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由 職場大家談 發表于 農業2021-08-29
簡介對主管、師傅等同事的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勤觀察,不清楚的一定要弄明白,需要問的一定要主動開口,不能留有死角,看他們針對自己發生錯誤的事情是怎樣處理的,記錄下來,比照分析

做事要快老做錯怎麼辦

01 重複性犯錯,會讓你失去領導信任

相信許多剛參加工作的人,最擔心的是辛辛苦苦幹完的工作,滿心期待得到表揚的時候,卻出現了錯誤,頹廢的心情難以言表。

歌德在《浮士德》中借天主之口這樣說:“

人只要努力,犯錯誤總歸難免。”

但對職場新人而言,犯一點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重複犯錯的泥沼難以自拔。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弗洛伊德在1920年發表的論文《超越快樂原則》中提出的“

強迫性重複“

這個概念,指出它是心理學上常見的一個現象,我們會不知不覺的,在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當中,不斷重複我們童年時期印象最深刻的創傷或者創傷發生時的情境。

強迫性重複是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我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一次又一次進入重複的無用的模式,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挫敗,越來越困惑。

在職場中,這種症狀的表現形式就是不斷重複性的犯相同或類似的錯誤,而自己卻難以意識到發生錯誤的誘因。

今天早晨上班,杜斌剛走進辦公室,就聽到部門主管高聲怒氣的問他,“那個資料怎麼對不上?你仔細核對了嗎?”

杜彬自獨立開展生產經營分析工作一個多月來,已經是第三次因為資料錯誤被主管訓斥了,上週五的生產經營會,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離開會還有不到10分鐘,部門主管在熟悉會議報告的時候,發現數據總項與分項不一致,主管當時被氣得說不出來話了。

昨天下班的時候,他將四季度生產經營分析報告交給主管,他怕出現錯誤,認真仔細檢查了兩遍,誰知還是出錯了。

他也很苦惱,為什麼自己交稿的時候就發現不了問題,而主管一審稿件就能發現問題。

有時他也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不是主管故意針對他,可是每次主管提出的問題又都是正確的,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態呢?杜斌苦無頭緒和辦法。

經常出錯已經讓主管對他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還說:“你總出錯,我怎麼再敢將工作交給你。”已經在考慮是否給他調整崗位了。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02 剖析誘因,主動察覺和有效規避錯誤的發生

職場人員反覆犯錯的情況不是個例,也不是偶然事件,必須引起個人及單位的高度重視,不然小錯積累後也會演變成大錯誤,這裡從其生長環境和從業經歷進行分析。

一、原生態家庭帶來的影響

原生態家庭中的父母或直接養育你的人,對細節的要求不是太嚴,大而化之的處事方式,做事不嚴謹、不細緻,耳濡目染中讓你感受到舒適而無壓力,這種觀念因多巴胺的作用會對今後的工作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流淌的美好時光》中,齊銘(馬天宇飾)從小家庭環境優越、親人關愛,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具有積極向上和正向應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一個高情商腹黑學霸,明亮乾淨的氣質特別感染大家,情商高會說話、溫柔又腹黑。

他是眾人喜歡的優等生,不管在學校還是進入職場,齊銘都以踏實認真的態度和出眾的能力備受人們喜歡。

而易遙(鄭爽飾)恰好相反,嚴重缺乏家庭關愛與教育,性格剛硬,倔強難相處。

他們在處事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齊銘人脈好,工作積極主動,認真嚴謹,工作質量高。而易遙處事簡單生硬,發生錯誤的情況時有發生,兩位主角的個性正是他們在原生家庭成長的反映。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二、工作環境變化的不適應性

現在,職場流動具有開放性,跳槽或調換工作環境常常會給職場人員帶來一定的不適應,因不熟悉新的工作程式、工作方式、方法等,經常會出現工作上的失誤。

杜斌以前的工作性質是屬於最基層的隊點,平時的工作比較單一,每天到計量站察看並記錄動態資料,只是在流量計上將380多口生產井資料抄下來即可,然後將相關資料彙總上傳。

在整個過程中,他不需要對生產資料做任何的整理分析,至於資料是否有問題,對生產的影響怎樣,他都不需要深入的分析,在基層站點的三年,杜斌每天都重複著這樣單一的工作。

借用到集團總部工作後,集團總部的工作方式、方法和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更加嚴格,更多的是提煉分析,協調指揮。

不再是單純的資料彙總,要求對大量的基礎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發現執行規律,為決策提供支撐。

一開始,考慮到杜斌的工作經驗,主管也沒有讓他獨立開展工作,他只是打打下手,幫助收集一些資料資訊,與以前的工作沒有太多的區別,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上個月開始,主管安排他獨立開展生產經營分析報告的編寫,同時負責編制月度生產執行計劃方案,而要完成這些工作,需要對基層上報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提煉並形成有規律性的資料應用到分析報告和制定生產執行計劃。

杜斌的不適應就顯現出來了,由此進入了失誤的怪圈,第一次編制的月度執行計劃根本不能用,與實際差距很大,完成的月度分析報告觀點錯誤,主管一開始也只是耐心的指導他怎樣改正。

可是後來連續犯同樣的錯誤,主管也就失去了耐心。

從杜斌的工作情況來看,就是因為工作跨度過大,讓他從以前固定的抄數模式到目前的分析、整理、提煉,提出決策建議的工作模式,難以適應,而他熟悉的以前工作方式沒有因崗位變化而變化,由此發生錯誤的機率自然就高了。

三、事情發生後的處理太輕鬆

多次出現相同的問題後,對他的處罰是比較輕的,就是說幾句,讓他注意,反覆多次後,儘管也是心中不高興,在潛意識裡面還是沒有真正的得到重視。

杜斌正是這種狀況,主管每次也就發怒的時候說幾句,沒有真正的處罰,他也沒太當回事,過後依然如故。

有時,主管問杜斌,你可以自己承擔起工作嗎?杜斌一點都不猶豫的說:“沒有問題!”可是主管根本不敢讓他一個人開展工作。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03 應對重複性犯錯要從主客觀兩方面入手

重複性犯錯一方面是主管原因即個人原因,另一方面是客觀原因即環境因素,由於是當事人對潛意識自然發生的事情,沒有徵兆,沒有預防,對發生的錯誤沒有預期,改正錯誤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只需做好以下三個方面,讓你擺脫重複性犯錯的怪圈。

一、堅持場景記錄方法

由於你不能記住所犯的錯誤,而且有些時間跨度比較長,可以採取紙筆記錄或語音記錄的方式,對發生錯誤的場景進行認真的回顧,記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越詳細越好。那麼需要如實記錄哪些方面呢?

① 細節的記錄

。對發生錯誤的具體內容、時間、當時工作的方式、後期檢查的過程列成表格或寫成紙質條目,張貼在辦公室醒目位置隨時提醒自己,避免下次再發生類似的錯誤。

② 學會思考。

工作的目標是否發生了變化?完成目標的步驟、實際行動方案,是否按照方案開展工作了?有無遺漏,當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結果是否產生了偏差。

這樣透過長時間的記錄,會讓你發現更深層次的規律,從而進入一個主動思考的狀態。這種堅持會很辛苦,但如果堅持長久,也會成為一份很好的治癒重複性犯錯的個人成長記錄。

③ 要堅持多覆盤。

一旦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和情況,可以拿出以前的記錄對照分析,尋找蛛絲馬跡,解惑答疑,對具有重複性犯錯誤的人大有好處。

有一個網友說:“他工作兩年多了,到了一個新環境後,一開始就提醒自己好好表現,但是總犯一些別人認為很簡單的錯誤,而且一個時期以來總是重複性的犯錯誤。”

他很喜歡這個工作,領導也沒有表現出反感,工作很努力認真,他分析自己犯錯誤是基礎性的問題不明確,操作上不夠嚴謹,缺乏掌控,有時存在僥倖心理,領導越是批評越是出錯等等原因,可一直沒有改善,一度自己也很失望,很迷茫。

自從利用記錄回憶方法堅持一年多來,逐步擺脫了以前的困境,人也開朗了很多,他想繼續堅持下去,既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也提高了個人工作質量。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二、改變慣性思維方式

慣性思維是指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臺灣有一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請了50名志願者看房間內所有藍色的物體30秒。然後請他們閉上眼睛,問他們看到了多少個紅色的物體,綠色的物體和黃色的物體。這下他們都傻眼了,因為他們只專注藍色的物體,沒有專注其它顏色的物體。

慣性思維也是發生重複性犯錯誤的深層次原因之一,在環境變化之後,不能因環境變化而改變工作方式及應對策略,出現了不適應性,仍停留在老的思路上,出現重複性錯誤就難免了。

① 解決“下意識處”處理問題的方式。

對當時冒出來的思路進行詳細認真的的分析,它是最容易導致重複性犯錯誤的潛意識形態,要分析是否符合實際的工作場景及條件,在開始行動之前把握祝大方向。

② 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依據公司制定的條例開展工作,這是避免犯錯的直接有效依據,一旦自己有與制度不一致的思路或想法,嚴格執行公司相關要求,事後再分析利弊。

③ 強化學習。

對主管、師傅等同事的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勤觀察,不清楚的一定要弄明白,需要問的一定要主動開口,不能留有死角,看他們針對自己發生錯誤的事情是怎樣處理的,記錄下來,比照分析。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三、單位領導也應改變應對方式。

職場人員發生重複性犯錯也有單位管理人員的責任,這就要求單位主管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轉變。

Michael Lipson是一位心理醫生,他接待過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向他諮詢重複性犯錯誤的辦法,他提出一種方法,就是要掌握髮現又出現重複問題的那一刻,把它看成是一種線索、一種提醒。它提醒著你,應該

隨機應變

了。

當然,

“隨機應變“並不等於”隨便做什麼都好”。只是透過發怒的方式表現出來也不是隨機應變,而是把這當做是機會,想出點完全新鮮的事來解決。

李剛是一家企業的高管,他的手下吳芳總是開會遲到,他試過所有的手段都沒有辦法讓吳芳改掉這個毛病。於是他利用Michael Lipson的隨機應變方法進行了嘗試。

李剛知道吳芳這次開會一定還是會遲到,他在開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他一時還想不到該怎麼做,但已經下定決心要保持冷靜,在情況發生的時候做點以前沒做過的事。

當然,吳芳又遲到了。他看著她,剋制住自己想要責備她的衝動,他相信,她不是刻意要惹怒他,而且他也回想到,自己確實希望吳芳繼續工作,他需要她的專業。所以,就在會議開始的時候,忽然心生一計。

他在整個管理團隊面前說:“吳芳 ,我得說,真的非常感謝你對整個公司的貢獻,你讓我們渡過了許多難關,我深深感激!”

吳芳看起來十分驚訝,每個人看起來都十分驚訝,她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開會遲到過。

單位領導在改變員工重複性犯錯誤方面作用也是很關鍵的,應對的方式方法得當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會給員工產生很大的觸動,畢竟員工都希望有好的職業前景。

每個人都會一點一滴的成長,也許過程不一樣,所經歷的事情不一樣,可是結果會一樣,成長就意味著要失去一些東西,也會得到一些東西,無論好的,壞的,願意的,不願意的,生活會慢慢教會你很多東西,會慢慢讓你成長。

請相信:

“您的堅持,終將美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