家門口,它不要求像在企業上班那樣朝九晚五、打卡上班,只要有空你就可以過來,廠裡計件兌現工資,也可以把工作帶到家裡去,真正實現了就業顧家‘兩不誤’。”

“子國,我來送貨了。”該村貧困戶丁小翠丈夫身有殘疾,身邊離不開人,家中還有3個孩子,她就把機器拉回家,只要有空就幹一會兒。“子國真是辦了個好事,我家中負擔重,又有病號,他就建議我在家中幹,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補貼家用。”丁小翠感激地說。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波介紹,席子國的雨傘加工廠已帶動堰陂村5戶貧困戶在此務工。劉傳榜、劉傳順都是60多歲的人了,現在每天在家戴著眼鏡做工,一個月也能掙800多元。這種工作模式在無形中激發了貧困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在他們的帶動下,堰陂村的貧困戶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紛紛表示要用自己的雙手致富奔小康。

“下一步,我想擴大規模,在保證產量的情況下,再上幾條生產線,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席子國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今日鄧州記者 丁麗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