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由 GA環球建築 發表于 旅遊2023-01-10
簡介△活力平臺△出站廳延續既有文脈呼應城市軸線站房形象呼應原有城市軸線,與北側的洱海公園及高原明珠形成對景關係

轎子雪山有些什麼樹

在2022年1月落幕的大理站提升改造工程站房綜合體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國際徵集中,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二院)+築境設計聯合體被評選為優勝方案設計機構,並最終獲得專案設計權。

1、專案概況

本專案場地位於雲南省大理市主城區城市主軸線南側端點,南靠天井山,北接巍山路,並透過雲嶺大道這條城市景觀軸可直通團山、洱海公園,與高原明珠形成對景。改建後將極大提升大理站服務能級。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城市軸線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基地區位

2、設計背景

既有大理站始建於1999年,目前站房已經較為老舊,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服務需求。且現狀站前空間侷促,人車混行,亟需重新規劃設計。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大理站現狀

3、設計理念

“蒼山洱海樞紐站,風華雪月會客廳”。我們從大理豐富的自然人文基底出發,延續現有城市文脈,打造極具特色的文旅客廳,為旅客和市民構建標誌性的城市形象。並以大理站為起點,透過合理的交通組織,啟用周邊區域,並推動站城發展,提升空間活力。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總體鳥瞰圖

4、建築設計

大理站站房綜合體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元素,並輔以洱海、白鷺的形象融入,打造大理特有的站房形象。候車大廳屋頂及室內吊頂的曲線呼應水的肌理,結合庭院綠化及立面細節等,體現鄉愁文化。整體形象上體現了“蒼山白雪意,洱海印三塔”的意境。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立面意向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立面圖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候車大廳

5、設計亮點

多維交通組織

活力城市平臺

在有限的站前空間內打造二層架空平臺,將人、車立體分層組織,實現進出站人車分流,互不干擾。同時平臺結合景觀設計也形成了良好的城市介面與公共活動場所空間。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活力平臺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出站廳

延續既有文脈

呼應城市軸線

站房形象呼應原有城市軸線,與北側的洱海公園及高原明珠形成對景關係。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站房與城市空間形成對景關係

立體分期開發

打造文旅客廳

為滿足全週期的運營需求,結合大理旅遊城市的特點,一期建設臨時站房,二期新建站房後將過渡站房改造為遊客集散中心,不僅可以避免產生廢棄工程;而且待遠期條件成熟時可同步結合開發,打造城市文旅客廳,提升站域活力。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分期開發策略

景觀慢行系統

城市活力血管

為解決現有城市道路對站、城割裂的影響,從平臺上延伸至跨街天橋,可直接跨越城市道路,實現多方向步行人流便捷進站。遠期可擴建為城市慢行系統,直通洱海,實現站景融合。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沿街側透視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城市活力血管”

持續有機更新

助推片區活力

結合慢行平臺的生長,開展城市片區逐步改造,並形成宜人的帶狀景觀。沿線設計區域性二層商業與空中步行連廊,共同打造城市活力節點。助推城市升級,營造出站城友好互動的關係。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片區更新發展策略

6、結語

大理站設計以地域文脈為抓手,以站城融合為理念,從人文精神出發,並與大理特有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以一個開放、自然、活力的新型交通樞紐,助力周邊城市發展,形成獨具標誌性的城市形象。

大理站改造設計方案,建築以蒼山、三塔為主要造型

△總體鳥瞰圖

文中效果圖僅為概念方案階段效果圖,僅供參考,最終以實際實施方案為準。

專案檔案

專案地點:雲南大理

業主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聯合體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二院)、築境設計

設計年份:2022年

築境設計團隊成員:

主創建築師:於晨、戚東炳

工程負責:於晨、金智洋、郭磊

建築設計:方煬、江釵、楊士清、施棟博、馬天樂、湯直矗、王夢琳、劉辛、丁齊、張慶瑞、許可、宋佳亮、鄭惠嘉

結構設計:趙友清、呂岩

機電設計:於坤、李鵬展、紀殿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