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最早的稻作、最早的彩陶……萬年上山文化裡,藏著這些浙江之“最”

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3-04
簡介2016年在浦江召開的“上山文化命名二十週年暨稻作農業起源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以上山遺址為代表的上山文化遺址群,在東亞地區率先進入了“初級村落”的歷史發展階段

河姆渡文化是彩陶文化嗎

錢江晚報

最早的稻作、最早的彩陶……萬年上山文化裡,藏著這些浙江之“最”

圖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一萬年前,“巨人”的腳印,落在了浙江浦江,這就是“上山人”。

在一個大多數洞穴人還要在嶺南山地延續生活幾千年的時間點,“上山人”卻告別了山林洞穴的生存模式,開始在村落定居,勾畫出東亞地區歷史長卷中令人驚歎的一筆。

2000年秋冬之際,浦江縣黃宅鎮上山村,上山遺址從萬年前的時空,“跳躍”到考古學家眼前,突破了此前我們關於中國南方地區新石器早期考古學文化年代和麵貌的認識,使我們對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史前史有了探索的方向。2006年考古學界將這一類遺存命名為上山文化,從此開啟了對上山文化的全方位研究。

2020年,上山遺址發現整整20年。

今年又是上山文化命名15週年。2021年11月21日,“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最早的稻作、最早的彩陶……萬年上山文化裡,藏著這些浙江之“最”

上山彩陶

浙江一萬年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考古學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縣市人民政府鼎力支援。

展覽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蹟等上山文化重要標誌性遺存。一個展覽出現N個“最”,“上山人”很傲嬌。

農業起源、人類起源和國家起源,構成了考古學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三大課題。水稻至今養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農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一萬年以來,豐富的史前考古學文化,構建了浙江地區多元而又相互交融的文化譜系,而上山文化,正代表著浙江萬年文化之源。

上山文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年代約在距今10000年前後,中期年代在距今9000年前後,晚期年代在距今8500年前後。目前,浙江省發現以上山遺址為代表的上山文化遺址共20處,它們普遍分佈在浙江中南部低山丘陵之間的河流盆地,其中,以金衢盆地最為密集,金華佔2/3,達13處之多。

萬年上山之“最”,萬年浙江之“最”,填補了太多空白。浙江文化之源,在這裡。世界稻作文化之源,在這裡。

一萬年什麼概念?

借一句至尊寶對紫霞仙子講過的經典臺詞: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如果至尊寶在北京,他該去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一萬年,那是一粒米,一件彩陶,一個村落。

最早的稻米

眼前這粒稻米,靠放大鏡才能看到的小黑點,存在了一萬年。

這是第一粒比較完整的炭化稻米,2005年在上山遺址中發現。從它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綿延萬年的人類文化基因。

上山稻,是世界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

為什麼這麼說?

上山遺址的陶器多為夾炭陶。上山早期90%以上的夾炭陶,都摻拌了密密麻麻的碎稻殼,這在陶片的斷面上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礱糠,也就是脫粒取米後的碎殼。人們有意識地在食用稻米之後,將這些稻的殘餘物羼(chàn)合在陶土中製作陶器。

分析表明,稻殼中保留的小穗軸特徵,證明了上山文化已出現栽培稻,稻米已成為上山人重要的糧食之一。

在上山稻後續的研究中,相關證據也得到了豐富和加強。

不同研究者在石片、石磨盤等器物上,發現了收割禾本科植物的“鐮刀光澤”和加工稻穀的多重證據,表明水稻的收割工具已經出現。磨盤、磨棒的配套使用,可能經常用於稻穀脫粒。

多學科研究成果均指向一個結論: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學家正在大力尋找上山文化的水稻田,希望為上山文化稻作農業提供更完整的證據鏈。

2020年10月,上山遺址發掘領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帶著稻米的“證據鏈”,去拜訪袁隆平先生。

他指著石磨盤和石磨棒的照片,介紹道:“這是萬年上山碾磨稻殼的工具。農業證據找到很不容易,我們找到了豐富的、完整的證據鏈。”袁隆平讚歎:“萬年稻米啊,不簡單!不簡單!”

最早的彩陶

彩陶是黃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符號,但中國最早的彩陶出現在錢塘江流域,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就出土了豐富的彩陶。而跨湖橋彩陶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山文化。上山文化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上山文化的彩陶,披著紅衣,白色點綴。

紅彩主要為條帶彩,裝飾於盆罐類器的唇口或肩頸位置。最典型的器物是大口盆。這類器物外壁施紅衣、內壁施乳白衣,口沿部位施一週顏色深紅的紅綵帶,出現在湖西、橋頭、下湯、小黃山等上山文化中晚期遺址。

乳白彩的紋飾更為豐富。主要見於壺、壺形罐、圈足盤和碗形器上,多見於前兩類器物的肩頸部和後兩類器物的腹部,施於陶衣之上,觸控有隆突感。紋飾見有太陽紋、短線組合紋、折齒紋和點彩等。

太陽紋是指代最為明確的具象符號,體現了意識、信仰等精神文化的內涵。其中幾組短線組合紋被指認為最早的卦符,這類彩陶主要出現在橋頭和湖西遺址。

上山文化的神秘圖符在跨湖橋文化中得到傳承,除卦符外,還有田字元號,體現了浙江地區遠古文化的獨特體系。

最早的稻作、最早的彩陶……萬年上山文化裡,藏著這些浙江之“最”

上山遺址中發現的炭化稻米

“浙江第一人”

上山遺址中發現大量上山人留下的陶器和石器,以及幾枚臼齒以及一塊股骨。

義烏橋頭遺址發現了兩座上山文化晚期(距今約9000年至8500年)的墓葬。其中編號M44的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首次出土了上山文化晚期儲存較為完好的人骨遺存。難怪專家們稱呼它為“浙江第一人”“浙江第一墓葬”。

墓主人側身屈肢、頭向朝東,隨葬一件陶罐,置於上肢骨與盆骨之間。墓主人卵圓形顱,中長顱、高顱、顱寬中等,高面、面寬中等,中低眶,斜額、平頜,面部扁平度中等,鼻型不明,體質特徵上屬於蒙古人種,這就是迄今可見最早的上山人樣貌。

遠古中華第一村

上山人在“住”這件事上,同樣領先別人。

我們來看看比上山文化年代更早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廣西桂林的甑皮巖遺址、江西萬年的仙人洞遺址,年代可以早到1。2萬年以前,基本都在南嶺地區,它們有個統一的名稱:洞穴遺址。那時人們還生活在洞穴裡,當一個洞穴周邊的環境不適宜生存的時候,人們就會搬到其他地方去,所以還不能叫定居,也有叫半定居。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村落概念。

最早走出南方洞穴,在河谷的曠野盆地開闢生活新天地的,是“上山人”。

上山文化早期出現了數量較多的柱洞遺蹟和帶溝槽基礎的房址,說明上山人已經住上木結構建築了。到了晚期,出現了有規律的房址。這種地面式或幹欄式的建築,在江南地區中、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十分普遍,而居住模式在上山文化時期已經基本確立。

而且,上山文化遺址的面積往往達到數萬平方米,出現了一定的村落佈局。到了中晚期,還出現了環壕聚落。

河道、山丘、村莊、人煙,稗子、橡子、薏米、蘆葦、姜、蓮藕、葛根、百合、山藥……糧食富足,果蔬鮮美,萬年前,上山已經是“魚米之鄉”。上山文化發展到中期,遺址逐漸增多,人類的足跡到達義烏一帶,金衢盆地成了一箇中心。

2016年在浦江召開的“上山文化命名二十週年暨稻作農業起源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以上山遺址為代表的上山文化遺址群,在東亞地區率先進入了“初級村落”的歷史發展階段;2020年,著名考古學泰斗嚴文明先生命名上山遺址:遠古中華第一村。

(原標題《最早的稻作、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萬年上山,浙江之源》。編輯 高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