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疾病大全|犢牛腹瀉的病因、症狀及防治措施

由 獸易通 發表于 農業2022-03-04
簡介大腸桿菌、魏氏梭菌、沙門氏菌及其它細菌感染都會引起犢牛細菌性腹瀉,一般情況下,犢牛單純感染某種細菌並不會引起死亡,如果養殖工作進行時,同時存在飼養環境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多種因素,可能導致腹瀉

牛犢糞便帶腸粘膜怎麼辦

小牛腹瀉是奶牛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對未滿30日齡的犢牛危害極大。小牛生病後不止腹瀉,導致其身體消瘦、脫水、食慾不振、精神萎靡,嚴重影響其正常發育,所以在肉牛養殖過程中,一旦出現該病,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腹瀉誘發其它疾病的發生而導致病情加重。本文就小牛腹瀉的病因、臨床症狀及防治方法進行探討與分析,以期能為我國養殖業的疾病防治提供一些參考。

腹瀉是犢牛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疾病,不僅影響其正常發育,嚴重時可致死亡,給養殖戶帶來較大危害。該病的防治成為當前養殖業的重點。本病為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飼養犢牛時,需要引起養殖戶足夠的重視,找出造成犢牛腹瀉的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減少犢牛的患病機率,促進犢牛健康成長。

疾病大全|犢牛腹瀉的病因、症狀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1。1妊娠母牛飼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母牛妊娠期的健康與營養狀況,直接影響犢牛的生長髮育。如果奶牛孕期營養不足,可能導致牛出生後體質差,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差,極易發生腹瀉病。第二,妊娠期母牛營養狀況不佳會影響牛奶的質量,使小牛很難透過吸奶來獲得足夠的免疫力,從而增加腹瀉的機率。

1。2引起病原菌感染的原因比較多,病原感染的原因有:細菌性、病毒性及寄生蟲感染,主要是大腸桿菌、巴氏桿菌、鏈球菌、沙門氏菌等,這些致病細菌可能透過消化道進入犢牛體內,對腸道內菌群產生影響,導致致病細菌大量繁殖,造成腹瀉。由於輪狀病毒、粘膜病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腹瀉病,犢牛感染後,症狀較重,治癒率和存活率很低。

大腸桿菌、魏氏梭菌、沙門氏菌及其它細菌感染都會引起犢牛細菌性腹瀉,一般情況下,犢牛單純感染某種細菌並不會引起死亡,如果養殖工作進行時,同時存在飼養環境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多種因素,可能導致腹瀉。在這種細菌中,最常見的一種是大腸桿菌。

球蟲、蛔蟲、隱孢子蟲、絛蟲等寄生蟲主要是寄生蟲引起的,患病犢牛感染後大便帶血、臭味難聞。通常情況下,小牛在3~35日齡的小牛感染隱孢子蟲、球蟲、蛔蟲、絛蟲等寄生蟲更容易感染到隱孢子蟲,球蟲20~1歲齡更容易感染球蟲。

1。3除了病原感染,外界環境因素也會造成小牛腹瀉。第一,不良的外部環境可能使犢牛的體質和抗病能力下降。因惡劣的環境可引起病菌的繁殖,增加患病機率;養殖密度不合理,通風不良,衛生不良,牛舍潮溼,保溫措施差,加上飼餵不合理,消毒工作未做好等,都可能增加患病機率。

2、臨床症狀。

小牛患腹瀉後排洩物的含水量是正常人糞便的5~10倍,糞便有異味,呈黃白色,其中混有粘膜和血絲。病牛食慾明顯下降,精神萎靡,眼花萎縮,面板彈性差,毛質粗糙,脫水嚴重。隨病進展,犢牛起立困難,糞便顏色由黃白色變為淺灰色,混雜較多的血塊、血絲、氣泡等,糞便惡臭。在此情況下,如不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可能導致病死率升高,1~4天小牛將死亡。

3、治療。

用抗生素治療犢牛腹瀉,可用抗生素治療,可用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環丙沙星、強力黴素、金黴素等,藥物選擇要結合病情實際,制定合理的抗生素用藥方案,採用廣譜高效抗生素類藥物來提高治療效果。

3。2補充體液因犢牛腹瀉後脫水情況嚴重,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或酸中毒。因此需要及時補充體液,以改善和預防酸中毒,保持心肌活力,促進血液迴圈和毒素的排出。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補液藥物。對於一般低滲性脫水,可採用生理鹽水;高滲性脫水,可以選擇5%葡萄糖平衡電解質來維持血液滲透壓;如果現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脫水,可以選擇碳酸氫鈉鹼性藥物;輕度酸中毒,可以選擇補電解質溶液的方式改善腎功能,依靠腎臟自身調節技能來維持酸鹼平衡。

3。3中藥治療從獸醫學的角度來看犢牛腹瀉,分為熱瀉和寒瀉兩種,寒瀉是指腹瀉,起病急,大便稀濁,排尿量減少,口色蒼白,脈象沉遲;熱瀉是指胃火衰腸、胃腸清濁不分所致的腹瀉,起病急,大便稀薄,排尿量減少,口色蒼白,脈象沉遲;熱瀉是指溼熱停積,引起犢牛體溫升高,脈搏速度加快,精神食慾不振,鼻鏡下血腫等症狀。採用中藥治療,療效顯著,無殘留,不產生耐藥性,在治療過程中顯示出較大的優勢,因此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較為傾向。臨床上,骨脂、肉豆蔻、乾薑、五味子各15g,吳茱萸10g,茯苓、蒲公英、金銀花各10g。以上藥物混和,以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服用3劑。這幾種中草藥可以起到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有助於糾正患病牛酸鹼平衡,降低死亡率,促進其快速恢復。

4。1加強犢牛飼養管理,犢牛出生時儘量在1h內喂初乳,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可採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在36~38℃溫度下飼餵牛乳。餵食時間應與生長實際數量相結合,進行定時。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犢牛生長環境,避免了風寒,給了病原菌入侵的機會。把壓力降到最小。適當控制好飼養密度,做好通風等工作。

4。2妊娠期母牛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提高母牛的免疫力,提高母牛的免疫力。改善乳汁質量,進而提高犢牛免疫力。牛犢與母牛應儘早分開飼養,犢牛需及早補飼,促進其瘤胃發育,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對患病犢牛,還需加強護理,及時隔離和治療。

4。3加強衛生防疫,其次要加強衛生防疫,定期對圈舍進行清潔消毒,避免造成犢牛生病的寄生蟲、細菌、病毒等滋生,增加患病機率。因此必須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及時清洗消毒。用消毒劑科學使用,掌握正確劑量,定期更換消毒劑,避免出現耐藥情況,並取得應有的防疫效果。加強免疫工作,建立科學的免疫制度,減少疫病發病機率。

4。4做好母牛圍產期管理工作最後還要做好母牛圍產期管理,避免生殖系統感染或營養缺失,進而影響胎牛的健康。產前可適當增加精料的飼餵,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奶牛接產時,應提前做好各項消毒工作,防止產道損傷。如果母牛身體健康,分娩順利,就可以讓它自然分娩。另外,還需要注意補充其他微量元素,如維他命等,促進母牛生殖功能的恢復,重視營養搭配。

4、預防。

總之,犢牛腹瀉嚴重影響著犢牛的健康,給養殖工作帶來很大的損失,必須引起養殖人員的重視,明確該病的發病原因及臨床症狀,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犢牛腹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實現犢牛的免疫功能,實現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