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草藥引起的肝臟損傷屢見報端,怎麼使用能夠避免肝臟損傷?

由 藥事健康 發表于 農業2022-01-07
簡介綜上,中草藥相關肝損傷的發生主要由超劑量、超療程、個體差異中毒等原因造成,普通民眾不要隨意使用中藥,用藥前要諮詢醫生或藥師

見洩是什麼中藥

作者: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醫院 中藥師 李凡(頭條號:凡藥必有思)

中草藥引起的肝臟損傷屢見報端,但它到底是有什麼引起的?怎麼使用中草藥能夠避免肝臟損傷?本文檢索大量的文獻,並以何首烏、大黃、雷公藤、吳茱萸這幾種常用藥為例,探討這些中藥出現安全事件的原因,提出防範建議,希望為大眾提供參考。

中草藥相關肝損傷[1](Herb-induced liver injury, HILI)是指由傳統中藥、天然藥物及其相關機制導致的肝損傷。《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顯示,中草藥引起的肝損傷遠低於化學藥[2],但其比例仍高達12。7%,不容小視。HILI發生因素可分為藥物本身因素、患者因素、臨床應用因素等,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肝損傷型別。目前已知多種中藥均可導致HILI,如何首烏可能導致膽汁淤積型肝損傷,千里光等含吡咯裡西定類生物鹼類中藥引發的肝竇阻塞綜合徵,麻黃等可誘發自身免疫性肝炎等[3]。HILI作用多呈劑量或時間依賴,個體差異不顯著,可能伴有其他臟器損傷。下面我們分別以何首烏、大黃、雷公藤、吳茱萸為例,分析安全事件發生原因。

中草藥引起的肝臟損傷屢見報端,怎麼使用能夠避免肝臟損傷?

(一)何首烏

何首烏是使用範圍較廣的補益類中藥,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第61期)提示關注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孫小霞[4]等研究梳理何首烏安全性相關案例409例,發現何首烏主要的不良反應涉及器官/系統為消化系統損害等,表現為肝損傷、黃疸、噁心嘔吐、納差等。使用何首烏時,服用生品、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可能加大用藥風險,使用合格的炮製品、適量且適宜療程用藥,不隨意加大用量、延長使用時間可能避免何首烏的肝損傷。

(二)大黃

大黃是臨床常用的攻下藥,味苦、性寒。《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下品,《吳普本草》、《景嶽全書》等認為其“有毒”,《本草匯言》認為“微毒”,《本草綱目》認為“其性苦寒,能傷元氣、耗陰血”,可見自古以來醫家均認為大黃有毒,藥性峻烈。現代大黃的常見不良反應為結腸黑變病,亦有肝損傷報道,大黃單體成分——主要為蒽醌類成分——可能透過氧化應激途徑導致肝損傷。長期大劑量用藥是引發這些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除大黃外,蘆薈、番瀉葉等瀉下藥中主要有效成分均為蒽醌類成分,多種瀉下功能的中成藥中也可能存在蒽醌類成分[5],聯合用藥極可能使此類成分用量過大,藥師推薦藥物、患者自行購藥過程中應當警惕。

(三)雷公藤

雷公藤是常見祛風溼藥,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雲“其性暴烈……人多服即昏”。性寒,味苦辛,有大毒。雷公藤祛風溼作用強勁,但因其毒性引發的安全事件報道較多。2012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第46期)提示關注雷公藤製劑引起的肝、腎、血液系統和生殖系統等損害。臨床報道,多名患者服用雷公藤片劑、水煎劑、雷公藤酒及含雷公藤的複方引發肝炎、黃疸等症狀,提示雷公藤提取物具有肝毒性作用[6]。白雲飛[7]等研究雷公藤引起的安全事件報道173例,發生原因多為超劑量、超療程用藥等誤用濫用,亦有常量中毒發生的案例,可能與患者機體狀態相關。

(四)吳茱萸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有小毒,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功效散寒行氣,燥溼止痛,疏肝下氣,溫中止瀉,外用可引火下行,是很常用的溫經、燥溼、散寒止痛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中品”,並未直接說明它不宜服用,《名醫別錄》首載吳茱萸“有小毒”以後,後世本草均認為其有“小毒”。王雨等分析相關文獻認為,吳茱萸發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單次使用劑量過大等[8]。研究認為吳茱萸中揮發油成分是有效成分,同時也是有毒成分。此外,有些地方有“食茱萸”,與藥用吳茱萸是否是同一品種,歷來有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中載吳茱萸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乾燥近成熟果實,用量為2-5克[9],臨床應用需注意。

分析以上四種藥物出現肝損傷等安全事件的原因不難發現,用藥劑量過大、用藥療程過長是出現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中藥自古以來講究辨證論治,三因制宜,意思就是說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人群的用藥需要個體化、動態分析,不提倡一種藥一直吃,而是會隨方加減。而現實事件也證實,長期、大劑量服用單獨某種藥物或某類成分,就是會造成安全事件,患者自身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中草藥引起的肝臟損傷屢見報端,怎麼使用能夠避免肝臟損傷?

另外對於中藥的使用方面,大眾常常有“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種傳統觀念,經過學者研究,發現在正常生理狀況下,隨意服用中藥可能會造成機體損傷。有學者探討了已有肝損傷的狀態下,高、低劑量生黃芪水煎液均可促進小鼠肝細胞凋亡,加重原本肝細胞損傷,作用與劑量正相關[10];大劑量熟大黃90%醇提物可使四氯化碳肝損傷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且使肝臟纖維化改變[11];程生輝等研究亦發現梔子苷可加重黃疸模型大鼠的肝損傷[12]。以上均提示,在機體已存在肝損傷狀態下,保肝或無毒中藥亦可能加重肝損傷,臨床使用中藥應辨證論治,如已存在肝損傷狀態,用藥宜慎。

綜上,中草藥相關肝損傷的發生主要由超劑量、超療程、個體差異中毒等原因造成,普通民眾不要隨意使用中藥,用藥前要諮詢醫生或藥師;醫生開具處方之後,需要遵醫囑複查、加減處方,不要一個處方當成“萬金油”一直吃下去。在如何對待中草藥方面,一方面,要參考古典文獻記載,歸納古籍中的具體或隱藏的不良反應表現,結合現代實驗研究,多角度認識中草藥;另一方面,須知不良反應是藥物的固有屬性,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亦可能發生安全事件,但醫生、藥師會透過辯證、配伍、炮製等多種方法儘量避免安全事件的產生,普通大眾不需過於恐慌。

中草藥引起的肝臟損傷屢見報端,怎麼使用能夠避免肝臟損傷?

參考文獻:

[1] 肖小河,李秀惠,朱雲,等。中草藥相關肝損傷臨床診療指南[J]。中國中藥雜誌,2016,41(07):1165-1172。

[2]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EB/OL]。http://www。cdr-adr。org。cn/tzgg_home/202004/t20200410_47300。html,2020-04-10。

[3] 石振東。中草藥相關肝損傷的發病機制、臨床特點和防治策略[J]。 中國現代醫藥雜誌,2017,19(10):101-104。

[4] 孫小霞,張冰,張曉朦。補虛類中藥飲片安全問題分析與用藥警戒思考[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6,31(08):3183-3190。

[5] 周偉龍,張冰,張曉朦,王雨。 瀉下類中藥飲片安全問題分析與用藥警戒思考[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16,04:1342-1347。

[6] 李建成。辨證治療雷公藤損害性肝炎22例[J]。浙江中醫雜誌,1994,(09):396。

[7] 白雲飛,林志健,張冰,張曉朦。 祛風溼類中藥飲片安全問題分析與用藥警戒思考[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16,10:4117-4123。

[8] 王雨,林志健,張冰。 溫裡類中藥飲片安全問題分析與用藥警戒思考[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16,07:2688-2693。

[9]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北京,2015:171-172。

[10] 石振東。中草藥相關肝損傷的發病機制、臨床特點和防治策略[J]。中國現代醫藥雜誌,2017,19(10):101-104。

[11] 王豔輝,趙海平,王伽伯,等。基於“有故無殞”思想的熟大黃對肝臟量-毒/效關係研究[J]。中國中藥雜誌,2014,39(15):2918-2923。

[12] 程生輝,張妍妍,李會芳,等。基於黃疸模型大鼠的梔子苷急性肝腎毒性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5,21(04):174-178。

透過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絡方式(姓名+省+市+醫院+職稱)報名,加入超過5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組成的實名社群!

藥事健康——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藥事網"官方賬號,中國藥師頭條號媒體矩陣母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