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由 心動趣歷史 發表于 旅遊2022-03-30
簡介考察河道,疏通水道,引水入海舜帝為了治理水患,同時派遣伯益和后稷協助大禹進行治水

大禹渡揚水工程的建造被稱為什麼精神?

雖然今年洪水肆虐,但是在勤勞的中華兒女的同舟共濟,共同抗洪救災的努力下,一定會很快過去,重現往日的繁華和安寧,因為我們自古就有抗洪的經驗。

面對洪水,不同的文化,有不同應對方法,西方用諾亞方舟,來彰顯上帝的恩澤。但是中華民族,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災難的抗爭,大禹治水,就是中華民族的態度。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子承父業,繼承治水的事業

帝堯時期,因為氣候等方面的變化,華夏部落生活的地區,發生了洪水氾濫的災禍。於是帝堯任命鯀進行治水,鯀採用了傳統的“水來土掩”的傳統方法,在河岸邊建造河堤,但是下游可能被堵塞了,所以水越淹越高。鯀治水九年,洪水卻越來越嚴重。

帝堯去世後,舜帝繼位,舜帝罷免了鯀,將他發配到了羽山。接著任命鯀的兒子,大禹負責治水,大禹總結了父親治水的失敗經驗,決定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治理水患。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考察河道,疏通水道,引水入海

舜帝為了治理水患,同時派遣伯益和后稷協助大禹進行治水。大禹帶領伯益、后稷兩位賢臣,召集沿河百姓,進行河道視察,總結出,只有改革治水方法,只有疏導河水,才能治理好水患。

大禹翻山越嶺,渡過河流,拿著準繩等工具,從西向東,考察了數千裡河道,逢山開山、遇窪築堤,疏通水道,將洪水引入大海,經過了十三年的不懈努力,解決了重要華夏部落的水患問題。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鑿龍門,開華山

傳統的觀點認為,大禹開鑿的龍門山,位於洛陽的龍門,對於這個,我有不同看法。

我認為大禹開鑿的龍門,更應該是山西河津的龍門,因為在上古時代,華夏的核心生活區,還是臨汾、運城一代,堯帝、舜帝、大禹的生活都在這一代。

如果在河津把黃河一擋,正好造成以平陽、蒲板、安邑為中心的這片區域的水患。而在河津把龍門鑿開後,黃河自北向南而下,直奔華山而去,到了華山後,水勢被險峻的華山阻擋。

華山實在太過險惡,大禹率領的百姓無法鑿開華山,於是在這裡把河水向東引入大海,這裡就產生了大禹渡的歷史傳說,同時也有了應龍以尾引水東去的傳說。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在晉陝豫這段黃河流域,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比如因大禹斧劈三門而得名的三門峽、三門鎮,引伊水東流的伊闕等很多傳說。

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的妻子是來自塗山氏的女嬌,相傳他們剛剛結婚四天時間,大禹就被任命去治水。塗山氏雖然不捨得新婚的丈夫,但是為了更多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同意了丈夫前去治水。

大禹治水十三年,兢兢業業,費盡精力,不敢休息,害怕無法完成使命。有一次路過家門的時候,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很想回家看看妻子和兒子,但是心繫治水,顧不上回家。

等到第二次經過家門的時候,兒子已經可以認識人了,在妻子的懷裡,向他招手,這時正是工程緊急的時候,所以他只是揮一揮手打個招呼就走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的時候,兒子已經十歲了,跑過來拉著他,想讓他回家一家人聚一聚,但是他只能摸著孩子的腦袋,告訴他水患還沒有治理好,還沒有空回家,於是又沒有進家門。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人定勝天

很多人認為,大禹治水是一個歷史傳說,但是傳說的故事很多,沒有任何一個,像大禹治水這麼詳實,而且黃河沿岸各地都有紀念的地名,那麼之後的夏朝又怎麼可能子虛烏有呢?

大禹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樹立中華文化的楷模,那就是有困難,就要走進困難,仔細觀察,嚴格論證,找到解決的辦法。史書記載大禹由西向東,從甘肅到東海,一路幾千公里,考察黃河水道。

五千年前的抗洪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展示大漢精神

當然這個可能有些誇張,其大致考察範圍可能是從臨汾、韓城一代,沿河過開封到山東菏澤、濟水一代。因為出了這個區域,就不屬於華夏部落控制區了,一則不安全,二則沒有治水的必要了。無論是北方的鬼方、狄人,還是東邊的東夷人,都是漁獵部落,受水患影響小。

但是這無疑向後世子孫展示了先民不懼艱險,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這也成為了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所以我們敢在高山建宮觀,能在水中建亭軒,我們敢於跨越沙漠打擊侵犯我們的敵人,才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口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