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馬猴子的傳說

由 小個子哥哥 發表于 農業2022-01-04
簡介故事來源:最初在“百家講壇-大隋風雲”聽到的,後來查了資料,發現《隋書》無麻叔謀傳,於是有人懷疑是小說家虛構的,但也有資料說麻叔謀真有其人,史書都是後人寫的,故事也只能留待時間評說

什麼是馬猴子

馬猴子的傳說

客官,今天週末哦,是不是還在賴床呢,該起床吃早點了,今天的早點味道不錯哦!

小時候,孩子不聽話,媽媽經常說“不要哭,再哭馬猴子來了”,用“馬猴子”來嚇唬哭的孩子,而且往往還挺靈驗,基本馬上就會止住哭聲,而調皮點的呢,則會哭著說“哪裡呢?哪裡呢?我沒看到馬猴子”,這回,咱就說說這個“馬猴子”是哪裡來的?

故事是這樣的: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京杭大運河)。這時主要是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黃河南岸的通濟渠工程,是在洛陽附近引黃河的水,行向東南,進入汴水,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通濟渠又叫御河,是黃河、汴水和淮河三條河流水路溝通的開始。隋朝的都城是長安,所以當時的主要漕運路線是: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

開鑿工程的負責人叫麻叔謀,此人極為暴戾。他強制沿河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伙食炊事。因為勞動負擔很重,加上監工動不動就用棍棒毒打民工,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

開河督護麻叔謀到達寧陵縣境後患病,臥床不起,求醫診治。醫生說必須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後加入藥物,一起服食。麻叔謀讓人找來幾隻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為“含酥臠”。

寧陵縣下馬村有個叫陶榔兒的,富有錢財但為人兇暴,他家的祖墳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時被髮掘,就偷了別人家一個三四歲的男孩,殺死後砍掉頭和腳,蒸熟裝入食盒獻給麻叔謀。麻叔謀吃著這肉,香美異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滿意,問陶氏,答道“不是羊羔肉,而是小孩肉。”。遂請河改道,麻叔謀無奈,就下令讓河道在經過陶家墳地時繞了個彎。後來此事成為公開的秘密。其他鄉紳得知陶氏的秘訣,也效法陶氏,偷盜鄉間小兒送麻叔謀以換取河道繞彎。一時,附近村莊接連丟失小兒,到處可以聽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哭聲。

運河竣工後,煬帝從洛陽順河而行,船至該段,河身多彎,煬帝的大船卡在河中。煬帝便問令狐達何故,令狐達即說出麻叔謀食小兒而改河道之事,煬帝大怒,遂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賊盜寶、擅易河道”等罪名懲治他,派大將來護兒把麻叔謀逮捕處死。

從那時起,沿河一些地方,黑天小孩一哭鬧,大人就說:“麻叔謀來吃小孩了。”時間一長,麻叔謀吃小孩的事也流傳越廣。以至從黑龍江到湖北安徽隨各地語音,演變出“麻猴”、“馬虎”、“麻祜”、“馬猴兒”、“麻佬”、“毛猴子”、“麻五兒”等說法。

故事來源:

最初在“百家講壇-大隋風雲”聽到的,後來查了資料,發現《隋書》無麻叔謀傳,於是有人懷疑是小說家虛構的,但也有資料說麻叔謀真有其人,史書都是後人寫的,故事也只能留待時間評說。

——————————————

親愛的夥伴,當你走在一個陌生或熟悉的城市,踏在一片歷經風雨的土地上,是不是有穿越時空的衝動,很想去穿越歷史去了解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出現過的人物?

當剛剛入學的孩子,向你炫耀他新學到的成語時,你是否很想向他解釋成語背後的故事,從而讓他體會學習的快樂?

成語歷史故事

就是希望能構建這樣一個有故事的世界,歡迎你的加入,在這裡,你將聽到成語背後的精彩故事,瞭解經典的歷史趣事,還可以說出你自己的趣事,由我們記載下來,說不定就成了明天的歷史哦。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