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秋季來臨,應格外警惕這些腸道傳染病

由 全科與心理 發表于 農業2021-11-29
簡介併發症治療:對於合併腸出血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志變化及便血情況

腸霍亂是什麼症狀

秋季來臨,應格外警惕這些腸道傳染病

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等。這類傳染病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汙染了手、飲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誘發疾病。

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可引起流行、爆發和大流行。

夏秋季為霍亂流行季節,人群普遍易感,常經水、食物生活接觸和蒼蠅等而傳播。

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多數患者起病急驟,無明顯前驅症狀。病程一般可分為瀉吐期、脫水虛脫期、恢復期三期。

治療包括一般治療與護理、輸液的治療與護理、對症治治療與護理。治療關鍵點為抗菌、補水和糾正電解質失衡。以避免病人進入脫水虛脫期。

傷寒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經消化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特徵為長程發熱、全身中毒症狀、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玫瑰疹及白細胞減少等,主要併發症為腸出血、腸穿孔。

本病以夏秋季多發,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透過水、食物、日常接觸、蒼蠅和蟑螂傳播。

治療

一般治療

:消化道隔離,發熱期病人要臥床休息。

對症治療

:對發熱患者進行降溫;便秘患者可使用開塞露或用生理鹽水低壓灌腸,禁用瀉劑;腹瀉患者可用收斂藥;腹脹患者可用松節油腹部熱敷。

病原治療

:氯黴素仍是目前治療傷寒的主要藥物。成人劑量每日 1~2g,小兒每日 25~50mg/kg,分 4 次口服,重症患者可增加劑量。

待體溫降至正常並穩定 2~3 日後減為半量,再繼續給藥 10~14 日。

另外,也可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氨苄青黴素、頭孢菌素等。

併發症治療

:對於合併腸出血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志變化及便血情況;禁食或進少量流質;注意水、電解質的補充並加用止血藥;根據出血情況酌量輸血;如患者煩燥不安可給予鎮靜劑;經積極治療仍出血不止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對於合併腸穿孔且已侷限者採取禁食、胃腸減壓,加強支援療法,加強抗感染治療。腸穿孔尤其伴發腹膜炎的患者應及早手術治療,同時加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和粘液膿血便,常年發病,以夏秋季多見。主要透過生活接觸、食物、水和蒼蠅等途徑傳播。

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

關於細菌性痢疾的藥物治療主要是主要是應用抗生素進行抗菌治療,合理的抗生素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後。急性輕症患者無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對於症狀較重、大便帶有膿血及出現中毒性菌痢表現的患者,應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應根據當地流行菌株特點、藥敏試驗、大便培養的結果進行選擇,療程一般為 3-5 日。

常用的藥物包括喹諾酮類、阿奇黴素、頭孢類等,醫生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何時的藥物,確定其使用方式、劑量、頻率、時長。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透過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臟炎症,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發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是我國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發病率及感染率最高。

發燒、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和皮膚髮黃、有的病人有腹脹或腹瀉、尿呈褐色、大便色淺、檢查肝臟有腫大和觸痛或叩痛的體徵。

甲型肝炎一般為自限性疾病,多可完全康復,治療原則以充足的休息、營養為主,輔以適當的藥物,避免飲酒、過勞和使用可能損傷肝臟的藥物。

甲肝急性期患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應做好隔離工作,患者應隔離至病毒消失。

腸道病毒 EV71 感染

腸道病毒 EV71 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 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為肺水腫、腦炎等,三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

治療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階段主要是注意隔離,適當休息,對於發熱、嘔吐、腹瀉給予相應處理。

神經系統受累階段應注意控制顱內高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以及其他對症治療,如降溫、鎮靜、止驚(安定、魯米那鈉、水合氯醛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護,注意嚴重併發症。

心肺衰竭階段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確保兩條靜脈通道的暢通,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呼吸功能障礙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在維持血壓穩定的情況下,限制液體入量;以及必要的藥物治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