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由 ZAKER 發表于 農業2021-08-16
簡介▲楊桐引進全自動化養蠶裝置和軌道式養蠶裝置,大力發展蠶桑產業,(目的是)透過以點帶面,小戶變大戶,大戶變企業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讓栽桑養蠶真正成為子長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蠶繭圖片多少錢一斤

點藍色字關注“今日點選”

說起蠶桑養殖,人們印象中總會認為這是屬於南方的產業,但在陝北的黃土高原也有蠶桑養殖,而且規模很大。在延安子長市,桑園面積就有7。4萬畝,其中適合養蠶的就有1。3萬畝,每年產出蠶繭三四千張。蠶桑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那麼,蠶桑養殖是怎麼在子長髮展起來的呢?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入夏以來,子長市北部的安定鎮、澗峪岔鎮一帶,田間地頭、蠶舍內外,到處都是採桑養蠶的繁忙景象。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慕登軍

密度太大了以後,因為這桑葉它(蠶)吃不到,口多了,所以喂不飽。所以,要趕緊要把(蠶)分細。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眼下,蠶寶寶們剛剛進入五齡期,進食桑葉的需求量大增,它們的進食狀況直接關係到六七天後的結繭抽絲。因此,技術人員要在這期間下鄉對蠶農給予技術指導。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63歲的南國林之前靠外出打工生活,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漸漸不支。從去年開始,他拿出2000多塊錢嘗試養蠶,共分兩批養了3張蠶。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南國林

桑樹苗子都是人家給的,政府給的。學習了幾回,參觀了人家的養殖廠,回來給我(免費)發放的(蠶苗)。去年我餵養了兩回(批),頭一回餵了一張(蠶苗),秋季餵了兩張(蠶苗),兩張賣了5000多元,我這收入就蠻可以。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眼見著養蠶投資少見效快,南國林養蠶的信心更足了。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南國林

今年養了兩張,後面還準備養三茬,總共是四茬,八張,收入估計是一萬六七右。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栽桑養蠶歷史悠久,據縣誌記載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子長也是古絲綢之路北線必經之地,是陝西省第一批蠶桑示範基地縣,是國家“陝北生態桑綜合試驗站示範縣”。“子長蠶繭”早在1993年便達到出口標準,經權威部門鑑定,子長蠶繭絲質指標達6A級,適合剿制高品位生絲需求。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近年來,結合農村勞動力逐漸老年化的趨勢,子長市把蠶桑產業作為農業特色產業來抓,在基地建設上下功夫,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使蠶桑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溫建如

蠶桑產業是一個投資小、見效快、風險小、效益好的一個好產業。一個豐產期的桑園,一畝桑園一年至少養三張蠶,一張蠶產80斤(蠶繭),現在(蠶繭)市場的價格是一斤30塊錢,它一畝地的效益就是7200塊錢左右。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為了調動農民養蠶的積極性,子長市除了免費提供桑苗、蠶藥外,還把蠶苗養到三齡後再免費發放給蠶農。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慕登軍

因為蠶從蠶種一孵化出蟻苗,這個比較難養。所以,小蠶1齡2齡蠶苗,由我們中心把風險排除,要採取小蠶共育(方式),飼養到3齡,蠶稍微大一點,也比較好養了,然後免費發放給群眾。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57歲的趙鵬程是澗峪岔鎮南家峁村村民,八年前由於身患腦梗,看病花了四五萬元,掏空了家裡的積蓄不說,還因此欠下許多外債,多年來他們家生活一直困難。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趙鵬程

那個時間花4萬多,對一個農民來說,可不少了。那經濟可(艱難了),也是個天文數字。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2019年,在子長市蠶桑開發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趙鵬程無償得到了桑苗和蠶苗,他也撿起了撂下多年的養蠶手藝,從6月份到9月份,共養蠶10張,獲利2萬多元。僅僅一年,家裡原本貧困的生活狀況就發生了改變。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趙鵬程

10張就是2萬多(元) ,養蠶現在信心越來越高了。本身這個東西就不愁賣、不愁銷售。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目前,南家峁村100多戶人家中,栽桑養蠶戶已達80多戶,蠶繭收入佔到家庭全部收入的80%以上,蠶桑產業成了這個村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養蠶屬於傳統產業,以小農戶為主;而面對大市場,存在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怎樣促進蠶桑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子長市透過推廣簡易省力的科學養蠶技術,幫助小農戶發展成為養蠶大戶,進而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在澗峪岔鎮毛家河村的恆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隨著養蠶工人按下按鈕,蠶棚內的機械化養蠶裝置開始啟動,一片片桑葉均勻而有序地運進蠶盤,蠶寶寶們吃得津津有味。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楊正平

這個是軌道式養蠶。假如這五張蠶用人工喂的話,五個人得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如果用軌道式養蠶的話,就是20分鐘到30分鐘,三個人就喂完了。那邊那個是全自動(養蠶裝置),那個用一個人喂,就是半個小時就喂完了。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楊桐

引進全自動化養蠶裝置和軌道式養蠶裝置,大力發展蠶桑產業,(目的是)透過以點帶面,小戶變大戶,大戶變企業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讓栽桑養蠶真正成為子長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恆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的帶頭人楊正平,原本從事建築業,看到國家的利好政策,決心發展蠶桑產業。2018年11月,他先在毛家河村流轉土地350畝,栽種高標準化桑苗,後建成2400平方米的標準化養蠶大棚,吸納50戶村民以每戶2萬元入股合作社,帶動周邊群眾栽桑1000畝,逐漸把傳統蠶農轉型為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楊正平

目前養了50張(蠶),我今年計劃養200張,到明年產量就更大了。我現在想的就是成立公司,帶動合作社,自己深加工、出產品。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如今,子長市還整合了轄區內的蠶桑企業和蠶桑農業園區,入股農業龍頭企業——陝果集團,利用陝果集團的品牌、技術、深加工以及銷售渠道,帶動蠶桑產業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慕光輝

我們企業是前期讓利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看到利益,那才有可能栽桑養蠶、發展蠶桑產業,然後我(企業)的後期利益在哪裡呢?就是我透過利用這個園區,加工蠶桑葉,加工蠶絲,蠶絲被、蠶繭這些深加工,然後做好我(企業)自己的銷售。

子長:南桑北種“新絲路”

子長蠶桑產業從傳統發展到現代,從區域性栽植髮展到全面開花,包含了太多的辛勤付出。如今,蠶桑產業已成為子長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特色產業之一。在未來,祝願子長南桑北種的新“絲”路越來越廣闊。

記者:李雲峰 攝像:秦俊峰  製作:馮妮

今日點選原創作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