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爭創世界一流學會,推動中國地理科學理論創新與技術進步

由 學會服務365 發表于 農業2022-09-29
簡介未來中國地理學會將向國際同領域先進學會看齊,爭創“世界一流學會”,不斷推動中國地理科學的理論創新與技術進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牛文元是不是院士

導 讀

中國地理學會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學術團體之一,其前身是1909年張相文等在天津發起成立的中國地學會(Chinese Geographical Society)。

1934年,翁文灝、竺可楨、張其昀等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50年,中國地學會與中國地理學會在北京合併為現在的中國地理學會,1953年選舉竺可楨為第一屆理事長。

中國地理學會成立至今,共有17位地理學家擔任會長或理事長,為中國地理學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回顧中國地理學會110年建設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4個階段:

初創時期(1909-1933年)

張相文等中國地理學先驅,以中國地學會為指揮所,為近代地理學在中國的確立做出卓越貢獻。1910年,中國最早的地理學術刊物《地學雜誌》的創辦,標誌著輿地之學向現代地理學發展的開端。

過渡時期(1934-1949年)

以竺可楨為代表的早期歐美海歸學者,把西方近代地理學引入中國。1935年,胡煥庸提出劃分中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胡煥庸線”,在地理學及人口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被公眾理解且應用於國土空間規劃與旅遊科普等領域。

建設時期(1950-1979年)

以竺可楨為代表的老一輩地理學家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不斷完善組織建設,助力學科發展。

發展時期(1980-2019年)

以黃秉維為代表的新老地理學家,完善地理學會專業性、區域性組織體系;擴大國際化學術交流,推動學會全面發展。

中國地理學會現已建立了完善的組織架構,擁有43個分支機構、7個區域代表處、19種學術期刊和1種科普期刊;並加入了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國際凍土協會(IPA)、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和亞洲地理學會(AGA)等4 個國際科技組織;還先後與日本、法國、韓國、美國、俄羅斯、印度、英國、哈薩克等8個國家的地理學會簽署了合作協議。

目前中國地理學會擁有註冊個人會員14000多人,團體會員31個。

擁有專業性強大的科學家隊伍

地理學領域共產生44位兩院院士,91位地理學家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4箇中國地理學研究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專案資助。

中國地理學家在國際上的影響逐步擴大,自吳傳鈞1988年首先當選IGU副主席之後,連續多屆副主席都有中國學者擔任。

另外,中國地理學家也在國際上獲得了諸多榮譽,朱震達、孫鴻烈、陳述彭、牛文元、秦大河、徐冠華、傅伯傑、郭華東、葉嘉安、陳發虎、劉彥隨等先後獲得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稱號。

支撐國家戰略,服務社會需求

中國地理學會透過成立決策諮詢工作委員會和《國情與發展》戰略研究組,搭建“地理學與中國全球戰略高層論壇”平臺,參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黨政領導與院士專家座談會”等機制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2018年,學會組織的諮詢報告獲得重要批示,同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世界一流學會建設專案二等獎。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系列品牌學術活動。

在國內,中國地理學會每年舉辦學術年會、專業研討會、專題論壇等約60場;其中“中國地理學大會”“全國自然地理學大會”“中國人文地理學術年會”等已發展為品牌活動。

在國際交流方面,2016年中國地理學會成功舉辦了第33屆國際地理學大會,參會學者達到5000多人,創歷屆大會人數之最。2010年,中國地理學會曾獲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地理科學發展特別貢獻獎。

鞏固科技期刊陣地,擴大學術出版國際影響力

中國地理學會現在主辦20種科技期刊,其中10種學術期刊入選“2019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2019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同時加強學術積累與成果提煉,組織學術出版。如組織《中國自然地理》《中國人文地理》等系列叢書的出版。其中,《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叢書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圍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戰略部署組織出版系列《地理學科發展報告》和《中國地理科學發展路線圖》等,引領科學研究、促進人才培養,也推動地理學科發展。

建立公眾品牌,多方位開展資訊化建設

《中國國家地理》已成為全國知名科普品牌。

中國地理學會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地理大資料百校傳播”活動走進國內外2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每年吸引全國1千多所中小學校10萬名以上師生參加。

中國地理學會開設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成為會員與廣大粉絲群體獲得活動資訊的重要途徑。

2019年,中國地理學會成立110週年,經過110年的發展,中國地理學會欣欣向榮,是中國發展地理科學事業的重要組織力量。未來中國地理學會將向國際同領域先進學會看齊,爭創“世界一流學會”,不斷推動中國地理科學的理論創新與技術進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者:

陳發虎,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張國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爭創世界一流學會,推動中國地理科學理論創新與技術進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