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曹操“葬”哪兒了?(中)

由 龍之慕 發表于 旅遊2022-01-19
簡介與潘偉斌觀點相同,河北人文學者梁勇也指出,曹操葬在鄴城,這本來是歷史常識,是不爭的事實,否認安陽西高穴墓為曹操高陵的觀點,其實是“很外行”的說法

老祖墳墓石牌怎樣稱呼

兼聽則明。

在劉秉光等學者對安陽曹操高陵的真偽提出質疑之時,我們再來聽潘偉斌、梁勇等另一派專家的意見。他們的觀點是:安陽西高穴東漢大墓確為曹墓無疑,此事在史書中記載得明明白白,一點都不復雜,是個常識性問題。

曹操“葬”哪兒了?(中)

潘偉斌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隊領隊,2016年10月出版過《曹操高陵》一書,被學界評為是對安陽高陵的權威性總結。在此書中,潘偉斌提出了“六大鐵證”。首先,該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60米,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的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意思是,墓地建在比較高的地方,沒有封土,沒有碑刻)的情況相符。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的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於洛陽,二月,靈柩運回鄴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調查資料顯示,當時的西門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橋南行一公里處,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而這座大墓就在西門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後趙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明確記載了魏武帝陵的具體位置就在這裡。

第四,文獻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在這座墓葬中也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諡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鑑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2006年,我從安陽西高穴村曹操墓的一個盜洞下去,進行現場調查時,就被其恢弘的墓室規模震撼了!其規模之巨大,結構之複雜,建築之規整,我過去從來沒有見過。主墓室分為前後兩個,均為四角攢尖頂,大型石板鋪地,十分規整。墓室用大型青磚壘砌,縫隙緊密,連刀都插不進。大青磚規格為48/24/12釐米,重達50斤,十分緻密,扣之鏗鏗,有金屬之聲,是專門為帝王一級的墓葬所燒製的……時間會證明,安陽高陵就是曹操墓!”潘偉斌表示。

潘偉斌回憶說,能夠發現曹操墓,完全是一個意外。2006年的時候,他們在安陽進行考古發掘,當時有人舉報附近有盜墓賊出入。後來當地警方又破了一個文物的案子,請他們去鑑定,一看不打緊,這裡的東西是東漢時期的,非常重要,需要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前,盜墓賊已經來這裡不計其數,我們根本就沒抱什麼希望,誰知道發現了一個曹操墓。” 潘偉斌說。

因為在曹操墓中出土了一些玉石瑪瑙,估測價值約兩千多萬,於是很多人質疑說,曹操生前交待,自己墓葬之中不藏“金玉珍寶”,這豈不是跟曹操之前交代的事情有出入嗎?

對此,潘偉斌的解釋是:其實,這些玉石瑪瑙,是曹操衣物上的小飾品,裡面沒有玉璧、沒有大型祭祀用的玉器,沒有玉製的隨葬品,所以它不是真正的玉製珍寶。

在潘偉斌看來,曹操墓的陪葬品與同時期的權貴墓葬比,是比較寒酸的。薄葬制是曹操生前一直提倡的,這跟他早年參與過盜墓活動,目睹不少墳墓被盜後屍骨狼藉有關,跟他一直提倡的節儉生活有關。

此墓的薄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像同時代蜀國、吳國的帝王貴族那樣,放很多玉器、金器在裡面;玉圭、玉璧這些禮器雖然都有,但全部以石頭代替。另外,東漢很多墓裡都有精美的陶器,這個墓裡的陶器不僅個頭小,而且做工粗糙。

曹操“葬”哪兒了?(中)

“當時連年征戰,社會財富極度貧乏,在這種大環境下,曹操提倡薄葬制。曹操這個人是非常節儉的,十年只蓋一條被子,死的時候就是穿著當時的衣服入殮的,衣服上還打著補丁!”潘偉斌感嘆道。

與潘偉斌觀點相同,河北人文學者梁勇也指出,曹操葬在鄴城,這本來是歷史常識,是不爭的事實,否認安陽西高穴墓為曹操高陵的觀點,其實是“很外行”的說法。

為什麼?理由有三:

第一,這的確是東漢諸侯王一級的葬制。而東漢末年在鄴城周邊安葬的諸侯王,只有一個,就是曹操。沒有第二個人。

第二,墓葬有“魏武王”字樣的石牌,千真萬確,完全符合曹操的身份。有些人說:“曹操沒有當皇帝,怎麼會埋葬著武王的石牌呢?”其實,曹操是漢獻帝封的魏王,諡號武王。魏武王肯定就是曹操,所以,埋葬的時候用他的諡號“魏武王”合情合理。

第三,這座墓的位置就是鄴城西郊,跟西門豹祠相距十五里,而且正好位於鄴城的西面三十里這個範圍。登上鄴城三臺,正好能看到這個地方。所有這一切都跟曹操《遺令》中的內容,還有曹丕《哀冊》中記載的位置吻合。

在安陽發現這個墓之前,很多學者早就指出曹操墓就應該在這兒,現如今,恰恰證實了學者們的論斷。

梁勇表示,公元218年,曹操的身體越來越差,他預感到自己陽壽將盡,就頒佈了一道《遺令》,交代:“要把我葬在貧瘠的土地上,最好是葬在西門豹祠西邊的土崗上。還有,用平時穿的衣服下葬就好了,不用金銀珠寶陪葬。另外,陵墓的前面不要修建什麼建築,不要高大封土,簡單就好!”

公元220年3月15日,還沒出正月,曹操在河南洛陽病逝了,享年66歲。他的靈柩運回鄴城後,埋葬在他親自選定的鄴城西邊的土岡上,當時稱作“高陵”。因為地處鄴城西面,後世也稱為“西陵”。

曹丕是個孝順兒子,儘管父親曹操的要求跟他的地位不太相符,但是最終所有的後事都是按照曹操的遺願來操辦的,非常節儉。陵墓裡面除了四箱送終衣服,就是一些質樸無華的陶製明器,沒有金玉珠寶夜明珠之類的奢侈品,更沒有像秦始皇那樣造出兵馬俑來陪葬。而且,曹操陵墓的前面也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建築,只有一片鬱郁蒼蒼的樹林。

南北朝時期,曹操西陵上那片樹林,仍然是一個明顯的標誌。站在銅雀臺上,他的陵墓一眼就能夠看到。

貞觀十九年二月,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途中,曾經拜謁曹操的西陵,還揮毫潑墨寫了一篇《祭魏武帝文》。這說明在唐代初年,曹操的陵墓依然儲存完好。

曹操“葬”哪兒了?(中)

到了唐代中後期,河北贊皇藉的地理學家李吉甫編纂的《元和郡縣圖志》,在20卷明確記載,曹操西陵在鄴城西邊30裡的地方,距西門豹祠15裡。

時光流轉,從東晉到北朝,鄴城周邊埋葬了從後趙、到東魏、北齊等朝代的許多帝王后妃,他們的陵墓高大壯觀,遠遠超過曹操的高陵。很多人不讀史書,只知道這裡有個曹操墓,但是這麼多的陵墓,搞不清哪一座才是曹操的。

到了北宋時期,人們已經不知道曹操墓的確切位置了。這一點,可以從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將次相州》詩中得到證明。王安石詩中寫到:“青山如浪入彰州,銅雀臺西八九丘。”他感嘆曹操功名蓋世,最終還是被埋葬在泥土之中,銅雀臺西邊有八九座高大的墓冢,究竟哪一座是曹操的,早已經混淆不清了。

曹操這麼大的名氣,他的陵墓為什麼會被後人混淆呢?

後世學者推測,可能跟彰河水氾濫有關。在《唐書》和《舊五代史》中,有關漳河水引發的災害記錄至少有六條。這些學者推測,曹操墓在漳河水氾濫的時候被沖毀了。

梁勇認為,這是個很外行的結論。因為曹操墓本來就沒有高大的封土,高崗上的樹木就是標誌。但是後來樹木被砍伐了,那時候又沒人給他立一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所以,人們找不到了,很正常,也正是曹操的本意。

由於曹操提倡節儉,不肯為自己的陵墓多費銀錢,所以,死後沒幾年,陵墓上的祭殿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損壞了。由於沒有金銀珠寶等貴重的隨葬物品,就連盜墓賊都懶得“光顧”,再加上此後的烽火戰亂、朝代更替,人們離鄉背井,想要活下去討口飯吃都成問題,誰還會去關注曹操的墓地變成什麼樣子呢?慢慢地,曹操墓地就混淆在後來的新修建的陵墓之中,從此便無人能知了。

喜歡歷史的請關注“龍之慕”

推薦文章

  • 這就是共同締造啊 | 是什麼讓一個窮山村從殘垣破壁變愜意民宿?

    答案1——引鄉賢,喚醒沉睡“老屋”近年來,黃土崗鎮把古村落當“傳家寶”來保護,透過持續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深入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鄉愁文化等文化資源,在保護傳統古村落與推進鄉村振興上雙向發力,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的美...

  • 秋季裡見到它,一定要買別猶豫,和紅薯煮成粥,比小米粥還營養高

    玉米糊糊是農村人常吃的一種主食,其實玉米糊糊就是玉米糝做成的,玉米磨碎了之後的糧食,現在很少有人天天吃它了,不過人也是奇怪,越長大越生活的好,就越想念以前的味道,我現在在家時不時的自己做玉米糊糊吃,放些甜甜的紅薯進去,真是太美好了,其實從營...

  •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文字不是某個人獨創的,而是中華先民在勞動生活中逐步創造並流傳的,從最開始用視覺符號表示思維、傳遞資訊到創制區別性符號來記錄語言,“原始漢字”和“原始圖畫”沒有明確界限,走過漫長的“原始積累”期,那些早期創制的文字元號很可能只在巫師、史官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