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由 每個人的故事 發表于 旅遊2022-03-03
簡介豫北賀氏家族是明朝洪武年間大移民時,由“先人賀思風、賀思雷、賀思雨攜老帶小從山西洪洞萬安賀家莊”遷來,落戶定居在“河南彰德府城東北三里”,不忘祖恩村名仍取“賀家莊”

三官廟裡供奉的誰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作者:賀振武

彰德府,文峰燦,

出去東門向東看,

十三王村一大片。

大小營,汪家店,

順著大路到辛安。

三辛安,五北務,

前後崇義也到過。

這是流傳在河南省安陽市三官廟一帶,特別是賀氏家族中的一段俗語。所說的“東門”是指彰德府永和門,即現在的大東門。另外,十三王村、大小營(即大營、小營)、汪家店、三辛安、五北務、前後崇義(即前崇義、後崇義)都是村莊名及個數。如“十三王村”是指賀家王村(今三官廟村)、龐家王村、石家王村(今石家溝村)、袁家王村(今袁家墳村)、劉家王村、邱家王村、魏家王村、常家王村、郭家王村(今郭家街村)、毛家王村(今聶村毛家莊)、屠家王村(今聶村屠家莊)、南大王村、南小王村,之所以這麼多村都是“王村”,是因為明清時期設定縣、約、村、閭等行政機構。約下設村,這十三個村莊隸屬於王村約(編者注:約,相當於現在的街道辦事處),就有了“王村”這共同的名稱。其中“賀家王村”是指“賀家莊”,即我們大家熟悉的、赫赫有名的“三官廟”。因而,要說三官廟就不得不說賀氏家族。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豫北賀氏家族是明朝洪武年間大移民時,由“先人賀思風、賀思雷、賀思雨攜老帶小從山西洪洞萬安賀家莊”遷來,落戶定居在“河南彰德府城東北三里”,不忘祖恩村名仍取“賀家莊”。後來,規定移民不許同姓居住在同一地方,為保住賀姓,賀思雷南遷河南商丘,賀思雨東遷山東臺前一帶,只有賀思風一支留住彰德府。

豫北賀氏家族在二代繼公、三代伯公帶領下,在賀家莊西北院祖宅西側建一廟宇,供奉三位一體的神明,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以求族人吉祥安康、人丁興旺、家業繁茂、財源滾滾。廟宇起名“三官殿”,後更名“三官老爺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有近百座三官廟祭祀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語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堂、地府、海洋間的一切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

道教中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等三位賢君。另說,三清道祖以炁化身,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之神、靈寶天尊化炁為中元之神、道德天尊化炁為下元之神;是為三元之神,以主宰天地水三界。

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就是說三官有對世人、亡靈等能“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的權能。東漢時,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教徒請禱治疾療病的方法。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關於“三官老爺廟”有不少傳說:如修廟留下的土坑為啥稱為“紗帽坑”呀,又如清嘉慶年間,逢三官老爺廟開光時,“一碗菜”“一個饃”管了上千的信男信女們吃飯呀……“三官老爺廟”還見證了賀家莊(即三官廟)人抗擊日寇的事蹟:日寇在賀家莊無惡不作,引起村民極大憤恨,幾個年輕人打死了正在作惡的日本兵。一天清晨,侵略者突然包圍了賀家莊,並將未來得及躲出去的二百多村民集中在三官老爺廟門前,荷槍實彈的日本兵站在四周,並在大街上架起了三挺機關槍,一場大殺就要開始。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保長(這時已實行了“保甲制”)賀振富買通了日本翻譯,謊稱失蹤的日本兵向東去了,把日本兵騙走,這才消除了這場滅絕人性的大殺。

民國初年(一九一二年),行政改革,將賀家王村、龐家王村、馬家小莊、王家小莊四村聯合,更名“三官廟村”。這便是“三官廟”的來歷。

解放後,一九四九年三官廟成立了安陽市第一個農村政權組織——農會,一九五零年,三官廟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支書、村長、民兵營長均由賀氏族人擔任。以後三官廟在黨支部領導下,經過互助組、初級社、集體農莊、高階社、工農聯盟第一社等,將三官廟建設成安陽市的蔬菜基地,並擁有四配件、預製廠、車站旅館等等村辦企業,使三官廟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豫北賀氏家族從洪洞大槐樹下遷來,六百餘年,繁衍二十三代,對三官廟,以至安陽市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三官廟與賀氏家族!

【主要參考書目:《豫北賀氏族譜》 總編\賀忠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