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由 ZAKER生活 發表于 旅遊2021-05-12
簡介張存浩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圖片來源:新華社1908年,被 《海豐鄉土志抄存》列入最後一名的 張鳴岐“張家”,成為了當今知名的科學家族

碣石山海拔多少米

無棣縣,一個地名之謎的縣。無棣是水名,有無棣水、無棣溝,“無棣”一詞始見於《春秋·僖公四年》“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至於“無棣”是什麼意思?至今無解。有學者解為“廣漠無盡”或“不毛之地”;有人說古人“無”通“蕪”,提出了“廣被棠棣”的新見解。蕪和無,一多一少,其義相反,千年之謎,只待後人。

山、棗、牛

無棣縣有一座山,距海20餘公里,春秋稱無棣,魏晉稱鹽山,唐宋稱馬谷,元明稱大山。大山不大,也不高,山體海拔63。4米,山腳周長1600米,方圓0。39平方公里。 上世紀九十年代,無棣人多方考證,認定這座山是《禹貢》之碣石,秦皇漢武東巡之碣石,曹操東臨之碣石,徐福東渡入海求仙起航之碣石。2001年9月15日,無棣縣召開“碣石山複名新聞釋出會”,將其“大山”又稱“馬谷山”“複名”為“碣石山”。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無棣縣“碣石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此新聞一出,立即影起了同在渤海之濱的河北省昌黎縣的“強烈反對”。一場圍繞誰是真正的 “碣石山”,展開了十 多年的地理之爭。昌黎縣的“碣石山”海拔695。1米,除了 秦皇漢武、曹操徐福外,他們還挖出了晉宣帝司馬懿、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隋煬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登臨過,他們視山如命,對外宣傳說:經過時代的沉積和醞釀,已形成了集帝王文化、韓愈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等碣石文化體系。無棣縣“碣石山複名”更刺激了昌黎,2017年,他們提出將在未來五年打造102平方公里的碣石國家公園。 而無棣縣前期在歷史考證、學術溯源、專家論證、大山複名、鄉鎮改名方面,彷彿透支了“精力體力”,後期開發顯然落後於“競爭對手”。

無棣縣多 棗樹, 其金絲小棗歷史久遠,產量豐盛。 至魏晉時期已頗為著名, 《無棣縣誌》統計:自1984年到1990年小棗年產量一直居全國縣級單位之首。但, 魏晉時期無棣屬於 樂陵郡(國)統轄, 各縣之棗以樂陵金絲小棗之名著稱於世。 唐朝至金代,無棣縣隸屬於河北滄州,後 滄州金絲小棗又名全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無棣冬棗的品種盛行, 東邊鄰居沾化縣(現沾化區)將冬棗作為“寶貝產業”,2001年,沾化縣向山東省政府提出《關於給予沾化冬棗原產地域保護的請示》,2002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沾化冬棗”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無棣南部的鄰居陽信縣,以“陽信鴨梨”聞名省內外,2018年,陽信縣也舉全縣之力,開展對陽信鴨梨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無棣複名了山,但丟失了棗,縱觀其它種植業、林業,雖然有千年古桑園,屬於黃河故道植物遺存,種植面積不夠規模。於是就轉向了畜牧業。無棣的特產有:德州驢、渤海牛、渤海馬、窪地綿羊、大白山羊。德州驢雖然歷史久遠,已有德州冠名,不利推廣。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渤海牛”上,因中心產區在渤海西岸無棣、沾化、陽信等縣,故稱“渤海黑牛”。無棣將“渤海牛”定為“無棣黑牛”,2011年8月17日,國家農業部批准對“無棣黑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地理標誌方面,好在牽住了一頭牛。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無棣黑牛

“無棣黑牛”影響力遠不如“碣石山”來得迅猛,人們有時喜歡歷史爭議、人文故事,乃至神話傳說、民間野史。地方歷史如果不爭議,天下誰知無棣、昌黎?當然還有遼寧省一個叫綏中縣的,也宣稱發現了海上“碣石”,出土了秦始皇的“碣石宮”。

李、吳、張

論起歷史名人,無棣縣由於歷史沿革、隸屬變更、區域劃分,他和相鄰的德州市慶雲縣、河北滄州市鹽山縣,存在名人籍貫、出生地、墓地,文化資源共享的問題。比如: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的作者李之儀,就屬於宋朝 滄州無棣人,現又屬於 慶雲縣的境內。故《慶雲縣志》裡記載朝議大夫李之儀等八位慶雲籍的名人,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鄉賢祠”內。同樣,唐末宰相李愚、宋哲宗時御史中丞李之純,均為無棣、慶雲、鹽山三縣之 “鄉賢”。更有資料探索, 李之純、 李之儀均為 李愚後人,無論真偽,唐宋時期,同為無棣籍貫的“三李”,自然成為地靈人傑的範例。

清朝至近現代,無棣縣出現的三個家族,則就純粹地代表了“無棣名人”。分別是清朝的“海豐吳氏”、“ 海豐張氏”和清末至今的“張氏家族”。

無棣古稱海豐,“海豐吳氏”是清代著名的科舉家族。有一組數字很是驚豔:自清代順治至光緒,歷九朝,計230餘年間,有20人科舉中試,其中進士9名,翰林學士3名。官職有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資料數字統計不一,作者選了一組數字少的)。被稱為“進士門第”、“賢官世家”,有“儒林翰苑”之譽,成就了“九世朝臣”的榮耀,彰顯了“七侍郎八巡撫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的歷史地位。以“家乘萬卷”與濰縣陳氏“家藏萬印”並冠齊魯。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吳式芬故居

“海豐吳氏”先後出了: 吳自肅、吳象寬、吳壇、吳熙曾、吳侍曾、吳式敏、吳式群、吳式芬、吳峋9名進士。就成為了當時“科舉教育”的無棣樣本。而現在的吳家大院:“吳式芬故居”,仍然訴說著那曾經的輝煌和往事,散發著安靜而內斂的文化氣質。

1908年,時稱海豐縣賢達編寫了《海豐鄉土志抄存》,其中專列“氏族”一欄。按照作者的收錄標準,無棣縣共有名門望族20家。其中排列14、18、20的氏族分列如下:

14、吳家。明朝永樂年間,由遷安遷無棣。清朝初年,吳自肅以進士官河東道布政司參議。吳自肅孫吳紹詩以薦舉官至禮部尚書,曾孫吳垣以舉人官至湖北巡撫,吳壇以進士官至江蘇巡撫。其後,吳家後人吳式敏以翰林官至湖北道臺,吳之勷以舉人官至湖北道臺,吳式芬以翰林官至內閣學士。吳重憙以舉人官河南巡撫。家族一直延續。

18、張家。明朝成化、弘治年間由遷安遷無棣。明朝萬曆年間,張思桂以舉人官至鞏昌府同知。其後,張家後人 張可大、張鏐、張映臺、張映漢、張洵、張衍熙、張衍重、張守岱、張守炎、張守訓、張樹楨11位均考取進士。其中,張映漢官至湖廣總督。家族一直延續。

20、張家。由外省遷無棣。張鳴岐以舉人現官廣西巡撫。 家族一直延續。

和“海豐吳氏”不分伯仲的是“海豐張氏”,同樣一組資料: 先後出了11個進士、31個舉人和86個貢生,有4人做到一品官、113人任省、府、縣等地方官,並有16人祀名宦祠、忠烈祠、鄉賢祠。在“海豐張氏”子孫中,張思桂嫡曾孫張暟一支系名貫齊魯、稱著海岱,包攬了“海豐張氏”所有進士,其中,張暟長子張可大一支佔了3個進士、次子張可舉一支佔了8個進士,出現了“祖孫父子叔侄兄弟進士之家”的科場佳話,聞名士林。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張存浩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圖片來源:新華社

1908年,被 《海豐鄉土志抄存》列入最後一名的 張鳴岐“張家”,成為了當今知名的科學家族。 張鳴岐最後官至兩廣總督,也是最後一位總督。長子張銳赴美留學歸來成為著名市政建設專家;次子張鑄從美國留學歸來成為高階工程師;三子張鎛,師從梁思成、楊廷寶,為著名的建築大師,曾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等知名建築;小女兒張錦是著名有機化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女婿 傅鷹,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膠體科學的主要奠基人,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孫子張存浩(張鎛之子)是中科院院士,高能化學鐳射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創始人之一。2014年1月10日,86歲的張存浩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無棣是靠海的,尤其盛產海鹽。 海鹽透過用溝直接引海水制滷曬鹽, 於沿海修池,隔為大、中、小3段,依次灌海水曬之。經風吹日曬,鹽即結晶而出。 曬 鹽要露天作業, 直接受天氣變化和海洋潮汐的影響。灘曬製鹽的叫 “鹽民”,出海捕魚的叫 “漁民”,陸地灘塗上從事農業的叫 “農民”, 無棣特有的“三民”靠海吃海,自然還要靠大自然饋贈。 無棣貝殼堤,就是來自渤海的饋贈, 號稱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儲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並存、活著的的貝殼奇堤。當地還發明瞭 “用貝殼砂燒製高階日用陶瓷技術”,燒製出“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的海洋貝瓷。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無棣海水化白鹽

無棣有山有海,有鹽有貝,有林有果,名有失有得,最值得研讀和探索的是,這塊土地近五百年,不斷湧現家族人才“井噴現象”,希望有一天能夠破解那些家族持久興盛的密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