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探訪中國交通最方便、最易到達的冰川

由 山鄉故人 發表于 旅遊2022-05-20
簡介從德欽縣城到明永村不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從明永村走到明永村也才個把小時,所以明永冰川應該是中國最易到達的冰川了,路也好走且安全

明永冰川觀景臺海拔多少米

從德欽縣城到明永村不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從明永村走到明永村也才個把小時,所以明永冰川應該是中國最易到達的冰川了,路也好走且安全。

從德欽去明永村會經過飛來寺,那是觀看梅里雪山的最佳地方。其實過了飛來寺後,一路都可以看到梅里雪山,不過那裡終年基本都是雲霧繚繞,很多人來了,也住下了,而且一住十來天,還是無緣得見雪山一面,最後遺憾而歸。所以在我們的車駛過飛來寺開向瀾滄江大橋的一路上,雪山那邊始終是白茫茫的一片時,我心裡也是非常坦然。看到雪山,完全是憑個人的造化和上天的眷顧,不能強求。

從飛來寺到瀾滄江大橋的直線距離其實不遠,但中巴車沿著千迴百轉的瀝青路,走了好久才下到了江邊。過了橋是一條分叉路,一頭通往明永村,一頭通往西當村。在橋頭下了車,沿著瀾滄江徒步向明永村進發。

路的一邊就是渾濁洶湧的瀾滄江,瀾滄江是三江並流區中間的一條,我們所走的就是著名的瀾滄江—梅里峽谷,激流在高山下的深谷裡奔騰,兩岸荒涼蕭索,滿目都是黃白色的沙石和乾瘦低矮的草木,沒有一點生氣。

沒有從大路一直走到明永村,而是沿著一條小溪走了上去,因為路人說這條是通往村裡的捷徑。溪水都是冰川融水,冰冷刺骨,走在溪邊就感受到一股股的寒氣。溪邊很多核桃樹,幾個年輕人正在樹上摘核桃,地裡種著很多葡萄,果實小小的,黑黑的,不知味道怎樣。

一間賓館就在小溪邊,老闆人很好,賓館的條件也很好,窗戶下邊就是嘩嘩流動的溪水和掛滿了果實的桃樹。

住在賓館的還有一個近30歲的美國女人,面板非常好,普通話也講得非常流利,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星期了,是來做冰川生態研究的。而後天在雨崩的神瀑竟然又碰見了她,而她明天就要取道香港回國了。希望她的中國之旅快樂而有收穫吧。

夜裡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入眠,睡得很是舒服、安穩。第二天早起,景區入口處的工作人員還沒上班,沿著馬屎向冰川行進。遊人來這裡看冰川基本都是騎馬上去的,所以路上都是馬屎,所以遊人稱其為真正的馬路——馬走的路或者馬屎之路。

想起了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外國記者問我們的周zong理,他說你們中國人稱路為馬路,那是不是說這些路都是給馬走的呢?我們的總理回答他說:那是因為我們中國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簡稱馬路。

其實一直都很敬佩我們這位zong理,敬佩其為人,敬佩其做事,還有智慧,例如面對外國人譏諷中國貧窮,妙答中國一共有18元8角8分;如記者嘲笑我們廁所少而故意問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廁所時,總理說: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閒話到此,回到路上。其實這裡的路也不是馬路,因為遊人騎的並不是馬,而是騾子。騾子是馬和驢雜交而生的,馬力氣大,驢耐力和脾氣都好,雜交的騾子兼有兩者的優點,但它沒有生殖能力。

沿著這條騾屎之路一直往上走,好在這裡天氣乾燥,屎都被風乾了,所以並不臭。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太子寺,冰川巨大的身軀一下子就從寺後傲岸地挺立了出來,連雪都沒看過的我們,心裡的激動和興奮難以名狀。

太子寺前面有幾間木頭搭建的小店,賣一些飲料食品之類。從太子寺一路到冰川觀景臺,都掛著無數的經幡,據說風每吹動一次經幡,就等於掛幡的人唸了一次經。藏族的經幡要從底下經過,不能跨越;經筒、佛塔、寺廟等要從左往右繞走,否則都是非常不吉利的。

走過了長長的、級級上升的木板階梯,終於站在了觀景臺的最高處,底下和遠處都是壯闊妖嬈的冰川,雖然停止了流動,仍可感受到其浩蕩奔流的氣勢。更遠處更高處是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雖然籠罩在一片蒼茫中,但在我們停留的十幾分鍾了,竟然也露了幾秒鐘的臉,也夠了。

觀景臺上一個人都沒有,盡情拍照了。下到太子寺時,遊人已經一撥撥地上來。暗暗慶幸來得早,能有個地方站著照相已經不錯了。

探訪中國交通最方便、最易到達的冰川

下山時走了另一條几乎荒廢了小路,感覺遠了很多,但還是走了下來。在檢票處的不遠處,看見了13名中日登山隊員的合葬墓。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卡瓦格博是一座處女峰,至今無人登頂。當年13名中日登山隊員卡瓦格博發起衝擊,山下的僧侶和藏民都在祈禱隊員們登不上他們心中的神居住的地方。老天似乎也不願意他們登頂,結果13人全部沒有下來。屍體是幾年後才在明永冰川發現,然後就葬在了這裡。

在梅里雪山,明永冰川那種浩瀚確實給了自己很大的震撼,而藏區的人民同樣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因為其淳樸,因為其虔誠。

在上冰川的一條岔路上,遠遠聽見小溪那邊有村民對著我們大聲呼喊,原來是我們走錯路了;而在明永村裡,發現所住的賓館和一些人家,晚上睡覺竟然是連大門都不關的。

在冰川下的太子寺,一位藏族老奶奶手裡轉著經筒,口裡唸唸有詞,神情凝重地繞著寺廟轉了一圈又一圈,都不知道已經在那裡轉了多久了,而這些情景在藏區不知曾目睹過多少遍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