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還再不按章法傻傻的混煉橡膠嗎?其實橡膠混煉也是很科學的!

由 橡膠配方李秀權 發表于 農業2021-12-29
簡介傳統一段混煉法的混煉程式一般為:橡膠(生膠、塑煉膠、再生膠等)→硬脂酸 →促進劑、活性劑、防老劑 → 補強填充劑 → 液體軟化劑 → 排膠 →壓片機加硫黃和超速促進劑→ 下片 → 冷卻、停放(2)分段投膠一段混煉法分批加入生膠,以強化炭黑的

混煉膠屬於什麼橡膠

還再不按章法傻傻的混煉橡膠嗎?其實橡膠混煉也是很科學的!

混煉:

透過適當的加工將配合劑與生膠均勻混合在一起,製成質量均一的混合物的工藝過程。

混煉膠的質量要求:

(1)膠料應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效能;(2)保證成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效能。

混煉前的準備

一.原材料與配合劑的質量檢驗

通常對配合劑檢驗的內容主要有:純度、粒度及分佈、機械雜質、灰分及揮發分含量、酸鹼度等。具體依配合劑型別不同而異。

二.配合劑的補充加工

(一)粉碎

塊狀和粗粒狀配合劑必須經過粉碎或磨細處理才能使用。

(二)篩選

粉末狀固體軟化劑粒度及粒度分佈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或已經發生配合劑結團及含有機械雜質的必須經過篩選加工,去掉其中的機械雜質、較大顆粒與結團。

三.稱量配合

要求稱量配合操作做到:精密、準確、不漏、不錯。

稱量配合的操作方式有兩種:(1)手工操作;(2)機械化自動稱量配合。

還再不按章法傻傻的混煉橡膠嗎?其實橡膠混煉也是很科學的!

混煉工藝

一.混煉膠的結構

混煉膠是由粒狀配合劑(如炭黑、促進劑、填充劑等)分散於生膠中組成的分散體系。在分散體系中,生膠的分散呈連續狀態,稱為分散質,粒狀配合劑為分散相。

混煉膠不同於一般的膠體分散體系:

(1)橡膠的粘度很高,膠料的熱力學不穩定性在一般情況下不太顯著;

(2)某些組分(如再生膠、增塑劑等)與橡膠能互容,從而構成了混煉膠的複合分散介質;

(3)粒狀配合劑(如炭黑合促進劑等)與橡膠在接觸介面上產生了一定的物理和化學結合,這對膠料和硫化膠的效能起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可以認為混煉膠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特性的膠態分散體。

炭黑與橡膠混煉後形成的補強結構,對膠料和硫化膠的力學效能和流變效能等都有較大的影響。

1.炭黑網路結構

炭黑與橡膠混煉時,形成炭黑—橡膠聚集體,聚集體在剪下力的作用下逐步分散。當混煉膠中炭黑的用量較高時,炭黑透過鏈狀結構相互連結,構成炭黑網路。

炭黑網路結構的體現:(a)Payne效應;(b)混煉膠比純膠具有較高的導電性。

2.吸留橡膠結構

混煉時,形成吸留橡膠。在混煉過程中,受剪下力的作用,吸留橡膠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被重新釋放出來。但是,吸留橡膠多少都會部分地保留在炭黑聚集體中,成為混煉膠填料的一部分。

3.炭黑結合橡膠

炭黑結合橡膠對膠料的效能影響很大,可提高硫化膠的模量、耐磨性以及減少滯後生熱等。

4.可溶膠

結合橡膠在混煉膠中只佔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橡膠未與炭黑結合,稱為可溶膠。這兩部分橡膠對混煉膠的物理效能都有貢獻。

二.開煉機的混煉工藝

(一)開煉機混煉原理

開煉機混煉過程一般包括包輥、吃粉和翻煉三個階段。

1.包輥

還再不按章法傻傻的混煉橡膠嗎?其實橡膠混煉也是很科學的!

橡膠在開煉機中的幾種狀態

1— 橡膠不易進入輥縫;2—緊包前輥;3—脫輥成袋囊狀;4—呈粘流包輥

2.吃粉

在膠料包輥,加入配合劑之前,要使輥距上端保留適當的堆積膠,適量的堆積膠是吃粉的必要條件。

3.翻煉

周向:混煉最均勻;軸向:不均勻;徑向:均勻性最差

(二)開煉機混煉的影響因素

(1)裝膠容量

裝膠容量需依據開煉機的規格及膠料配方特性合理確定。容量過大,使混煉分散效果降低,混煉溫度升高,容易產生焦燒現象而影響膠料質量;容量過小會降低生產效率。

還再不按章法傻傻的混煉橡膠嗎?其實橡膠混煉也是很科學的!

式中 V—裝膠容量,L;D—輥筒直徑,cm;L—輥筒長度;

(2)輥距

輥距一般取4~8mm為宜。輥距減小,剪下效果增大,但生熱大。

(3)混煉溫度

輥溫過低,膠料硬度太大,容易損壞裝置。輥溫提高有利於降低膠料的粘度,加快混煉吃粉速度,但溫度太高,容易使膠料產生脫輥現象和焦燒現象,難以操作。

輥溫一般透過冷卻的方法保持在50~60℃之間。但在混煉含有高熔點配合劑(高熔點古馬隆樹脂等)的膠料時,需要適當提高輥溫;而混煉順丁膠時,輥溫不得超過50℃。

(4)混煉時間

應適當掌握配合劑的混入和分散時間,避免混煉時間過長,否則容易產生過煉現象。

(5)輥速和速比

輥速控制在16~18r/min內。輥速快,操作不安全且溫度控制困難;輥速慢,混煉效率低。

速比一般為1:1。1~1:1。2。生熱高的膠料應選擇速比在1:1。15以下的開煉機。

(6)加料順序

一般的加料原則是:用量少、難分散的配合劑先加;用量大、易分散的後加;為了防止焦燒,硫黃和超速促進劑一般最後加入。通常採用的加料順序如下:

塑煉膠、再生膠、母煉膠→ 促進劑、活性劑、防老劑 →補強、填充劑→液體軟化劑→ 硫黃、超速促進劑

三.密煉機的混煉工藝

優點:混煉容量大,混煉時間短,效率高;投料、捏煉、加壓和排料操作易於機械化、自動化,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性大,配合劑損失、粉塵飛揚狀況得到改善,膠料質量和環境衛生條件好。

缺點:混煉時溫度較高,對溫度敏感的膠料易發生焦燒,需要對排膠進行補充加工。

(一)密煉機混煉工藝操作方法

1.一段混煉法

(1)傳統一段混煉法

把塑煉膠和各種配合劑逐步分次加入,每次加料後,放下上頂栓,加壓程度視具體情況而定。

傳統一段混煉法的混煉程式一般為:橡膠(生膠、塑煉膠、再生膠等)→硬脂酸 →促進劑、活性劑、防老劑 → 補強填充劑 → 液體軟化劑 → 排膠 →壓片機加硫黃和超速促進劑→ 下片 → 冷卻、停放

(2)分段投膠一段混煉法

分批加入生膠,以強化炭黑的分散,達到改善合提高膠料的工藝效能及硫化較的物理機械效能。

具體操作:投入60%~80%生膠和配合劑(硫化劑和超促進劑除外),在70~120℃混煉溫度下,混煉到總混煉時間的70~80%,再把其餘生膠並同硫化劑和超促進劑一起投入,再混煉1~2min後,排膠下片。

2.兩段混煉

(1)傳統兩段混煉法

用高速高壓密煉機進行第一段的粗混煉,使橡膠與配合劑混煉製成母膠,下片後經停放一段時間後,再送入低速密煉機加硫黃和促進劑進行混煉,再經壓片機補充加工膠片。

(2)分段投膠兩段混煉法

第一段混煉時,把80%左右的生膠投入進行與傳統兩段混煉法一樣的混煉,製備母膠。在第二段混煉時將剩餘20%左右的生膠投入母膠中混煉,均勻後排膠。

3.逆混(倒混)煉法

先把除硫黃和促進劑以外的所有其它配合劑全部裝入密煉機中,然後再投入生膠進行混煉。

優點:充分利用裝料容積,改善分散性,縮短混煉時間。適用於生膠挺性差和高炭黑合高油量配合膠料的混煉,如BR、EPDM等。

(二)密煉機混煉的影響因素

(1)裝膠容量

混煉容量必須適當,通常取密煉室總有效容積的60~70%。合理的容量或裝填係數應根據生膠種類、配方特點,裝置特徵與磨損程度以及上頂栓壓力來確定。

(2)上頂栓壓力

上頂栓壓力控制在0。3~0。6MPa。隨著容量和轉速的提高,上頂栓的壓力需適當加大,上頂栓壓力提高會加速混煉過程中膠料生熱,並增加功率消耗。

(3)轉子轉速和混煉時間

轉子轉速快,剪下速率大,混煉時間縮短。轉速增加一倍,混煉週期大約縮短30%~50%。

如20r/min密煉機混煉一車料需要10~12min,改用40r/min密煉機只需要4~5min,如用60~80r/min密煉機,則混煉時間可縮短至1~1。5min。

常用的轉速範圍在40~60r/min。

延長混煉時間能提高配合劑在膠料中的分散度,但會降低生產效率,混煉時間過長,會使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效能受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縮短混煉時間。

(4)混煉溫度

混煉溫度高有利於生膠的塑性流動和變形,有利於混合吃粉,但不利於配合劑粒子的破碎與分散混合。混煉溫度過高還會加速橡膠的熱氧老化,使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效能下降。溫度太低會出現膠料壓散現象。

通常用混煉機的排膠溫度來表徵混煉溫度。一般採用的排膠溫度低於130℃。

(5)加料順序

生膠→ 活性劑、固體軟化劑、防老劑、普通促進劑→炭黑→液體軟化劑→硫磺和超速促進劑

分配係數K為生膠與炭黑的最佳混煉時間tc同炭黑母膠與液體軟化劑的最佳混煉時間tm之比。

四.混煉膠後膠料的補充加工與處理

1.壓片與冷卻

壓片後立即浸塗隔離劑液進行冷卻與隔離,並經進一步吹風乾燥,使膠片溫度降低到50℃以下。

2.停放與管理

一般需要停放4~8小時以上才能使用。

停放的目的是:a

使膠料進行鬆弛,減小收縮;

b

使配合劑繼續擴散,促使膠料進一步均勻;

c

使橡膠與炭黑進一步相互作用,生成更多的結合橡膠。

在儲存期間注意膠料的通風和散熱,以防焦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