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由 領跑者 發表于 旅遊2022-11-28
簡介《中國馬拉松·領跑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線路設計中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大柵欄到天壇公園怎麼走

明天,8月8日——是2008年奧運會舉辦10週年的紀念日,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給了世界無與倫比的震撼。

領跑者在今明兩天連續推出2008年奧運會馬拉松賽特別內容,帶你回憶十年前的點點滴滴。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這條馬拉松線路,在42。195公里的距離內展現了北京的雄偉、古韻、市井、活力和未來,如果你是一名跑者,不妨來跑一次這條傳奇之路吧!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線路設計長達三年

從2005年開始,北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就開始思考,怎樣在42。195公里的距離內,將北京全面展示給世界,他們一共制定了4條線路,最終經過多方評估,才確定了比賽時的這一路線。

當時制定賽道時主要有三點考慮:

第一是創造一個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全貌的機會,希望路邊的建築既體現出民族特色,又非常有現代感,要漂亮,同時讓路線本身具有藝術感。

第二是一定要嚴格符合國際田聯對馬拉松比賽路線的規定。

第三個原則就是不擾民,最大限度的減少比賽給北京交通帶來的壓力。

“這條路線我們實地勘察了幾十次,沿途的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北京的立交橋很大,我們要確定運動員在什麼位置跑,是橋上還是橋下,是主路還是輔路。還要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透過路口,要確定急彎還是緩彎,還要考慮電視轉播會不會受限制。” 北京奧組委競賽部負責人當時說。

在賽道的平坦程度上,相比如今的北馬還要跨過科薈橋,2008年奧運會的線路要更平。除了在知春路賽段有一處上下坡外,可謂是一馬平川,這也給當時的運動員們跑出好成績創造了條件。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冠軍肯亞選手薩繆爾·萬吉魯就跑出了2:06:32的好成績重新整理了奧運會紀錄,他的這個成績也只比當時的馬拉松男子世界紀錄慢了不到2分鐘。

此外,由於奧運會男子決賽只有95人參賽,女子決賽只有81人參賽,選手經過後馬上解除交通管制,所以也沒有給北京的交通帶來很大影響。

也正因如此,這條線路才得以進入天壇、跑過前門大街、穿越清華北大,可以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馬拉松線路是“奢侈”的,是令普通跑者所向往的。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決賽,選手們跑過前門大街。視覺中國圖片

從古至今盡顯北京風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的起點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路,但相比如今北京馬拉松起點位置要更靠東,在機動車道上,也要更靠南一些。

當時,曾有一名《朝鮮日報》的韓國記者來到天安門,他向一名執勤的民警問道:“你知道為什麼馬拉松起點要放在天安門嗎?”北京民警的回答很風趣:“不放在天安門,還能放在哪裡呢?”

韓國記者隨後寫道:“是啊,天安門是北京的中心,中國的心臟,從這裡開始,這條新路充分展現了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天安門廣場出發後,選手們右轉跑至王府井大街,隨後向南上臺基廠大街、祈年大街,接著就來到了天壇。始建於1420年的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選手們從天壇公園北門進入後,抬眼便可看見雄偉的祈年殿。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去過天壇公園的跑友們一定知道,園內植被豐富、綠樹成蔭,在當時的航拍轉播畫面上,選手們如同進入了一片森林中,急速奔跑的身影在樹冠間時隱時現,畫面令人沉醉。

天壇公園賽段,選手們從北門進入,經祈年殿、皇穹宇、圓丘後出南門。如今,從天壇公園北門起,這一路的地面上仍保留著當時丈量路線時畫下的藍線,北門處非常清晰,南門處則已經有些斑駁。這也是奧運會藍線在北京唯一留存紀念的賽段,跑友們去天壇公園跑步時不妨合影留念。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跑出天壇公園南門後向西,便是當時新修整過的永定門城樓了。永定門始建於1553年,有民俗專家解讀,永定門有“永遠安定”的寓意,也是對所有參賽選手的一個祝福。

接下來,便是一片老北京風貌了,先農壇體育場、天橋劇場、自然博物館、大柵欄,在北京人心中,每一處都有著很多兒時的回憶。在10公里路段,便到了在當時剛重新改造完成的前門大街,腳下是鐺鐺車的軌道,兩邊是明清風貌的店鋪,頭上則是顏色精美的牌樓,滿眼的北京特色。

到這裡為止,奧運會的這條線路展示了北京的歷史和古韻,即便是北京人,要能跑一遍想比也是感慨萬千。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重新回到天安門後,選手們則向東行進,接下來的賽段是和如今北京馬拉松起跑後的賽段重合的,直到金融街後向北。金融街是北京第一個大規模整體定向開發的金融產業功能區,是北京的金融主中心區,2007年底,336萬平米的金融街全部建成,在十年前,就已經有近600家世界知名銀行、金融企業、大型公司在這裡分佈,想要展示北京的經濟實力,沒什麼比這裡更合適了。

對於跑友們而言,其實金融街一路也很適合跑步,路面平坦、寬闊,是一條不錯的日常跑步線路。

接下來,線路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會經過平安大街、北京動物園、人民大學。如果說金融街是北京高速發展的“現在時”的話,下面的“中國矽谷”中關村,就展現的是北京甚至中國的“未來時”了。

中關村坐落著北京眾多高科技產業公司,是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不知那些在寫字樓裡工作的IT白領們是否知道,每日上班也許無暇顧及的這條腳下之路,便是北京奧運會的馬拉松賽道呢。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圖為選手們跑過清華大學門口。視覺中國圖片

來到近30公里路段後,將迎來北京奧運會線路的另一大亮點,也同時是經典之作——跑進清華北大。

選手們首先由西側門進入北大,經荷花池、國關樓北側、一教、老生物樓後,從正東門離開。此後,選手們將向北行進,從清華西門進入清華大學。經二校門、主樓廣場後出清華東門,在校園內的全長約2公里,整條路線呈“L”形分佈。

比賽那天,幾乎全校師生都聚集到了賽道兩旁,為選手們加油。至今很多畢業的北大清華校友依舊非常驕傲:奧運會馬拉松賽經過了我的母校!

的確,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進北大清華這件事,在國外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在奧運會的歷史上,從未有馬拉松賽道線路跑進知名大學的先例,很多聽說過北大清華的外國人,也都很想借此領略一下中國最好高校的風采。

“決定讓運動員進北大和清華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當時討論過很多次,是從學校門外繞還是在學校裡面跑,後來還是決定穿過學校,主要是因為這兩所高校歷史的味道很濃。”

北京奧組委競賽部負責人在當時接受採訪時曾說道。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跑出校園後,選手們經中關村東路、知春路和北土城西路,向國家體育場鳥巢進發。最後的這10公里,路面非常平整開闊,周邊加油的群眾也非常多。

進入鳥巢後,迎接選手們的是全場近8萬名觀眾的巨大歡呼聲,同時場地內響起了《我和你》這首北京奧運會主題曲,場面非常震撼。

延伸閱讀:2008年奧運會的馬拉松賽是怎麼籌備的?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雜誌記者採訪了參與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籌備工作的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社會活動部主任水濤,請他談談關於當年籌備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的那些事。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線路設計中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水濤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線路的設計實際上從2003年就開始了,整個馬拉松線路所遵循的設計原則,一個是線路上要有一些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能展示城市的歷史文化;第二點從奧運會馬拉松這種專業性的賽事來說,要力求平坦,這樣更有利於運動員出成績。

北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號稱世界十大馬拉松賽之一,當時唯一的衡量指標就是運動員在北馬跑出的成績。

賽道在力求平坦的同時還要遵循中國田徑協會A1賽事的賽道標準,比如千分之一的起伏落差,起終點距離不能超過50%等等;第三點是要考慮線路旁邊觀眾的互動,要便於觀眾給選手加油助威;第四點,從奧運會的馬拉松賽角度來說,對安保力度的要求也更嚴格。

所以在賽事線路設計方面,我們首先根據這幾個原則進行設計,當然很大程度上也借鑑了北京馬拉松的路線設計,從天安門起跑到鳥巢結束,中間穿過了天安門、長安街等北京地標性建築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您認為這條線路中最精彩的是哪部分?

水濤

:我印象最深的是,奧運會馬拉松線路增加了前門、正陽門、永定門以及天壇、先農壇等北京地標性建築,這方面更多的考慮了城市的重要景觀。奧運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同時直播,地標性建築的設計可以更好地展現北京的面貌。

天壇、永定門等著名景點,也有人類祈求上蒼風調雨順等美好寓意。線上路設計中,還有包括穿過北大、清華校園的設計。

十年前,人們的心態跟我們現在的心態還不太一樣,那個時候中國人是嘗試性地走向世界,在2008年之後,中國人才真正逐漸感到自信。

十年前,我們的想法就是要把中國最好的東西,包括歷史的、文化的、科技的,我們渴望把中國最好的高等學府展現給世界,透過這些來展現中國人青春、活力、求知的狀態。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作為終點,奧運會的馬拉松賽事通常是跑進主體育場。

那麼作為起點,天安門是否是我們的唯一選擇?在幾條設計方案中,是否考慮過把起點設定在天安門之外的地點?

水濤

:在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的起點方面,我們一開始就確定了從天安門出發的設計思想。因為天安門是整個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馬在經歷了最初的幾年之後也是將起點固定在了天安門,所以選取天安門作為奧運會馬拉松賽的起點是大家一致透過的。

我們在北京馬拉松從天安門起跑的基礎上進行了最佳化,首先加入了天壇、先農壇等景觀,突出了中國皇家祭祀天地、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傳統文化,永定門體現了永遠安定,原來人們在進北京城都要先進永定門然後進前門。

這套建築體系的設計可以體現出一種皇家的氣勢,一塊永定門的直通道旁邊的石頭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這是起點周圍的一些變化,將北京主要的文化景觀都涵蓋了,是比較經典的。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跑進北大和清華校園的創意如神來之筆,這個想法落實起來有什麼困難嗎?透過校園的線路是否有可能在未來被北京其他路跑賽事所採用?

水濤

:在馬拉松線路設計中,穿過高校校園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在中國的高校安保還是非常嚴格的,可能也是擔心過多外界人員的進入會影響學生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往年北馬的線路設計中,都只是從崑玉河邊、中關村大街上經過,雖然只是經過,但也能讓選手們感受到中國高校的氣勢和氛圍。

這種穿過高校校園的設計,在學校各方都支援的基礎上還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我們在講馬拉松線路設計時,還是要強調“穩定”的因素,這個“穩定”,既包括賽程的穩定、報名規則的穩定,也包括賽事組織、賽事服務的穩定,最重要是線路的穩定,線路一旦變化也會讓參賽者的賽事體驗有所變化,我們在馬拉松線路的設計方面還是要求穩定。

但是在當時為什麼能實現馬拉松穿過高校校園的設計呢?是因為當時我們可謂是舉全國之力來辦奧運會,只要你設計好了,想好了,那麼全國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都會予以大力支援。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北京的8月通常比較悶熱,北京奧運會馬拉松女子賽事在8月17日舉行,男子賽事在8月24日舉行。賽事當天的溫度如何?組委會做了哪些相應的防暑降溫應對措施?

水濤

:面對馬拉松高溫天氣,我們也是採用了通常的一些做法,比如將比賽的時間提前,提前到7點半,但這也有矛盾的地方,比如涉及到封路會給市民造成不便。

第二就是在賽事組織的供給方面我們採用了噴淋系統,這個在其他國家叫MIST(噴霧)。因為北京的七八月份實在太熱了,2008年夏天的時候更是悶熱難當,所以我們當時也在噴霧基礎上做了改造,變成了現在的噴淋系統,這種噴淋系統有的地方甚至用消防水車降溫。

另外我們採用了冰塊降溫和藥物降溫供參賽選手自願使用,藥物都是通過了藥物檢測的有防暑降溫作用的中成藥。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賽事當天的觀眾氣氛如何?

水濤

:其實北京觀眾一直很熱情。從前馬拉松運動不是很普及的時候,因為賽事封路,很多市民被堵在道路旁過不去,出於被動的情況觀看馬拉松賽。

但是北京奧運會的時候,當時有很多外地朋友專程來北京觀看比賽,馬拉松賽事無需買票就可以在路邊給選手們加油,這樣不管是出於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現場的觀眾還是很多的,所以比賽整體氣氛也是很熱烈的。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

選手們對這條線路的反應如何?男子冠軍打破了當時的奧運會馬拉松紀錄,這條賽道是否被證明了是 “容易出成績的賽道”?

水濤

:我想奧運會冠軍取得好成績除了賽道平穩之外,還有一個備戰的問題。

這個備戰一方面是參賽選手刻苦的訓練、運動水平比較高,另外一個原因也是中國人的賽事組織和服務是世界上最好的,堪稱“無與倫比”。從我們組織水平的嚴謹度,包括對選手的服務方面都是高規格的,這是國外的很多馬拉松賽所達不到的。

中國是禮儀之邦,外國選手來中國後不管是住宿、餐飲還是訓練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當然也有賽道平坦、觀眾熱情等原因。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當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很多專案都出現了非常好的成績,馬拉松運動員能跑出好成績也在情理之中。

途經長安街、穿過天壇、橫跨清華北大,這條馬拉松線路滿足了我一切幻想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賽線路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