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鏡子在“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的隱喻

由 一間宇宙 發表于 農業2021-12-29
簡介結語:鏡子與隱喻鏡子之稀鬆平常,鏡子之獨特性質,皆賦予了它深刻的隱喻意義,本文從《紅樓夢》出發從“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三個維度探討了鏡子的內涵意蘊,現在,我想分享一首艾青的題名為《鏡子》的詩作為結尾,這首詩歌從鏡子的真實直

鏡子反映是什麼

前言:隱喻與鏡子

隱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作者開創性地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解構隱喻的現象。按作者的觀點

: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方式和語言現象,更是我們在生活中思維和行為的基礎,隱喻的雙方雖然本質不同但又相似關聯,這有賴於我們的身體經驗、認知方式和社會文化對兩者的建構。

書中有兩處典型的例子來解釋這種現象:

1。時間就是金錢。

2。爭論就是戰爭。

這兩個例子都是從喻體的結構來解釋本體,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從我們生活的經驗和認知習慣中,認為時間是有限的資源,可以用物化的金錢來衡量,這也與生產中僱主透過物質利益來換取勞動力時間的社會文化有密切聯絡;另外,爭論是雙方用思維組織語言,用策略攻擊對方的觀點,以期將對方打敗,這種模式就像是戰爭一樣。

同時,作者還指出,這些隱喻是依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它們反映了不同的認知模式,陳嘉映老師在他的《簡明語言哲學》中也提出

“隱喻使未成形的借已成形的成形。”

的觀點。

在中國本土的文化中,隱喻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普遍的表達,比如,“父愛如山”、“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等,體現了獨特的文化意蘊。我們生活在充滿隱喻的世界,甚至稀鬆平常的生活物品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和人性上的隱喻。例如,鏡子,生活中鏡子隨處可見,我們每天都會與它打交道。鏡子有著久遠的歷史,多樣的材質,獨特的特性,各種的用途,複雜的內涵,因而也有著獨特而豐富的隱喻意義。本文主要透過文學作品《紅樓夢》中兩處關於鏡子的描寫,從人生角度的三個側面探討鏡子在生活中的隱喻以及啟發。

鏡子在“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的隱喻

人生的虛幻:透過賈瑞殉情了悟情慾的虛幻與人生的虛無,在紛紜複雜的慾望世界中放下對終成虛幻的事物的執著與眷戀。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透過客觀不評判的立場展現了各色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與慾望糾纏,刻畫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蘊藏著作者充滿智慧的人生領悟。作者刻畫了很多諸如賈寶玉、林黛玉等典型的形象,其中也不乏雖著墨不多但作者卻頗為傾注心血並以期帶給讀者啟發的小人物,賈瑞就是這樣的角色,作者對他的描寫用了不到一章的篇幅,用極為戲劇性甚至殘忍的手法寫盡了賈瑞悲劇式的一生:

生於寒門的賈瑞在情慾旺盛的年紀勾引嫂子王熙鳳(鳳姐),反被她設局玩弄,最終慘死。由於賈瑞在面對鳳姐這樣強勢的角色時不理智的衝動和對她執著的痴情,導致他一再上當,並且在兩個侄兒賈蓉、賈薔設定的陷阱中被身體和精神上雙重侮辱乃至攻擊,終於賈瑞在打擊下臥病在床,後來一位跛足道人贈予他一面

“風月寶鑑”

來治病——要求他只能照鏡子的背面,正面照不得,但賈瑞卻違反了道人的指示,辜負了道人的點化,他在照鏡子時幻想與鳳姐纏綿,導致精盡而亡。正是因為他對情慾的放縱和對鳳姐的愚痴,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作者在這裡借用了名為“風月寶鑑”的鏡子這一意象,這面鏡子非同凡響,按照跛足道人的說法即:

“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照。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後吾來收取,管叫你好了。”

賈瑞在這面鏡子的背面卻看到了骷髏的形象,當照正面的時候卻看到了鳳姐的身體,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慾望,在放縱中暴斃。這面鏡子有著深刻的象徵與獨特的隱喻,代表著死亡的骷髏與代表情慾的幻想(鳳姐)。

這面鏡子代表人生的兩面,繁華與幻滅、情慾的快樂與死亡的空虛在做對比。可是這麼生動的提示都沒有讓賈瑞領悟。同時,鏡子也象徵著治病渡人的良藥,甚至可以人格化為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不過菩薩是來點化你的,能不能做到,是你自己的事情。

作者想要借風月寶鑑度化賈瑞,用代表死亡的骷髏暗示他一切的擁有和執著不過是幻象,是夢幻泡影。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假為真”

,是《紅樓夢》的格言,這也是作者對人生最大的領悟和悲憫,作者並沒有讓我們放棄對生的眷戀,只是

提醒我們沒必要對終成虛幻的東西過於執著。

同時,這面鏡子也是

“人性的鏡子”

,它照出人們在情慾中的淪陷而導致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而這樣的人性掙扎在那樣崇尚禮教的社會中愈發彰顯,賈瑞在其祖父賈代儒

克己復禮

的傳統教育下成為了犧牲品,這種現象在當代社會也屢見不鮮,看色情片的未成年與對此無可奈何的父母之間的矛盾便體現了人性難以管束的一面。這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啟發

:1。從人生虛幻的角度,如何放下內心的執著?佛道兩家講究出世,佛說放下,道言無為,比如佛教經典語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在執念面前,我們更應該學會將角度提升到生命整體的廣度和高度看待問題,我們每個人不過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狀態,想一想蒼茫浩渺的宇宙,瞬息萬變的世界,古往今來,滄海桑田,內心的執著在這種辯證的視角下便顯得愈發微不足道,不過是在徒增煩惱,庸人自擾。

2。人性的複雜矛盾和難以管束是深刻而徹底的,那我們難道對此就束手無策了嗎?不盡然,但可以想見的是

一個社會里如果只有道德和法律,是管束不住人性的。人性最好的管束方法不是教訓、處罰,而是瞭解、知情,當你對人性本身有一個全面認知以後,你會會心一笑。所以在人性面前,我們不應該採取“存天理,滅人慾”的態度,而是揭開人性隱秘的面紗,看到其本質,這樣就不至於被動地成為人性的奴隸。

鏡子在“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的隱喻

人性的超越:透過甄賈寶玉因鏡夢會,看人性的層次以及如何超越。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了最多的筆墨、傾注了最大的心血塑造賈寶玉這個形象,賈寶玉可以說是作者曹雪芹的化身和寫照,無論是他的身世背景,還是精神追求,都是曹雪芹在現實世界中的縮影。賈寶玉在情慾世界裡經歷一番愛恨糾葛,最終選擇出世入空,亦是曹雪芹與賈寶玉在精神層面的契合,同時,曹雪芹為了探索個人命運更多的可能與人性中

“自我”

的層次,他又塑造了與賈寶玉對應的甄寶玉,兩人不僅名字一樣,而且在形貌、性情、成長背景與行為習慣,都極度相似甚至是如法炮製而成,只不過與賈寶玉出世不同的是,甄寶玉最終選擇了入世,在紅塵俗世之中完成了

自我實現

在書中第五十六回,曹雪芹運用超越時空和超現實的手法安排兩人在夢中相會:賈寶玉在鏡子中看到另一個自己後入夢,在夢中偶然得知原來真的存在一個與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的“寶玉”,並且聽到甄寶玉說自己也曾在夢中與賈寶玉相會,也發生了被幾位姐姐叫作“臭小廝”的經歷,兩人在夢中攀談起來,直到襲人將賈寶玉喚醒。

襲人笑道:“那是你夢迷了,你揉眼細瞧,是鏡子裡照的你影兒。”寶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鏡對面相照,自己也笑了。

此處的鏡子是一個媒介,也是一個隱喻,是由現實引入夢境的媒介,是

“此時此地的我尋找另一個我”

的隱喻。

我們在照鏡子時,是作為主體的“我”看到鏡子中作為物件亦即客體的“我”的過程,主體是客觀真實的,而物件是主觀虛幻的,是一種基於個人偏好和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導致的心理投射。

透過鏡子這一隱喻“真假”的意象,我們還可以聯想到其它文學作品中類似的現象,比如,《西遊記》中的“真假悟空”、《水滸傳》中的“真假李逵”等,透過兩個自我的對照,他們之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鏡子在很多古代神話故事中,有一個更具隱喻性質的意象,亦即

“照妖鏡”

,它能照出邪魔在偽裝下的真實面目,即本質,所以鏡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人性中美醜善惡的本質,即人的多重自我,這個觀點也可以在哲學或心理學中的描述中得以印證。

人性的層次,可以在克爾凱郭爾存在主義哲學的人生三境界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的“三個自我”理論中看到。人生三境界:

1.審美境界,是以慾望為驅動力、以享樂主義為原則、追求個人生存的境界,對應弗洛伊德的“本我”層面;

2.倫理境界,是受倫理道德的制約、以現實主義為原則、承擔社會責任的境界,對應“自我”層面;

3.宗教境界,是追求個人完善和超越、以完美主義為原則、從人性走向神性的境界,對應“超我”層面。

啟發

:1。人之於世,當立大志,不求一定能夠成為“完人”或“聖人”,但要有始終走在成為這種人的路上的志向、勇氣和智慧。在滿足個人生存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有

“成己達人、自渡渡人”

的追求、遵守倫理道德和法律規範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感。

以期完成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努力成為尼采所說的“超人”和魯迅筆下的“大寫的人”;

2。人在追求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

尋找自我

的過程,

我們尋找的另外一個人,其實就是自我的翻版,我們在人世間找朋友、找愛人,都是用這個自我在找,尋找可謂是人生的主題和使命:

小時候尋找玩伴,長大了尋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和同甘共苦的另一半,甚至還要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在尋找中或得到膚淺的滿足、或得到靈魂的慰藉,也正是在尋找中,我們逐漸成為了“我們自己”。

鏡子在“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的隱喻

人生的本質:透過拉康的“映象理論”和斯密的“鏡子效應”,回答“我是誰”這個關於人生本質的問題。

我們每天透過鏡子對自己進行梳妝打扮,以期在外人面前塑造更好的自己,我們確定鏡子中的那個人就是“我”,可當我們捫心自問

“我是誰”

這個問題時,我們卻無言以對。那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其實並不瞭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由於生理構造的侷限,我們只能看到自己的部分身體,而幾乎我們將全部的注意力都

放在了觀看外部的事物和他人,缺乏對自己的觀照

,我們只能透過鏡子或攝像頭等媒介才得以觀看自己。我們確定鏡子中的那個人就是自己,這得益於我們有完整的自我意識,但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後天透過對世界的觀察訓練中獲得的。

20世紀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拉康在研究

“嬰兒的自我意識的形成”

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嬰兒在6月齡之前,他們在照鏡子時,以為鏡子中的形象是

“他人”

,在6-18月齡這一階段,他們才逐漸意識到鏡子中的形象是自己,並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完整性,這一階段被稱為

“映象階段”

,從映象階段開始,嬰兒就確立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對立。換句話說,嬰兒只有透過鏡子認識到了“他人是誰”,才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誰”。

“他人”的目光也是嬰兒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他人”不斷地向“自我”發出約束訊號。在他人的目光中,嬰兒將映象內化成為“自我”。

“我是誰”這個關於人生本質的問題,只從自我觀察的單一視角下是很難回答的,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需要與外部世界和他人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我們的主體意識才更加明確。

斯密提出的

“鏡子效應”

就是指在人際關係中,

“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也決定著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行為”

,這是關於這個效應最基本的解釋,它對我們的指導意義是說,我們應該要將自己放在社會中去,透過他人的鏡子,決定我們應採取的態度和行為,斯密說,

“內心的公正旁觀者,必須要有現實的公正旁觀者,即他者來喚醒,才能化為道德秩序的真實的力量。”

人的整體性和同一性總是依賴於他者的認同和評價,就像薩特曾說過的“他人即地獄”,雖然這句言論頗為極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者在自我意識塑造中的重要性。

這個他者可以是他人,也可以社會,

社會和他人即是一面“大鏡子”,所以說“鏡子無處不在”

,這一點在電影《楚門的世界》中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楚門生活在一個以巨大的攝影棚為背景的人為虛擬的世界,他的生活被當作真人秀被大眾觀看,而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父母、朋友、同事甚至是身邊的陌生人都是演員,對他影響重大的事件也是精心策劃的,他的自我是建立在他人的安排和設計之上的,是虛幻不真實的,他所生活的社會和他人正在塑造這樣一個想象的自己,但幸運的是,楚門最終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破綻和蹊蹺,並透過自己的努力逃離出了這個世界,

這實際上也是對想象自我的否定,追求真實自我的過程,他者塑造了楚門虛假的自我,也最終促使他瓦解虛構的自我,去尋求真實的自我。

啟發

:1。唐太宗曾說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作為社會中人的一員,

我們要將世界看作一面鏡子,時時攬鏡自照,反躬自省,要想讓正面的“鏡子效應”發揮到極致,不僅需要看到自身的不足,還要看出別人的長處,並學會如何去迎頭趕上,提升自我。

2。對於“我們的自我認識來自於他者的評價”這一理論要辯證的看待,因為如果人一直將自己沉浸於某一映象中不能自拔,便無法正確認識自己,最終結果一定是被社會淘汰,從而迷失自我,

人在社會這面“大鏡子”前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完善、自我成長,不斷適應社會,向利於自我發展的方向去努力;調整自己的過程就是自我不斷髮展、提升的過程,適應了這種調整,最終認識到“我是誰”,而不是“我成了誰”,社會是我們參考的“大鏡子”,如何樹立這面“大鏡子”也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鏡子在“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的隱喻

結語:鏡子與隱喻

鏡子之稀鬆平常,鏡子之獨特性質,皆賦予了它深刻的隱喻意義,本文從《紅樓夢》出發從

“人生的虛幻、人性的超越以及人生的本質”

三個維度探討了鏡子的內涵意蘊,現在,我想分享一首艾青的題名為《鏡子》的詩作為結尾,這首詩歌從鏡子的真實直率的特質出發,闡釋了鏡子的另一重隱喻,也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在此以饗讀者,歡迎讀者們評論這首詩:

《鏡子》

——艾青

僅僅只是一個平面

卻又是深不可測

它最愛真實

決不隱瞞缺點

它忠於尋找它的人

誰都能從它發現自己

或是醉後酡顏

或是鬢如霜雪

有人喜歡它

因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為它直率

甚至會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參考文獻:

【1】[美] 喬治·萊考夫 / [美] 馬克· 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2】曹雪芹《紅樓夢》

【3】蔣勳《蔣勳說紅樓夢》

【4】[丹麥]克爾凱郭爾《非此即彼》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學

【6】雅克·拉康。拉康文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