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由 劉力家常廚味 發表于 農業2022-04-15
簡介庖丁是梁惠王的廚師,當他解牛時,手觸肩頂、腳踩膝抵等各種動作,牛的骨肉分離所發出的聲響,還有進刀解牛時發出的響聲,都無不像音樂的節奏那樣輕鬆流暢,無不像舞蹈的節拍那樣令人陶醉

庖丁解牛是不是寓言

本文乃“劉力家常廚味”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庖丁解牛”是《莊子》裡一個廣為人知的寓言。以寓言來生動形象地說明自己的人生見解,在先秦諸子中不乏其人,如孟子、韓非子等都是。但能以一種平等的而非輕視的、讚賞的而非漠視的眼光,看待下層普通勞動者的勞作及其卓絕技巧,並用充滿敬佩之情的語言對這一切加以描繪,似乎又僅僅莊子一人而已。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庖丁是梁惠王的廚師,當他解牛時,手觸肩頂、腳踩膝抵等各種動作,牛的骨肉分離所發出的聲響,還有進刀解牛時發出的響聲,都無不像音樂的節奏那樣輕鬆流暢,無不像舞蹈的節拍那樣令人陶醉。這一切讓在一邊觀看的梁惠王看得心花怒放,如醉如痴,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啊,妙極了!你的技術怎麼會高超玄妙到這種地步?”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庖丁悠然自得地放下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這已經越出了技巧的範圍。當初我解牛的時候,看到的是整體的牛;三年後,我就再也看不到整頭的牛啦。現在我解牛時全憑心領神會,而不需要用眼睛看。

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割;一般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砍。我的刀用到如今已經十九年了,解過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剛磨過一樣。牛的骨節間有縫隙,刀刃卻薄得沒有厚度,用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縫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刀刃的遊動運轉,肯定有足夠的餘地。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但即使是這樣,也還會有難以下手的地方,比如說筋骨盤結的地方,這時我馬上小心警覺,目光炯炯,動作放慢。動刀雖然很輕,整條牛卻嘩啦一聲立刻解體了,就像泥土四散開來。我提刀四顧,得意洋洋,心滿意足。”梁惠王說:“好啊,妙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就懂得養生的道理了。”這就是莊子為我們展示的庖丁解牛的畫面。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在這則寓言裡,有兩處是莊子的畫龍點睛之筆。一是庖丁所說:“我愛好的是道,這已經超越在技巧之上。”這說明莊子雖然和老子一樣,也把道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和其哲學的最高範疇,但莊子為了使自己的道不流於玄而又玄、讓人望而生畏的抽象概念,而形象地指明瞭由技入道的可能性。在這裡,道依舊具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性,但不再是玄妙而不可企及的,而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裡透過平凡的勞作就有可能達到的境界。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在道與技之間的橋樑就是“忘”(用莊子的術語講叫“坐忘”、“心齋”),先忘掉技,再忘掉我自己,這樣就可以泯滅物我之間、技道之間的差別,達到與自然合一、與道合一的至樂境界。這是老子之道與莊子之道的一個細微差別所在。

由技而道,可以達到人生的至樂境界,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依次提高、難以省略某一環節的過程。正如這則寓言裡所象徵的那樣:一開始學習解牛的時候是砍,因為沒有實踐經驗;而後是割,是因為尚沒有完全掌握牛的解剖規律;最後是遊刃有餘,因為在無數次實踐的基礎上,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規律。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由於這則寓言濃厚的象徵意義,它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在客觀上啟示人們,應自強不息,不要滿足於技,而要進於道;它啟示文學應將技巧融化於道的傳達之中,而又不見痕跡,從而自覺地去追求一種渾樸的美、自然的美,並以此作為美的典範和極致。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其次,是梁惠王說“我從庖丁的這番話裡懂得了養生的道理”,表明莊子的養生之道在於順應自然,清靜無為,以保持精神恬淡,身體強健。莊子的養生之道,有著兩個方面的意義,從其積極的一面說,可以警醒人們不要被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物質慾望所迷惑、所異化,在人的需求和人的才能之間,永遠存在著一條鴻溝,而無法真正逾越。

為了避免這無法逾越而帶來的遺憾乃至痛苦,莊子的清心寡慾、性情恬淡,永遠是養生的一劑良方。從其消極的一面說,其無為的主張已完全捨棄了老子的“無不為”,本質上是對社會的全方位退避,人便蛻變為只是個性的人,而完全喪失了人的社會性。

《莊子》:以生動的語言抒發人生見解,“庖丁解牛”生動形象

最後,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這則簡短到不足三百字的寓言裡,莊子竟然令人難以置信地創造了四個生動傳神、至今仍流傳不衰的成語:目無全牛、切中肯繁、遊刃有餘、躊躇滿志。它們逐層深入而又酣暢盡致地傳達出了庖丁在解牛過程中的思想活動和外在情態,使讀者頓生如見其人之感,表現了莊子對語言的極出色的駕馭能力和刻畫形象的高超水平。

參考資料

《莊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