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黃岩東魁楊梅創新融合發展的舉措

由 天天的講裝修 發表于 農業2021-06-11
簡介羅幔栽培技術是黃巖區在國內首創的生產技術,也是當前最安全的楊梅生產技術,既實現了果農增收、產業增效,又促進了黃岩東魁楊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黃岩東魁楊梅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松脂酸鈉清園效果如何

黃岩東魁楊梅創新融合發展的舉措

陳旦蕊

黃岩,位於浙江黃金海岸線中部,全區總面積988km 2 ,下轄 19 個鄉鎮街道,常住人口 60。33 萬。這裡氣候溫暖溼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內地勢西部為山地丘陵,東部為平原,永寧江水系縱貫全境,歷來是水果生產的適宜區,史有“稼穡之利甲於一州”“黃岩熟、台州足”之譽。黃岩物產豐饒,農業發達,是“中國蜜桔之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紫蒔藥之鄉”。

1 黃岩東魁楊梅產業歷史及現狀

1。1 黃岩東魁楊梅產業歷史

黃岩栽培楊梅歷史悠久,早在三國時代吳國沈瑩撰寫的《臨海異物志》中就有記載: “楊梅,子如彈丸,赤色,五月中熟。”明《萬曆黃岩縣誌》也載: “楊梅有紅、白、紫三色。”1932年章恢志在《浙東楊梅調查報告》中對黃岩楊梅產地及品種等有較詳細記載。黃岩是東魁楊梅的始祖地,20 世紀 50 年代末在黃岩江口鄉發現東魁楊梅母樹。當時這棵母樹樹齡已有 100 多年,16 株嫁接後代也有 80 多年樹齡,老母樹至今仍然豐產,並由現代著名園藝學家、國家一級教授吳耕民先生命名為“東魁”。其意旨“東”表示原產黃岩東岙,“魁”寓意“頭魁”。幾十年來,東魁楊梅以“高大上”的外觀、濃郁純正的風味贏得各界青睞,也吸引全國產區八方引種、萬里移栽,現已成為全國楊梅栽培面積最多的一個品種,黃岩東魁楊梅也因此成名。

黃岩東魁楊梅因栽培歷史悠久,區域特色較強,品質優良,產業優勢明顯,被列為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目前全區楊梅栽培面積達 0。48 萬公頃,總產量 4 000 萬千克,總產值近 5 億元,是黃岩農業的支柱產業,是山區農民增收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形成了江口、南城、院橋、頭陀、北洋、平田、富山等千畝以上的規模化東魁楊梅生產基地,從東到西梯度佈局,海拔 10~700m,採收期從 6 月中旬一直延續到 7 月中下旬。黃岩東魁楊梅 2010 年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多次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浙江省農博會金獎”“浙江名牌產品”“全國十大精品楊梅”“浙江省十大精品楊梅”“台州市十大精品楊梅”等稱號。

1。2 黃岩東魁楊梅產業現狀

黃岩東魁楊梅產業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是病蟲危害嚴重,楊梅成熟時受果蠅為害嚴重,尤其是晚熟品種,每年因果蠅為害帶來的損失達 30%以上,個別年份損失超過 50%甚至絕收。由於楊梅種植標準中規定的農藥種類有限,梅農農藥知識有限,大都採用農資店推薦用藥,因此超範圍用藥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前幾年抽檢時,甲基硫菌靈、咪鮮胺、多菌靈等在楊梅掛果期不建議使用的農藥亦有少量批次檢出。另外,梅園使用化肥過量,早晨土壤板結,致使部分楊梅樹勢下降。

2 黃岩東魁楊梅創新舉措

2。1 創新無汙樹體管理技術

為有效控制果蠅帶來的影響,提高楊梅品質,確保果實質量安全,2011年黃巖區果樹技術推廣總站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

東魁楊梅羅幔避雨栽培技術

,即在楊梅採收 40~50d前,用防蟲網對楊梅樹進行全樹覆蓋,同時停止楊梅園使用一切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在楊梅採收前10d,樹冠再覆蓋避雨膜 。楊梅羅幔避雨栽培技術一舉解決了蟲害、風害和雨害的影響,為東魁楊梅的優質豐產提供了技術保障,楊梅的果實更美味、更安全。羅幔栽培技術是黃巖區在國內首創的生產技術,也是當前最安全的楊梅生產技術,既實現了果農增收、產業增效,又促進了黃岩東魁楊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黃岩東魁楊梅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至 2020 年全區使用羅幔栽培技術的楊梅種植規模達到 78 000 株,產量 225 萬千克。

黃岩東魁楊梅創新融合發展的舉措

2。2 創新施肥技術

2。2。1 推廣有機肥應用技術 果園在冬季施用菜籽餅、種植綠肥等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能改善土壤的結構,提高土壤的肥力,減少化肥的使用次數與使用量。

2。2。2 應用測土配方技術 在楊梅主產園區檢測土壤的肥力,根據楊梅樹體需肥規律,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時期。

2。2。3 加強減肥技術培訓 在楊梅主產鄉鎮進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等減肥措施的技術培訓,發放相應的宣傳資料,提高梅農高效施肥的技術、精準施肥的意識。施肥技術的創新減少了化肥使用量,改善了土壤的結構,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生態環境,提升了果品的品質。

2。3 創新用藥技術

針對梅農用藥超範圍的情況,近年來,黃巖區在楊梅生產中採取楊梅減藥技術措施,即推廣使用礦物源和生物源農藥冬季修剪後,全園採用松脂酸鈉或石硫合劑清園,降低楊梅園病蟲基數,有效降低來年果園用藥次數。大力倡導物理防治措施。推廣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在梅園安裝太陽能殺蟲燈,誘導殺滅害蟲,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在楊梅採收前 45d,應用羅幔技術,減少果蠅對楊梅的為害,減少楊梅成熟期的用藥。應用礦物源、生物源農藥和物理防治技術,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改善了生態環境,提升了果品品質。

3 楊梅產產業融合舉措

3。1 加快楊梅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

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給傳統產業的生產過程帶來了巨大改變。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使農產品不再受單一銷售渠道的制約。黃岩東魁楊梅產業協同電商、運輸、快遞企業,“線上線下”同時發展,建立楊梅全國配送網路,實現全程一體化物流配送體系。由於楊梅不易儲存,保鮮時間極短,常溫存放超過 24h 後味道和口感就會大打折扣。保鮮物流成了保障楊梅品質至關重要的一環。針對楊梅運輸過程中易變質的特性,農業主管部門和有關鄉鎮協同聯合物流公司,積極創新,採用保鮮降損的塑套包裝、冰袋保鮮、移動冷庫等新技,優轉優派的運輸流程和產地直採式的運作模式,將一盒盒色澤豔麗、汁水豐富、口感酸甜的楊梅果實第一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確保黃岩東魁楊梅“才下枝頭、便上舌頭”的鮮美體驗,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到舌尖上的楊梅盛宴 。同時加強物流合作。積極引入順豐速運、郵政 EMS 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構建黃岩東魁楊梅銷售市場流通體系和特色銷售基地,加快楊梅產業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使黃岩東魁楊梅線上銷售取得了快速增長。

3。2 加快楊梅產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多年來,透過參加農業博覽會、舉辦黃岩東魁楊梅推介會、參加全省精品楊梅評比等活動,很好地宣傳了黃岩東魁楊梅,黃岩東魁楊梅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樹立了良好的黃岩東魁楊梅的品牌形象,2002 年黃巖區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黃岩東魁楊梅 2001、2004、2007 和 2010年連續四屆榮獲“浙江名牌”稱號,2004 年、2007 年和 2010 年連續被評為浙江省十大精品楊梅。

2002~2007 年連續 7 年榮獲浙江省農業博覽會金獎,2010 年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1 年黃巖區被命名為“中國優質楊梅之鄉”,2012 年,黃巖區選送的羅幔楊梅被評為中國十大精品楊梅,2013年和 2015 年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18 年黃岩東魁楊梅透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隨著第三產業的崛起,服務業及旅遊業迅速發展,體驗經濟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種心理及個性化需求,使人們有更好的消費體驗 。黃巖區政府每年初夏舉辦楊梅採摘旅遊節,陸續開展美食節、親子採摘體驗活動、全國楊梅發展研討會暨東魁楊梅開採儀式、楊梅節越野賽等活動,以‘梅’為媒,將農業旅遊產品與各類活動聯絡到一起,增加農業旅遊產品的魅力,助推鄉村振興,有力地拉動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走出了一條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道路。

3。3 加快楊梅產業與歷史文化的融合發展

黃岩東魁楊梅悠久的栽培歷史為黃岩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科技、文學、史志等遺產,楊梅也深入群眾的日常生活。近年來,黃岩高度重視楊梅文化的挖掘和弘揚,黃岩楊梅文化氣息濃郁。黃巖區對東魁楊梅母樹進行保護,立碑為記,標明這棵母樹的歷史淵源,並以這株老母樹為中心打造成黃岩鄉村旅遊的一個重要節點。黃岩還建有多個東魁楊梅觀光園,這些觀光園集觀光旅遊、品嚐和文化享受為一體,吸引了眾多的外地遊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