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旅遊2022-02-14
簡介經過近1500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天龍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璀璨的人文景觀,現存有石窟、古建、墓塔、碑刻、雕塑、壁畫等歷史遺存100餘處,是太原地區儲存東魏、北齊、隋唐時期地上文化遺存最豐富、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是反映晉陽文化和東魏霸府、北齊別都

天龍山景區怎麼樣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冰似晶簾山壁掛,瀑留永恆鎂光圈。

太原著名風景區天龍山一股山泉從窯頭村柳子溝裡流過,淅淅瀝瀝地流淌著,夏天匯成一條小溪,有的地方完全滲入地下,又從崖縫中洇出,順著縫隙滴下去,形成一片片潮潤而黑亮的崖壁,到了冬天,形成了各種冰掛,就會呈現出姿態萬千的冰瀑。柳子溝一年四季平均溫度比市區低5—7攝氏度。夏秋兩季山中流淌著溪流和瀑布,深冬和初春時間,雪水和溪流匯聚起來,到低於零攝氏度的地表後與岩石凍結,形成了晶瑩剔透、潔白壯麗的冰瀑、冰掛,蔚為壯觀。

進入景區小小的溪流結成一條寬闊的冰河,佔據了整個溝底,牆上地下形成一個魔幻的冰世界。壯觀美麗的冰瀑,一個個大冰柱由上向下垂直落下,像掛在山壁上的絕妙圖畫,鬼斧神工,美輪美奐,令人叫絕!彷彿進入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放眼望去,溝內清幽絕俗,兩岸懸崖壁立,碧空如洗,陽光穿過茂密的森林,反射出耀眼斑駁的光影,伴著蒼松翠柏,銀色冰雪,地淨塵絕,美不勝收。側耳去聽,鳥鳴啾啾,不時還會聽到冰面之下山泉水潺潺流動,讓人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一場冰的洗禮,泉的滌盪。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景幽深處,小冰筍、冰凌、冰花、冰瀑星羅棋佈,形態各異;靜靜的冰河蜿蜒流長,貫穿整個景區,在兩岸絕壁和松柏的交輝掩映下,猶如一條銀色巨龍盤繞在山谷之中。柳蹠溝盡頭,冰瀑從山頂傾瀉而下,將瀑布流水的形態凝結、定格在十幾米高的山體上,如萬箭待發,氣勢如洪,震撼人心,蔚為壯觀。

柳蹠溝的傳說:柳子溝又稱柳蹠溝,位於晉源區晉源鎮窯頭村、南坪村一帶。柳蹠是春秋時期起義奴隸的領袖,亦是坐懷不亂的著名人物柳下惠的弟弟,傳說,春秋時期,魯國士師柳下惠之弟柳蹠在此聚眾發起奴隸起義,作為起義軍領袖,柳蹠組成的義軍輾轉黃河流域,對當時的諸侯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柳蹠溝也因此而得名。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柳蹠是展禽(春秋時魯國大夫)的弟弟。展禽即後人所稱的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而柳蹠被孔聖人稱之為“犯上作亂”的“盜蹠”,春秋末期,沒落的奴隸主階級驕奢淫逸,更加殘酷地剝削、壓榨奴隸階級和勞動者,據《左傳.昭公三年》載,餓死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奴隸們相率逃亡,拿起武器,聚眾起義和奴隸主作鬥爭的事件遍及春秋各諸候國,柳蹠領導的奴隸起義武裝,就是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個。《莊子》“盜蹠第二十九”日:“盜蹠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太原柳子峪就是柳蹠“橫行天下”據點之一。晉祠極樂峰西北約三、四里處,有個懸翁石洞,又名柳蹠洞,當地人稱瓦崗寨。據民間相傳,柳蹠聚眾起義,一開始在此洞安寨,後因群眾增多,容納不下,且臨平川較近,易受奴隸主的侵擾,乃遷入天龍山。天龍山的南峰,海拔1350米,峰上有巨石一方,傳為柳蹠插旗的地方,因名插旗石。插旗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通知其兵卒望此旗為進退的訊號,另一方面,凡入峪參加起義軍的奴隸從這裡入伍。由於插旗石居嵩臨下,不僅可俯瞰前山及峪外情況,而且大旗隨風飄揚,在連山蔥籠蒼翠的襯托下,很有氣勢,故把“柳蹠旗石”列為天龍山八景之一。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就把這山溝稱為柳子峪或柳子溝。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天龍山文化底蘊與精美絕倫的石窟藝術:天龍山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據明嘉靖《太原縣誌》記載:“此山松柏青翠,林木蔥茂,既有天然之生成,復有人工之修飾。勝境之佳,在環省諸山中實屬罕見。”早在明代就有“天龍八景”之美稱,即:崇山環翠,佛閣停雲,高歡暑宮,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柳蹠旗石,石洞棧道。

經過近1500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天龍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璀璨的人文景觀,現存有石窟、古建、墓塔、碑刻、雕塑、壁畫等歷史遺存100餘處,是太原地區儲存東魏、北齊、隋唐時期地上文化遺存最豐富、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是反映晉陽文化和東魏霸府、北齊別都彌足珍貴的重要實物載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龍山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尤以石窟藝術著稱。這些瑰麗的石窟,傳遞著自然的力量,凝聚著古人的智慧,為我們呈現出一部石窟演變史、佛教藝術史和古代城市發展史。館區現儲存有古建築、石窟、古遺址、古塔、雕塑、碑刻等,是太原地區東魏、北齊、隋唐時期文化遺存最豐富的、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景區主要由:東、西峰石窟區,寺廟區,觀音塔區,柳蹠溝千佛洞區以及南山的香爐峰區域構成。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秀美的自然風光交相呼應。

太原天龍山景區:冰瀑掛山壁,恍若似仙境,曲徑而通幽

天龍山東西兩峰間有千仞絕壁,著名的天龍山石窟就開鑿於崖壁間。站在石窟前向下瞭望,頗有“忽見鳥飛山谷起,始疑身在半空中”的感受。石窟前原有棧道在絕壁間,舊時為僧人禮佛禪修方便上下而修葺,稱為“石洞棧道”,每逢雨後棧道下面雲霧繚繞宛如仙境一般,也為天龍八景之一。前人有詩云:“絕壁才通一棧懸,俯看蛟穴鼓重淵,斷碑剝落巖前石,古洞雲深不計年”。

2021年2月11日,中國傳統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節聯歡晚會。作為2020年迴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這件佛首“誕生”于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至今已有約“1500歲”。

國運興則文化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天龍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天龍山正在透過現代科技,重現天龍山石窟的盛況。讓天龍山流失海外百年、天各一方的造像數字迴歸,虛擬合體,再現天龍山精美絕倫的石窟藝術,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圖片來源:天龍山石窟博物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