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由 豔陽天裡讀歷史 發表于 旅遊2023-02-02
簡介亡國一百多年後的清皇陵守墓人在新中國成立後,相關部門針對清皇陵進行了專業維修,因為清皇陵是歷史學家研究清朝文化於歷史最直觀的文物之一,因此為了保護和更好的研究清皇陵,國家便專門撥發經費來給皇陵的保護工作提供支援

清東陵佔地面積是多少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前後共有200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在過世後都留下了一座皇陵,這些皇陵組成了我國豐厚的地下寶庫。

有的皇帝從繼位開始就為自己修建皇陵,用數十年的時間修建一座與其高貴的身份相匹配的陵寢。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帝王過世後會有大量的金銀器皿奇珍異寶陪葬在皇陵中,為了避免皇陵被盜,會派一些人專門看守皇陵,但隨著朝代的更迭,有許多皇帝的陵墓沒能逃過被盜的命運,守皇陵的人也斷了傳承,唯獨清朝在亡了111年後,還有人守著皇陵。

規模宏大的清皇陵

眾所周知,自清軍入關執掌政權後,清朝的歷代皇帝對漢族文化的包容性很強,在很多地方都沿襲了明朝的舊制,就連規模宏大的清代皇陵,其設計和規制也是基本沿襲了明代皇陵。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清朝帝王后妃的陵寢分為東陵和西陵,清東陵共建有五座陵寢,分別是順治帝的孝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康熙皇帝的景陵、慈禧太后的定陵以及同治帝的慧陵。

與清西陵相比,清東陵佔地面積廣,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陵墓建築。

同樣是清朝皇帝的墓葬,為何清東陵清西陵兩座陵墓的規模相差很大呢?究其原因,在陵墓建造初衷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清東陵在建造前期規劃時,就是按照滿清唯一皇陵的規模來建造的,從選址到設計再到修建,完全是比照明十三陵的規模進行的。

滿清政府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就埋葬在清東陵,在他之後康熙皇帝也葬在了清東陵。

而清西陵的建造是因為雍正皇帝要另選址為自己修建陵墓,這才有了後來的清西陵,也就是說,

最初的清西陵只是作為雍正皇帝個人墓葬來修建的,

之後葬入清西陵的皇帝也只有四位,儘管清西陵在雍正之後也有修繕,但規模始終不能與清東陵相提並論。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從順治十八年始建,到光緒三十四年完工,歷時247年,根據清朝史書記載,清東陵佔地多達兩千五百平方公里,在經歷了多年戰亂與規劃,清東陵現存面積約八十平方公里。

與寂寞相伴的皇陵守墓人

在影視作品與網路小說中,常常看到有皇親貴胄因犯錯被貶去看守皇陵,實際上,在我國曆史上,歷來就有守墓的傳統,有守墓人這個特殊的群體。

而守皇陵的人則更加特殊,他們不需要去服徭役,不需要納苛稅,只需要為皇陵守墓且世代不得轉行。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從秦始皇開始,就有了皇陵守墓人,唐朝之前皇陵的守墓人身份上比普通百姓都不如,大多是犯了錯發配的罪人,唐朝開始守墓人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其身份固化,要代代相傳。

到了清朝,為了守護皇陵的安全,還專門制定了皇陵的管理制度,皇陵守墓人的身份變得更高,只有是八旗中上三旗的子弟才能前來應徵守墓人的職務。

前來應徵的八旗子弟也要經過精挑細選,入選的人享受的待遇也很高。

首先守皇陵的人有了官職,且職位不低於七品,除了相應的俸祿,還會給他們分配房屋和土地。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守陵人的管理制度也隨著清皇陵的擴張逐漸完善,根據職級的不同,守陵人待遇不同,因此清朝時期皇陵的守衛人數很多,最多時可以達到三千多人。

這樣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清王朝亡國後,民國政府頒佈了一項政令,優待清皇室,原本看守清皇陵的守衛仍然沿襲清朝制度,甚至承諾清皇陵的守陵人一應待遇不變。

但是戰爭爆發後,民國政府很快不再信守承諾,守陵人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一落千丈,不少人開始偷竊皇陵中的金銀器皿倒賣,守衛也不像之前森嚴,因此才有了後來孫殿英帶著自己的部下闖入清皇陵盜墓的行徑。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亡國一百多年後的清皇陵守墓人

在新中國成立後,相關部門針對清皇陵進行了專業維修,因為清皇陵是歷史學家研究清朝文化

歷史最直觀的文物之一,因此為了保護和更好的研究清皇陵,國家便專門撥發經費來給皇陵的保護工作提供支援。

隨著時代的發展,旅遊業興盛,為了帶動經濟發展,政府也將清皇陵酌情對外開放一部分,將它設定為旅遊景點,皇陵附近的村民也因此受益,有一部分人承擔了皇陵的清潔維護工作。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流量的加大,皇陵景區不能只靠著當地居民的維護,作為歷史文物,它還需要更加專業的保護與修復,於是景區迎來了一批專業的工作人員。

他們有的對清皇陵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有的專門針對文物進行修護,有的為遊客講解文物介紹歷史,

由政府為他們定期發放工資。

在這裡他們充當了新時代的皇陵守墓人,但他們不像封建社會的守墓人一樣守護的是皇族的尊嚴與身死後的體面,

他們守護的是歷史留下的文化瑰寶。

在如今清東陵中埋葬乾隆皇帝的裕陵處,有一位五十九歲的工作人員李志軍,他與眾多在清東陵工作的人有一點不同,他是清東陵滿族守陵人的後裔。

在他看來清東陵不僅是他的工作所在,也是祖祖輩輩為之付出心血和精力守護的地方,保護好清東陵,不僅是他的工作職責,更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夙願。

如今我們再去看清東陵,經過幾百年日曬雨淋,卻仍然能夠保留它的風采,其中離不開世世代代守陵人的付出。

清朝亡了111年,為何至今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無論是清朝時的八旗子弟,還是現在投身文物保護的清皇陵工作人員,亦

在戰爭年代自發守護清皇陵的仁人志士,正是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才能傳承下來,矗立於天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