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由 南方Plus 發表于 農業2022-11-30
簡介記者觀察探索長效機制 防止再次拋荒打響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攻堅戰以來,梅州投入大量資金完善農田水利和交通設施建設,扶持一大批種糧大戶,鼓勵社會力量、帶動農戶投身復耕複種,取得了一定成果

動物檢驗員的職責是什麼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眼下,梅州晚稻進入收穫季,大地像是披了一條黃金毯,今年復耕複種的撂荒耕地也迎來了豐收。

在興寧市,金色的稻穗迎風飄搖,收割機在稻田裡來回穿梭、轟鳴聲不斷;在平遠縣,撂荒耕地結出了豐碩的紅薯;在梅江區,曾經無人問津的撂荒地種滿了玉米……

今年以來,梅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把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作為農村綜合改革的“小切口”和“突破口”,向荒地要面積、要產量,全面打響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攻堅戰。

截至目前,梅州已全面完成省、市部署的撂荒耕地復耕複種任務,撂荒耕地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因地施策

確保撂荒耕地“地盡其用”

立冬時節,晚稻歸倉。在平遠縣梅畲村,層層疊疊的梯田上翻起金色稻浪,絢麗多彩,美不勝收。

“過去村裡有許多撂荒地,如今不少重新種上水稻、玉米。對於忙活了大半年的我們而言,豐收就是一年中最為開心、幸福的時刻。”梅畲村村民丘姨望著金黃良田感慨道。

廣袤無垠的稻田不僅為村民帶來收入,更成為了許多遊客追捧的“打卡地”,帶熱了鄉村遊。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梅州市平遠縣梅畲村昔日撂荒耕地翻起金色稻浪。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山腳下,連片的荷花田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線。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雜草叢生。

“以前這裡是湖洋田,耕種成本高,農戶不願意種了。”梅畲村黨支部書記劉洪介紹,透過外出學習考察並進行綜合考慮後,村裡決定發展荷花蓮子種植專案,“蓮子適合種在湖洋田裡,不僅有經濟價值,開的花還能供遊客觀賞。”

山上稻浪翻滾、山下蓮蓬挺立。透過盤活撂荒耕地,梅畲村實現了糧食有保障、鄉村有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2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要把穩糧保供防撂荒作為今年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底線任務。

梅州撂荒耕地種類多,包含水田、湖洋田、旱地……在閒置多年後,如何讓這些土地“地盡其用”?梅州各地根據撂荒耕地不同海拔、土壤、水質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選種合適的農作物,盤活撂荒耕地。

這幾天,平遠縣仁居鎮上遠村的富硒高山紅薯開挖了。昔日“沉睡”已久的撂荒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紅薯地。村民弓著身子,揮舞著鋤頭,一個個新鮮紅薯破土而出。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在平遠縣仁居鎮上遠村,復耕撂荒地裡紅薯迎豐收。受訪者供圖

“現在鎮政府和村委會把這塊撂荒地利用起來,村集體有收入,我們這些村民打工有錢賺,心裡很高興。”村民謝姨一邊用手整理地上的番薯,一邊笑著說。

謝姨口中的這塊撂荒地面積約90畝,屬於山坑田,由於陽光不足、缺少水源,不利於水稻種植,撂荒了好幾年。

“這種條件下,假如種水稻,投入大不說,關鍵種下去幾乎沒有收成,農民沒有信心。”平遠縣仁居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廖高平介紹,經工作隊多次實地考察,並透過土壤檢測,發現這塊撂荒耕地十分適宜紅薯種植。

今年4月,經仁居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牽線搭橋,由廣州生長地公司提供紅薯種苗和技術,上遠村村民負責種植,仁居供銷有限公司負責銷售,攜手盤活撂荒土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160多戶發展紅薯產業。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在平遠縣仁居鎮上遠村,撂荒地裡紅薯迎豐收。受訪者供圖

“我們村裡有勞動力的人都到基地來了,村裡跟供銷社籤的合同是2元一斤,前幾天挖了兩畝地,畝產3000斤,算下來每畝收益有6000元。”上遠村黨支部書記張冬信說,紅薯基地吸引了周邊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前來觀摩,不少農戶已經預訂種苗,準備跟著一起種。

“鮮薯可以直接賣,經過加工還能製成紅薯粉、紅薯面,我們還和廣州酒家合作開發了流心酥糕點、紅薯月餅,不僅透過本地單位、工會拓寬銷售渠道,還可以面向廣州市場。”廖高平表示,上遠村紅薯試種成功表明,因地施策對於復耕複種而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強化扶持

推動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不是不願意種,實在是種不動了。”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興寧市大坪鎮潭坑村年近六旬的村民藍姨日漸感覺體力跟不上了。孩子在外工作,不願回來種地,還勸她“是時候休息了”。

對土地有執念的藍姨雖不願“洗腳上田”,但不得不將一些位置較為偏遠、水利條件不佳的田拋荒了。

今年,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春風吹來,藍姨二話不說便將自家閒置土地租給了有承租意願的種糧大戶。

“自己種幾分田產糧食就可以了,其餘的都租給種糧大戶。”藍姨說,“這樣自己的地不會荒,又能收到租金,有空還可以幫老闆幹活掙點錢。”

“70後”種不動,“80後”不願種,“90後”不會種,以後的地誰來種?這是過去擺在梅州面前的現實問題。

“大部分撂荒耕地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想要復耕複種,得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高、收益低,農民積極性不高。”興寧市永和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何海波坦言,依靠普通農戶把撂荒耕地全部復耕複種起來較難。

“種糧大戶有購買機械的經濟實力,又能解決後期銷售的問題。”興寧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何少新介紹,興寧透過突出對種糧大戶的培育,提高種糧大戶的生產積極性,保障糧食生產穩定。

具體如何扶持?在政策扶持上,除了400元一畝的復耕複種補貼、80—120元一畝的種糧補貼、80多元一畝的地力補貼,種糧大戶還可以申請農機購置補貼、基本農田保護經費。此外,興寧還出臺獎補方案,鼓勵種糧大戶流轉撂荒耕地,對在同村流轉100—200畝的一次性獎勵1萬元,流轉200—400畝的獎勵2萬元,以此類推。

在技術支援上,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業農村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等可隨時為種糧大戶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

溫愛文原先從事家電行業,一直有做農業的念頭,得知老同學張維超租了撂荒地發展農業種植業,兩人一拍即合,流轉了興寧市永和鎮上千畝撂荒地,主要種植水稻,打造“柒農米”絲苗米品牌。

“一開始以為種下去就會有收成,沒想到從事農業後,才發現撂荒耕地水利要修、土地要平整、請人也難。”溫愛文坦言,“沒有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我們根本不敢承包那麼多撂荒耕地。”

政策扶持大大降低了種糧大戶的投入成本,今年溫愛文買了一部插秧機,總價7萬元,政府補貼了4萬多元。與此同時,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服務,讓溫愛文心裡更加踏實了。

“我們第一次來看的時候,水稻長得不太好,指導他採用良種良術後,絲苗米長勢明顯好了不少。現在來看,水稻植株長勢均衡,青枝蠟稈,稻穗飽滿。”正值晚造水稻收成之時,華南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唐湘如教授來到溫愛文承包的撂荒複種田,檢視水稻生長情況。

2022年早造在興寧農業部門和華南農業大學專家技術團隊指導下,溫愛文在永和鎮藍排村岐路下承包的105畝撂荒複種田建設成絲苗米增香栽培技術整合研究種植示範基地,引用優質稻青香優19香品種和華南農業大學絲苗米增香栽培技術。

“普通絲苗米賣4元一斤,唐教授推薦的香米品種最高能賣20元一斤,價格翻了好幾倍。”溫愛文說,在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援下,種糧成本降下去、收益提上來,讓他越來越有信心把撂荒地變成致富田。

在興寧,種糧大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種植規模達30畝以上的就有124戶。這些種糧大戶已成為促進規模高效種糧、糧食集約生產的一股中堅力量。

複合種養

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

“以前這裡是撂荒了30年的水田,現在集約了200畝田地全部實行‘稻蝦共作’。”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在五華,李素偌利用“稻蝦共作”模式,實現了撂荒耕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走出了新“稻”路。

去年,李素偌在廣州市番禺區派駐五華縣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從廣州返回家鄉五華,開始試點“稻蝦共作”模式。

“剛開始試點10畝田,發現效益不錯,逐漸擴大規模,現在帶動了全縣13個鎮、30個基地發展了2000畝‘稻蝦共作’專案,其中撂荒耕地有1200多畝,並帶動300人就業。”李素偌介紹。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從試點到規模化種養,“稻蝦共作”有何魅力?“蝦為水稻除草增肥,稻田則為蝦遮陰避暑。”李素偌表示,“蝦稻共作”全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節約了成本,種出來的水稻綠色有機。

“稻蝦共作”模式下,絲苗米每畝產量雖只有400斤左右,但價格提高了好幾倍,20元一斤也大有市場;而蝦能賣到30多元一斤,每畝產蝦150斤左右,稻蝦總收益每畝破萬元。

“對比單一的種植模式,‘稻蝦共作’模式平均每年每畝可增收6000至7000元。”李素偌介紹,目前“稻蝦共作”專案共有3種帶動模式,分別是公司自營模式、公司與農戶合作模式、農戶藉助技術單幹模式,到明年預計可以發展“稻蝦共作”專案達5000畝左右。

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憫農公司稻蝦共作基地,是梅州及五華縣發展“一田雙收”啟用撂荒地的示範代表。

在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過程中,梅州意識到,要實現對“糧田”耕地的長效性保護,必須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確保農業增收、農民增收。

如何讓一塊地產出最大化?梅州各地積極探索實踐,“稻蝦共作”“稻魚共生”“稻鴨共養”等立體生態種養模式紛紛湧現。

在梅縣區白渡鎮創樂村,“農作物+廣地龍”種養模式讓村民看到了撂荒地變成金土地的可能。

廣地龍,即參環毛蚓,主產於兩廣地區,有藥用價值。2022年1月,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協助下,創樂村引進梅州市廣龍種植科技產業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廣龍公司”),集約4個村民小組的撂荒耕地共100多畝,承包給廣龍公司,探索全新農業發展之路。

梅州:治“荒”有方,糧食滿倉|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⑧

梅縣區白渡鎮創樂村採用“農作物+廣地龍”種養模式,讓一地生多金。受訪者供圖

傍晚時分,翻開厚厚的土壤,一條條粗壯的廣地龍在溼潤泥土中蠕動。地面淺層處,種下的蠶豆即將發芽。

“這些都是撂荒多年的山坑田,土壤板結,剛開始不利於種植水稻。”創樂村黨支部書記宋達先介紹,廣龍公司在不改變耕地用途前提下,在土地下面施用牛糞養殖地道藥材廣地龍,既能改良土壤又能取得較好經濟效益,並在地面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種植全程不施化肥、不噴農藥,確保了農產品的安全質量。

“一畝地能產廣地龍乾貨300斤,一斤140元,一畝廣地龍收益有4萬元左右。施用的牛糞不僅是廣地龍的口糧,還能滋養農作物,一糞兩用,有效降低成本。”基地負責人古宇桔介紹,透過近一年的“農作物+廣地龍”種養模式,原先板結貧瘠的土地變得鬆軟而肥沃,該公司計劃明年透過玉米、旱稻輪種,地下養廣地龍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一地生三金。

記者觀察

探索長效機制

防止再次拋荒

打響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攻堅戰以來,梅州投入大量資金完善農田水利和交通設施建設,扶持一大批種糧大戶,鼓勵社會力量、帶動農戶投身復耕複種,取得了一定成果。

解決耕地撂荒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如何鞏固好前期的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成效,防止耕地再次拋荒,應當成為梅州接下來重點研究的課題。

探索長效機制,重在加強動態監測。要詳細記錄復耕複種以來各撂荒耕地的收成情況,客觀分析是否存在選種不當、土壤條件和水利設施配套不完善等情況,做到發現問題,精準施策,及時解決,力爭在明年取得更好成效。

探索長效機制,重在發展特色產業。要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對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好總結、分析、歸納、推廣,千方百計、因地制宜引進好專案、形成好產業,將推動撂荒耕地復耕複種與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結合,切實提高耕地效益,讓農戶拿得到收益、看得見實惠,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使撂荒耕地煥發新活力。

探索長效機制,重在強化考核激勵。要將防止耕地再次撂荒納入“三農”工作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範疇,對工作成效顯著、無二次撂荒耕地的,在涉農專案資金安排時優先考慮,充分調動黨員幹部主觀能動性,形成“幹部帶頭、黨員示範、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原標題:

治“荒”有方,糧食滿倉

梅州完成省、市部署任務,撂荒耕地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記者】魏麗文 馬吉池

【通訊員】溫焱光 陳裕鋒

相關閱讀>>>“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系列報道

梅州:撂荒土地“換裝記” | 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①

梅州:有了“田保姆” 耕地不丟荒| 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②

梅州:奏響荒田變良田的“三重協奏曲”|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③

梅州豐順“啃”荒記|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④

梅州蕉嶺:喚醒撂荒地 閒田變良田|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⑤

梅州:復耕複種“新”力量|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⑥

梅州:“眠田”變“希望田”的長效探索|土地不撂荒 發展有希望⑦

【作者】 魏麗文;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