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襄陽古城——“華夏第一城池”

由 小逗傳媒家文 發表于 農業2021-12-20
簡介這條古老的街道,伴隨著襄陽城的整個發展歷程,唐代時,標誌著襄陽大唐榮光的山南東道樓和城牆上的北樓已經在街的南北兩端矗立,就是今天昭明臺和小北門城樓的前身

南陽新築地理位置如何

襄陽,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更名之前稱之為襄樊,是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自東漢獻帝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

“南船北馬,七省通衢”是襄陽交通發達的真實寫照,“三千里漢江,精要在襄陽”,地處漢江中心的地理位置為襄陽航運提供了巨大的優勢,使得襄陽自古即為水陸轉運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因素之一。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

襄陽古城地處漢水中游南岸,始建於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古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襄陽古城——“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古城總長為7322米,城垣上設定垛堞4000多個,古城護城河最寬處約250米,平均寬度180米,為亞洲最寬的護城河。明洪武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緊連,加強城東北角防禦能力,把城向東北擴充套件,遂使城周長達7。3公里,面積達2。5平方公里。

明、清時期曾因漢水多次潰堤壞城而幾經修築。現存城牆基本上是明代的牆體,外砌大城磚,內用土夯築。東、西城牆分別長2。2公里、1。6公里,南北城牆分別長1。4公里、2。4公里;高8。5米,寬5~15米。城門共有6座。萬曆四年,知府萬振孫為六門首提雅稱,分別為:陽春門、文昌門、西城門、拱宸門、臨漢門、震華門。因西門是朝拜真武祖師廟的必經之路,故又稱為“朝聖門”。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築較為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牆飛簷,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

襄陽古城——“華夏第一城池”

北街

千年古邑,郡城中軸。如果說,古城是襄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那麼,北街就是核心的核心。這條古老的街道,伴隨著襄陽城的整個發展歷程,唐代時,標誌著襄陽大唐榮光的山南東道樓和城牆上的北樓已經在街的南北兩端矗立,就是今天昭明臺和小北門城樓的前身。

千百年來,襄陽城“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數以萬計的行人、商賈從北門進入襄陽城,都要在北街逗留,造就了北街的繁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北街建成860米、當時全國最長的步行街,更讓北街這條古老的街道悄然蝶變,重煥生機。今天,經過整治一新的北街,雅緻的青磚馬頭牆,明豔的硃紅立柱,優美的犀頭朱雀,展示著古老而時尚的文化韻味。

北街獨特的“文藝範兒”,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尤其是大量年輕一代的湧入,讓北街越來越具有“網紅”氣質。他們在昭明臺前、城牆邊上拍照打卡,在街頭店鋪品嚐美味小吃,在咖啡館組織“圈子”聚會……在北街行走,你隨時可以遇見身著美麗漢服的小姐姐、手搖羽扇的文人雅士,甚至披掛盔甲的古代“將士”,可不要太驚訝哦。

臨漢門

臨漢門,是襄陽古城六大城門之一,因門臨漢江而得名。位於古城中軸線北端。內額“北門鎖鑰”是對它作為戰略要津的準確評價和讚譽。小北門城樓建築在拱券式城門洞上,城樓四柱三間,重簷歇山頂,七檁抬梁構架,磚木結構,為清代建築。城樓下有城臺,長13。75米、寬22。6米,外有垛牆,內有女兒牆,臺西側有蹬城馬道。

襄陽古城——“華夏第一城池”

夫人城

夫人城位於襄陽城西北角,是一座子城。東晉太元三年(378)二月,前秦苻堅派苻丕攻打東晉要地襄陽。時東晉中郎將、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鎮守,他錯誤地認為前秦無船,難渡沔水(漢水),輕敵疏備;朱序母韓夫人早年隨丈夫朱燾于軍中,頗知軍事。當襄陽被圍攻時。她親自登城觀察地形,巡視城防,認為應重點增強西北角一帶的防禦能力,並親率家婢和城中婦女增築一道內城。後苻丕果向城西北角發起進攻,很快突破外城。晉軍堅守新築內城,得以擊退苻丕。為了紀念韓夫人築城抗敵之功,後人稱此段城牆為夫人城。明初在此擴建長24。6米、寬23。4米的子城,後世多次維修,上勒石額“夫人城”,並立有“襄郡益民勝蹟,夫人城為最”等碑。

昭明臺

昭明臺位於襄陽古城中心,跨北街西南。是襄陽標誌性建築,為紀念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始名文選樓,後來又有山南東道樓、南平樓、鎮南樓、昭明臺、古高齋、鐘鼓樓等各種名稱。昭明臺青磚築臺,中以條石拱砌洞,洞高4。5米,寬3。5米,臺上建5開間重簷歇山頂式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橫屋4間,西南有鼓樓、鐘樓各一,此樓雄踞城中,巍巍壯觀,古譽為襄陽城“第一勝蹟”。

荊州古治

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襄陽城荊州街,為一高大的青磚券門。初平元年(190),劉表為荊州刺史,遷荊州治所於襄陽,襄陽成為轄荊襄八郡(南陽、南郡、章陵、江夏、長沙、武陵、零陵、桂陽)的州級治所。其後,劉表在此“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將襄陽發展成為當時荊州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全國的影響也舉足輕重。這一事件,對襄陽的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荊州古治遺址本是唐宋城的舊北門,明代鄧愈築城,由此“別拓東北角”形成今大北門拱宸門,而在原舊城門處建荊州古治券門以為紀念。

仲宣樓

仲宣樓是為紀念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位於襄陽古城東南角,為四個角樓之一。王粲於襄陽投靠劉表,壯志難伸,嘗登樓作賦。明末萬曆年間,襄陽知府周紹稷修樓成。清雍正間副史趙宏恩重建。乾隆二十五年署知府胡翼重修。光緒二年,都御史趙兆麟題“先生之風”四字於樓額。樓於民國初毀於戰火。1993年於原址上恢復,為雙層重簷歇山頂,雄偉壯麗。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可分為城牆、城臺和主體樓三大部分。與黃鶴樓、晴川閣和岳陽樓合稱“楚天四大名樓”。

襄陽古城——“華夏第一城池”

拱宸門

拱宸門俗稱“大北門”,為明代初年鄧愈新築城後所建。萬曆年間知府萬振孫題大北門為拱宸門。順治年間知縣董上治題額“金湯鞏固”,咸豐年間又題額“拱衛宸垣”。大北門內分佈著襄陽一些重要官衙,明代都御史衙門、道署分別位於此地。襄陽城六座城門均有甕城,唯有拱宸門甕城至今儲存完好。城高6米、內寬22。8米、深10。75米,東、西兩面分別為甕城門,南為主城門,東、西兩面甕城門洞設有兩道防水閘門,當出現水患時,甕城可關閘封閉。甕城北牆無門洞,它實際上是一道堅固的防水堤。此門緊依漢江,是一座“水門”。

長門

長門位於襄陽古城東北角,為明代初年所建。《襄陽府志》“城池”條載:“明取襄陽,以平章衛國公鄧愈鎮其地,拓東北角舊城大北門外繞今長門環屬東城。”新築城名為“新城”,俗稱“新城灣”,並東向新開一城門,即長門,其門洞長度超過一般城門,達數十步,民間有“四十八步不見天”之說。萬曆四年(1576),知府萬振孫為六門題別稱,長門又得震華門之名。順治年間,知縣董上治又為六城門分別題額,長門曰“威震華夏”,紀念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獎關羽北伐在襄陽威震華夏的輝煌戰績。

20世紀90年代初復建了襄陽城東南角上的仲宣樓。城內佈局合理,主幹街道為“艹”形,縱橫直達城門。城外,北面是漢水天然屏障,餘三面是闊若湖面的護城河,深2~3米,最寬處達250米。襄陽城現以臨江的北城牆保護最好,東城牆的陽春門、西城牆的西成門、南城牆的文昌門已毀,但整體上依然保留著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雙層防禦體系。

關於襄陽的故事有很多,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關羽水淹七軍、金庸先生筆下郭大俠抗擊蒙古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讓我們一起暢遊襄陽這座城市的名勝古蹟,感受古城文化魅力。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 線下模式,建築 網際網路 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