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泗縣:漢風楚韻古大莊

由 鄉土泗州 發表于 旅遊2021-09-13
簡介作者:張文德(繼揚)大莊,舊稱許大莊,最初以許姓人家居多而得名,位於泗縣城北25公里,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聞名古鎮,曾經以“皖東北第一鎮”聞名於世,也是當地如今數一數二的大鄉鎮

什麼叫掛劍臺

作者:張文德(繼揚)

泗縣:漢風楚韻古大莊

大莊,舊稱許大莊,最初以許姓人家居多而得名,位於泗縣城北25公里,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聞名古鎮,曾經以“皖東北第一鎮”聞名於世,也是當地如今數一數二的大鄉鎮。

大莊集市形成已久,然而有意思的是,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說法:先有“小集”,後有“大莊”。說很早的集鎮位於現在的佃莊村的小集莊,直到兩三百年前,一位姓許的武舉人,決定為家鄉做點事,於是在小集以北一公里,自己的出生之地,修橋鋪路,開店建場,鑿雙眼井,通八岔路......以他的威望和影響,巧妙的把整個一個集鎮轉移到了自己的家門口。

然而,大莊的歷史並不侷限於小集或大莊幾百年的光陰,位於這兩地一線之間的“大古堰”,擁有著更為久遠的故事和傳奇。圍繞著它究竟是傳說中兩千多年前,著名的季子掛劍故事的發生地,古徐國的“掛劍臺”;還是安葬著古代一位未知芳名善良公主的“皇姑堆”,民間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見解;而到“皇姑”墳前借碗,則是世世代代大莊人口中的傳奇。文革期間這裡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漢畫像石以及著名的昭陽鏡,直接把這裡的歷史定位到了西漢時期,說明兩千年前,這裡即便沒有形成大規模城鎮,卻已經有人群的居住和來往。

泗縣:漢風楚韻古大莊

古鎮東西兩翼,曾分別有兩座古寺院,關於這兩座寺院起源,又有著豐富的傳說,其中大莊之東,“始造由來久矣”的“垚阜禪院”的命運,就和明朝軍師劉伯溫、和遠在萬里之遙的日本人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垚阜院的大鐘的來歷、無樑殿的神奇,千百年來更是吸引著來自蘇魯豫皖,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大莊之南的朱家祠堂,是文革後泗縣地區為數不多的遺存之一,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成就自稱是明朝皇族血脈的,一支朱姓人家,尋根祭祖和追思回味的聖地。大莊周圍的回莊、官莊、王印、元遂、安棚、許英圩、朱培清、吳克茂、漂陳、孫宜、老莊、伍劉集、佃莊、張昌、萬青、水牛劉、元清宅等等地名的背後,都有著非同一般的緣由和來歷。

泗縣:漢風楚韻古大莊

大莊的民風醇厚,民俗豐富。喜慶、喪葬等習俗,雖然隨時代發展推陳出新,在禮儀上還多能遵循古制。很多家庭在老人辭世後,依然保留“三日而殮”、“七七”等的傳統;年輕人結婚,仍然會請禮教先生,講唱攙轎、敬酒、送房等喜慶歌謠。四時節慶還保留祭灶、祭祖、敬天、熰煙等習俗。這些傳統民俗活動,是泗縣民間鮮活靈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古鎮大莊更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凝重和悠遠。

農閒時節的大莊人,也有著自己的謀業技能和娛樂方式。大鼓書、揚琴戲、蓮花落、舞獅子舞龍,旱船花挑,落子戲,自然不必要說。自己扎的風箏,紅白喜事的剪紙,手納千層底的布鞋、繡花鞋、虎頭鞋、貓頭鞋;手編的辣條籃子,草鞋、蘆蓆、泥屐等民間工藝,依然保留著一份感動,傳承著一頁記憶。溫暖著一個時代。

泗縣:漢風楚韻古大莊

大莊甜油、豆瓣醬(系列),原產於泗縣大莊鎮,始創於十九世紀的大莊醬園,更是得益於古鎮遺風留韻。把誠實、把守信、把世代傳承的家庭作坊生產醬及醬製品的手藝,推向了歷史的新高度,成就了一個多世紀的的輝煌。這種調味佳品以黃豆、麵粉為主要原料、手工釀製的純天然調味品,作為貢品,當年還呈送給了遠在京都的道光皇帝,並在巴拿馬為大清國的民族工業贏得了國際金獎,曾經行銷全國,出口海外。

除此之外,佐餐小菜製作,以鹽豆子、蘿蔔乾、糖蒜、雪菜為主的醃菜手藝,也有著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大莊人的餐桌上,還有很多美食如朝牌、煎餅、煎餃、綠豆小餅、卷煎、單餅、窩頭、鍋貼餅、鍋踏(禿頭)餅、蔥油餅、拖面煎、韭菜盒、菜腳子、貓耳朵、芝麻鹽、花捲子、烤白芋、麵皮子、麵疙瘩、面穗子、面葉子、麻糊湯等等,形成了大莊一帶的人們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大莊,帶著她獨有的滄桑和榮耀,已經走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乘著時代發展的東風,今天的古鎮正以飽滿的激情,迎接更為燦爛的未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