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青未了 | 茅永輝專欄:李冰父子率眾開鑿天府之源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旅遊2022-12-01
簡介為使都江堰這一浩大工程長久發揮其應有效益,李冰父子還制定了一年一新的歲修,即掏灘

都江堰市李冰父子修建的嗎

青未了 | 茅永輝專欄:李冰父子率眾開鑿天府之源

文|茅永輝 編輯|燕子 圖片|網路

天府之國這一美譽,在之前多少代人的眼裡,就已歸屬四川,特別是其省會城市成都。那裡“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殊不知,這一美譽的得來,全因了一個被後世稱作“都江堰”的古老水利工程,是這一工程的興建,成功馴服了奔騰咆哮的岷江水,從而演繹了一段“膏澤千古”的佳話。沒錯,率眾開鑿此天府之源的,就是本文將予以簡述的李冰父子。

李冰,大約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時,被任為蜀郡守。李冰上任伊始,便和兒子二郎一道,積極走訪瞭解當地民情水情,沿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制定出治理岷江的宏偉規劃。

岷江,發源於四川北部的岷山,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進入灌縣以後地勢變得平坦,浩浩蕩蕩的江水,每每沖決堤岸,氾濫成災。尤其是,從上游挾帶而下的泥沙,終年累月淤積在這一江段,抬高了河床,致水患進一步加劇。李冰父子接受了民眾的建議,決定首先在灌縣西南的玉壘山上開個大口子,引一段江水到東邊去。這樣,到了發大水的時節,西邊的洪水就可以變小,引向東邊的江水,又可灌溉農田,滋養生活。工程開始後,李冰父子率領上萬名工匠和民工,開山鑿石,與各種困難作不屈鬥爭。起先因山石堅硬,工程進度緩慢。有人出了一個主意,先在岩石上鑿些溝槽,填入柴草,架滿樹枝木柴,點火燃燒使岩石爆裂,從而加快了工程進度,終於在玉壘山上鑿開20多米的口門,取名“寶瓶口”,被鑿開的玉壘山右端,形狀如大石堆,稱為“離堆”。

接著,李冰父子又帶領民眾,在岷江中堆石建築分水堰。開始,他們用石頭、泥土構築堤堰,但接連都被洶湧的洪水沖垮。李冰父子並未灰心氣餒,而是遍訪民間,集思廣益。有一位岷江沿岸的老農,向李冰父子推薦了竹籠截流法。在當地,村姑們都在河邊洗滌衣物。為了方便洗滌,村姑們習慣把盛滿衣服的竹籃沉浸到河水裡,怕河水漂走竹籃和衣服,她們又揀一些卵石把竹籃壓住。嘩嘩的河水從竹籃淌過,竹籃卻不見漂浮。竹籠截流法,正是受此啟發。李冰父子很快叫人用竹子編成竹籠,裡面裝滿石塊,把竹籠相互捆紮連線起來,再一層層沉入江中,制服了急流的江水,壘成了一道大石堰,成為分水大堰。因為大堰前端形似魚頭,所以叫作“分水魚嘴”。分水魚嘴以下又壘砌了堅固的防護金剛堤,且分為內外兩堤。魚嘴和金剛堤將滔滔而來的江水剖分為兩股。堤西的一股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東的一股為內江,流經寶瓶口,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然後分別流入以下的多條河流,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澤被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

為了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李冰父子又獨具匠心地設計和修建出,從金剛堤的南端至灌縣離堆的一條長200米長的“飛沙堰”。它是內江的溢洪工程,堰頂的高度略低於堤岸。這樣,當內江水位高時,洪水就可漫過堰頂自行排入外江,既保證內江系統的灌溉、舟楫之利,又防止水患災害的發生。同時,又在寶瓶口“作三石人立之水中”,以此為觀察水位的標尺,達到“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的要求,形成一套科學的治水管水辦法。

為使都江堰這一浩大工程長久發揮其應有效益,李冰父子還制定了一年一新的歲修,即掏灘。他們置石犀馬於江底,每年掏灘,觸及石馬。歲修的具體辦法是,每年水量小的霜降季節,在魚嘴西側,用一種可擋住水流又不致滲漏的馬槎在外江截流,使岷江水全部流入內河內江,這時全力淘掘外江及其灌溉系統淤積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後,又把馬槎移到內江,讓江水流入外江,然後再淘掘內江河槽,進行飛沙堰的歲修工程。從此,這個總計有分支河流520多條、分堰2200多道、渠道總長1100多公里,灌溉面積300多萬畝的浩大工程,使原來水旱災害頻發的成都平原,變成了“百姓饗其利”的富饒地區。

李冰父子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傾注了畢生的心血,造福人民,澤及成都平原的千家萬戶。這個工程位於古時都安縣境內,所以稱“都安堰”,宋、元以後改稱“都江堰”。可以想見,李冰父子知識十分淵博,通曉天文地理,又善於採信民間智慧,致使都江堰這個規模宏大的工程,地點適宜,佈局合理,施工簡易又巧妙,其方法為歷代工程學家所重視。正因為如此,都江堰水利工程經歷了兩千多年,並且經過歷代維修整治,其效益得到進一步發揮。如今,在那內江東岸依山而建的二王廟的石壁上,鐫刻著“深淘灘,低作堰”六個蒼勁醒目的大字,那是李冰父子當年的治水信條和經驗總結。這六字格言,同時又堪稱李冰父子聰明才智的結晶。關於這二王廟,據載原為望帝祠,齊明帝時,益州刺史劉季連將望帝祠遷往當時的郫縣。為紀念李冰父子開鑿都江堰的崇偉功績,遂將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為崇德廟。宋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敕封為王,因而又改稱為二王廟。二王廟,面臨岷江,後依翠嶺,南望青城,西連岷山,遠近風光綺麗無比,故有“玉壘仙都”之美稱。

青未了 | 茅永輝專欄:李冰父子率眾開鑿天府之源

青未了 | 茅永輝專欄:李冰父子率眾開鑿天府之源

作者:茅永輝,江蘇南通市人,公務員,長期供職于山東菏澤,已退休。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雜文學會理事。數十年間發表各種體裁文學作品百餘萬字,多有作品獲獎和被收錄文集。

壹點號心夢文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