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光州水圍子(圩子)

由 這裡是光州 發表于 農業2021-12-15
簡介文化上的潛移默化以及防匪防盜的客觀需要,直接催生了在沒有高大城牆保護的光州農村地區,這種水圍子建築的廣泛分佈

圩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文:楊峰

“水圍子”是光州傳統的、比較有特色的農村建築形式,又做“圩[wéi]子”。“圩”多音字,讀作 xū 時,意思是中國湘、贛、閩、粵等地區稱集市;讀作 wéi 時,意思是中國江淮低窪地區周圍防水的堤。

圩[wéi],1、南方低窪地區防水護田的堤稱圩。以圩所圍的田也叫圩。2、圍子。圍繞村莊的障礙物,用土石築成,或用密植成行的荊棘編成。圍牆內的村莊也叫圩。

圍[wéi],形聲。從囗,韋聲。“囗”是“圍”的古字。本義:環繞。《周禮·考工記·廬人》:圍塹(圍繞營壘的壕溝);圍圓(圓形圍牆);圍地(四周山川環繞,形勢險峻的地方);圍屏(屏風);圍落(籬笆,柵欄);包圍(秦之圍邯鄲)。

“水圍子”這種建築形式,分佈於豫東南、皖西地區。看似橫跨兩省,實際上水圍子廣泛分佈的豫東南潢川、固始、淮濱、息縣、商城等以及今天皖西的金寨、霍邱一部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都是屬於曾經光州管轄的地方。這些地方不僅具有相同的氣候特徵,而且有著類似的地形地貌,並且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上可謂一脈相承。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建築學院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程炎焱女士對此有專門的研究,2008年出版有《圩子——豫東南、皖西傳統聚落研究》一書。程炎焱女士研究中就發現,這些地方同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溼潤區,四季分明,雨水豐沛,冷暖適中,無霜期長。境區降水具有江淮之間雨量豐沛,春雨多於秋雨而接近夏雨的突出特徵。”並且地形地貌特徵上有一致性,“均南依大別山,北瀕淮河,位於淮陽地盾與豫淮臺褶帶交會處,地層出露雜亂,構造複雜。各地境內均有山地、丘陵、壟崗、平原窪地、河道、灘塗地貌種類,尤以窪地河道、灘塗地貌顯著。”另外有“相同的地域文化,相近的民俗民風和居住習慣。由於兩地境內河渠網路相對密集且相互貫通,因而兩地圩子聚落相較於研究範圍之外的地區分佈密度大,村落內部採用圩子居民形式較普遍。”

光州地處中原至江南的過渡性地帶,是河洛文化東、南傳的中轉站,同時也是“襟帶長淮,控扼潁蔡,自古戍守重地也。”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當一個統一的王朝走向興盛時期,光州因為是南北人員與商品交流集聚之地而逐漸繁榮富庶。但是每當一個王朝開始走向衰落或者南北分裂時,這裡又是南北勢力必然爭奪的地帶。地處淮河南岸的光州通常都會成為戰爭中被反覆拉鋸、多次易守之地,可謂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當社會動亂,國家也無力行使其保護職責,這裡的人們便紛紛結圩設寨自保,因而造成光州各處圩寨林立。尤其是清中後期,太平軍、捻軍、淮軍、白朗起義軍等都曾在此地區活動,清政府施行“堅壁清野”之法,鼓勵民間倡辦團練以對抗起義軍。同時,清政府支援淮軍打壓捻軍,致使這一帶兵、匪猖獗。那時的淮河兩岸、大別山南北就是土匪縱橫之地。光州州判閔賅曾於同治五年(1866年)作《光州平賊紀略》(《知止齋遺編·卷下·附錄》)說:“河南光州,疆域界處楚、皖之交,面山控淮,民俗狡悍。例載南、汝、光三郡犯法,罪加一等,以其俗輕死善鬥故也。”軍閥混戰、經濟凋敝中,豫東南、皖西士紳,稍有能力者紛紛創辦團練,招募鄉勇,依山立關建寨,傍水挖壕築牆並村建圩,都不失為一種自保良策。

光州的南部,接近大別山腹地,山高地險,有雄關絕道,不屈不撓的大別山英雄兒女,為抵禦侵略、躲避戰亂、反抗壓迫,在山山嶺嶺上聚村聚族立關建寨。據不完全統計,今天僅僅新縣一地,能看到的、不同朝代建立的大大小小關寨就有百餘座之多。今天我們走進這些關寨,依然能感受到古老的關隘山寨中,勞動人民留下的智慧與創造,大量依託險要、巧妙“幹砌”的古寨牆、古寨門,寨內的古建築及文字遺存,自然風物聚集、人文景觀薈萃,交相輝映。

而在淮河兩岸,比較平坦的地區,缺乏高山險關可據守,但又多了水網密佈之便利。且在文化上,公元前648年“楚人滅黃”、黃地入楚後,光州之地又長期受楚文化之浸潤,體現在建築上,那就是喜愛環水而居。楚人對這種“詩意的安居”生活的崇尚與追求,留下了“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屈原《九歌·湘夫人》)、“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屈原《九歌·湘君》)等千古名句。文化上的潛移默化以及防匪防盜的客觀需要,直接催生了在沒有高大城牆保護的光州農村地區,這種水圍子建築的廣泛分佈。與此類似的有福建的土樓,粵東客家的圍龍屋、贛南的圍屋等。

程炎焱女士說:“豫東南、皖西淮河流域地處小秦嶺的大別山北麓,群山綿延,氣候溫暖多雨,天然湖、塘、窪地星羅棋佈,河渠縱橫,竹木繁茂,具有得天獨厚的依山傍水而居的氣候和地質條件,具有‘南國水鄉’的秀色。”“圩子是豫東南、皖西淮河流域地區的典型民居形式,是圩子聚落的構成主體及特色所在。圩子的形態是,四周開挖有寬闊的圩溝或天然形成的湖堰圍合的臺地,居民居住在環水的臺地上,為防止水淹,臺地的地面高度略高出圩溝外的鄉間道路和水田表面。圩子里居民戶數多寡不等,有三、五戶的,十來戶的,也有獨戶宅院式的。圩子出路為壩子或吊橋,壩子是由土堆砌起的小路。壩子與鄉村道路連通,壩口往往蓋有門樓或‘響鈴笆’,是圩溝內外空間的過渡與界定。這種居住方式在這一地區較普遍,是20世紀60年代以前這一區域的主要居住形式。一處村落往往由十多個圩子組合而成,這些圩子群或密集或分散,組合形態各異。”

程炎焱女士研究中還發現:“豫東南、皖西地區……由於受淮水 頂託,雨季來臨時,河內洪水宣洩不暢,淹沒大片良田,並長期積水,澤澇甚重。……從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興修‘期思陂’水利工程開始,這一區域就總結出了一套以‘修挖河渠分流’,‘築陂蓄洪減勢’的防洪方法,因此這一區域歷史上就築有眾多圍塘,難於數計。加之圍塘中蓄積的水可用於灌溉和方便生活取用,所以地方百姓樂於將居住與圍堰結合,設圩建宅。當吳越文化和技術傳入當地時,江淮間的圩田農業生產方式被傳播到此,並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域自然條件,深化發展了圩子民居形式。圩子近河渠建設,透過水閘調節圩內水位,巧妙控制灌溉和蓄積水量,使居於圩子中的居民旱澇保收,獲取了相對富足、安適的生活。人口增長,圩子聚落不斷壯大。”

考察圩子形態,圩子由壩子、圩溝、臺地、門樓、寨牆、圩內居民院落所組成。程炎焱女士說:“圩子的特色就在於環水,受地形環境的制約,圩子可分為單圩型、雙圩型和聯圩型。”程炎焱女士分析: “單圩型——單圩是設一道圩溝環繞臺地的圩子。圩子設高出水面的土壩或吊橋聯絡內外,土壩或吊橋的兩端設門樓。由門樓開始,環島一週建有寨牆和建築,牆基用石塊從水中砌起。院牆內靠近四隅,通常會設有炮樓,數量根據經濟實力而多寡不一。圩內的建築格局根據圩子的性質不同,佈局也不盡相同。作為士紳的莊園圩,建築佈局多是嚴整的四合院式。作為村民圩,建築佈局就比較自由,格局鬆散。出於經濟的考慮,單圩型的圩子在豫東南、皖西極為普遍,每處鄉村分佈的都有,難以數計。從安全防禦角度出發,單道圩溝水面一般較寬闊,水面寬度多為幾十米,也有達百米的。圩子規模根據圩內所居人口多少大小不等;雙圩型——雙圩,從嚴格意義上講是設有內外兩道圩溝的圩子。另外當地百姓將兩個臺地並置於同兩個相通的水域裡的圩子也稱為雙圩子,這種圩子更似下面介紹的小型聯圩;聯圩型——聯圩,是指幾個單圩簇擁在一起,外部由一片大的水域包圍,內部由數個臺地和壩子劃分的多處小水域所構成的圩子型別,形態很像洞庭湖區的圩田。聯圩,多是由自然形成的大面積積水窪地,經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聚居之所。聯圩的水域特點,就是大水域套小水域,規模龐大,往往一兩個聯圩就是一個自然村。聯圩內每處水域中均有一個圩島,各圩均有獨立的壩子和彼此與外界相通,構成多層次的圩子群空間。”

光州水圍子(圩子)

付店鎮駱店南寨水圍子

光州水圍子(圩子)

隆古鄉王圍子村

在當今,交通、技術、規範,“全球化”等等,都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也讓大到城市、小到“新農村”的建設日漸趨同。但個性化的需求,地方文化的認同,我們更渴望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居環境。如何保護我們所特有的資源?如何恢復我們光州文化的榮耀?於我們而言,任重道遠。

光州水圍子(圩子)

新農村新民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