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由 狂風中聊娛 發表于 旅遊2022-10-24
簡介(資料圖片)十三街府城十三街通常來講是指東門街、府前街、南門街、靖南街、尚書街、北帝街、鎮臺前街、縣前街和縣后街、丁字街、學前街、馬鞍街、北勝街這十三條主街,也有說法認為繡衣坊(北門街)應列入其中

東西南北的西可以組什麼詞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編者按:

府城自宋開寶五年(972年)開埠,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千年來,瓊州府城積澱的歷史和文化,就散落在殘破的城垣古蹟中,散落在曾見證古城繁華榮耀和悲歡離合的七井八街十三巷中,散落在許多還未被歷史湮沒的往事煙塵中。

府城地勢北高南低,明清兩代,依地勢而建,逐漸形成了以府前街、鎮臺前街、北帝街為主線,仁和巷、草芽巷、關帝巷等街巷縱橫交錯的“七井八巷十三街”格局,一條條街巷,一口口古井,承載了古城的昔日繁華,如今再步入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一路走去,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府城古街道。(資料圖片)

十三街

府城十三街通常來講是指東門街、府前街、南門街、靖南街、尚書街、北帝街、鎮臺前街、縣前街和縣后街、丁字街、學前街、馬鞍街、北勝街這十三條主街,也有說法認為繡衣坊(北門街)應列入其中。

這些街道絕大多數都可以追溯到明代,那也是海南歷史上人文最為鼎盛的時期,但十三街的寬窄不一,部分街道比較窄和短,更接近巷,但總的來說,十三街作為交通要道仍勾勒出了古代府城的主骨架。

我們假設自己是一個明代的海南鄉下農民,某天終於有機會能到當時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府城一遊,在我們步入明代府城東城門朝陽門後,首先踏上的就是十三街之一的東門街,這條總長350米、寬6米的咽喉要道早期還是泥沙路,兩旁少有住戶,後來街兩邊人口增多,慢慢形成了集市,故稱為東門裡,初入府城,想必就會驚歎於街市的繁華。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改造中的靖南街。(資料圖片)

再往西行,就來到了府前街,這裡是瓊州府衙、府學宮所在地,也是整個府城的核心所在,府衙門前大街也就被稱為府前街;如果這位農民活到了清朝,他會發現治所沒啥變化,只不過府衙已改為道臺衙,府前街也改稱道前大街;但到了1926年府城擴建古道時,此街已被正式命名為文莊路,以紀念瓊山著名先賢丘濬(諡號文莊),現仍是府城地區主街道之一。

沿著府前街溜達著往西走沒幾步,大街南邊有一條2。5米寬的南門街,這是通往城南靖南門的主要街道,因為該街從鼓樓石拱門下透過,因此又被稱為鼓樓街;步行到南門附近,我們會發現這裡還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明代古街,因靠近靖南門而取名靖南街,南門街和靖南街環境比較清幽,多為民居、少有店鋪,平時行人稀少,但鼓樓卻是當時文人墨客登高望遠、以文會友的文化中心所在,今日從街上過,還偶爾可瞥見豔陽下一位身穿校服的少女正倚在鼓樓上讀書,可見此風數百年後猶存。

我們可以經由尚書街從靖南街再回到府前街上,明萬曆年間,瓊州地方官員在府署前衛定安人南京禮部尚書王弘誨立“學士尚書坊”,街道因此得名。清代海南唯一的探花定安人張嶽崧題匾額的“黃忠義公祠”和邢氏族人建立的“邢知軍書舍”等古建築也都在尚書街旁。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府城老街仁和坊。(資料圖片)

沿著府前街再往西走就來到了南北走向的北帝街上,因為街北有座北帝廟,即真武廟,此廟原建城中,後才移到城北譙樓上。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該街道改名中山路並進行擴建,至今仍是貫通府城南北商貿繁榮的主幹道,或許也正因此,北帝街上的古蹟今日都已難覓蹤跡。

穿過北帝街往西走,就來到鎮臺前街,這是因為清代的鎮臺署坐落於此,故有此稱,至於明時的街名已難考證,同樣是在1926年為紀念海瑞,取其諡號改此街名為忠介路。這裡是府城古今的商業集市,人流集中,居民點密佈的主幹道,但幸運的是由於道路沒有多大改變,尚存有明代古城牆、鄭氏宗祠、三城會館等古蹟以及清代石木結構和近代南洋騎樓式建築,古風猶存,也是府城歷史街區的主要地段。

瓊山縣舊縣衙則座落於城西南,自明代起就在衙前和衙後分別形成了縣前街和縣后街兩條街道,這裡是當年府縣官員和民眾到萬壽宮慶祝皇帝誕辰的必經之路,至今街道兩旁還儲存不少低矮的清末民初建築。

十三街中的學前街和丁字街如今已從府城地圖上消失了,前者在鼓樓前不遠處的靖南門之東沿城牆走勢,因位於縣學宮前而得名,又稱“青雲路”,如今已完全被現代民居所取代;後者是連線府前街、北帝街、鎮臺前街的一個丁字形路段,著名的“搜書院”故事就發生在丁字街旁的瓊臺書院奎星樓,如今此街也已被中山路取代。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府城草芽巷窄小的古道。(資料圖片)

沿著鎮臺前街往西走到了西門附近十字路口,是兩條出入城的必經之道,向南是馬鞍街,向北則是北勝街。馬鞍街早在明代已開始形成石板路,相傳瓊州府衙內的大量馬匹都經由此道牽往城南郊外飲水洗喂,久而久之,這裡發展成為出售馬鞍等各種馬具的商品街,故此得名,其北段美稱金鞍街,南段稱銀鞍街,洗馬的地方則叫洗馬橋路。

北勝街是一條通往海口所城和瓊州海峽的要道。明時倭寇猖獗,守城官兵多次在此地打擊來犯的倭寇海盜並取得勝利,又因其地處府城之北,故此得名北勝街,瓊臺驛也建在北勝街旁,是傳遞公文、官員南來北往的必經古道。

聯接馬鞍和北勝街的是繡衣坊,也叫北門街,很多府城老人都認為,繡衣坊比起已經消失的學前街和丁字街,更應被列入十三街之中。關於繡衣坊的來歷,相傳明清時期,出入此地的多為文人墨客,他們多穿綢緞刺繡衣裳,當朝皇帝聽聞海外還有這樣人文薈萃之地,龍顏大悅,便欽賜了“繡衣坊”牌坊。

八巷

直為街,曲為巷;大者為街,小者為巷。巷,北方人稱之為衚衕,即連線大街之間的小路,府城的八巷,指蛋巷、打鐵巷、仁和巷、少史巷、草芽巷、達士巷、關帝巷和雙龍巷這八條小街巷,多為居民點,論寬度雖不過2米—4米,但因為八巷多有名人故居,各種逸聞趣事流傳甚廣,府城八巷也成了仿古探幽的好去處。

蛋巷是府城最短最窄的巷,只有75米長,最狹處僅1。1米寬,清代形成,因其兩邊巷口小中間大,似蛋形而得名。但由於後來有居民在中間寬闊處加蓋了房子,蛋巷如今已名不副實,甚是可惜。

打鐵巷南低北高,是府城坡度最大的巷,傳說清朝時該巷有幾家鐵器作坊,也有說是鑄打金銀首飾的,由於生意興隆,每日從早到晚,不斷傳出敲打金屬的聲音,其聲如同打鐵,打鐵巷也因此得名。如今打鐵聲早已不聞,唯有長滿青苔的老屋、發亮的青石板路和耄耋之年的老人彷彿還記得舊日此地的繁華。

仁和巷又稱仁和坊,原稱夏宅巷,因為此巷在明朝出了一位正三品南京太常寺卿夏升而得名,現名寓意“仁愛和氣”,“曲為巷”這三個字對仁和巷來說真可謂名副其實,它長雖只有380米,卻轉了四道彎。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海口府城老街仁和坊,老人悠閒走過。(資料圖片)

住在仁和坊30號的九旬老人王庭槐剛剛買菜回來,一手拎著菜,一手提著鳥籠,沿著仁和巷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往回走,他身後長長的沿街牆面上,畫的是數十位瓊山古代先賢,為首的正是被稱為“一里三賢”的邱濬、海瑞和許子偉,老人在畫中走,歷史也隨著他腳步一頁頁翻過。

或許因為仁和巷過於曲折,難以改造,這條老街巷在未來“瓊臺復興計劃”的總規道路中恐將取消,老人提著鳥籠慢慢踱步的背影大概是仁和巷留給我們最後的美好記憶畫面。

八巷中的少史巷亦稱夏宅巷,相傳清乾隆時有一夏姓大戶人家在此居住,後來夏家搬走了,又來了一戶,據說其祖先擔任過少史官職,巷就改稱少史巷了,但在海南方言裡,“少史”二字讀音與“臭屎”發音相同,為什麼當地人會用這樣一個發音的詞稱呼此街巷,是否有暗諷的意味在內就不得而知了。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草芽巷古城牆。(資料圖片)

草芽巷依西城牆而建,至今仍有明石城牆遺蹟,由於此處原長滿青草,兵丁割草餵馬後,又很快長出嫩嫩的草芽,故名草芽巷。草芽巷可謂八巷中最有傳奇色彩的街巷,這與瓊州名士吳典一族息息相關。

傳說吳典祖父吳福未發跡時就曾在草芽巷附近野草叢生的破寺裡安家,除做豆腐謀生外,還割草賣給官衙,並因此在荒地中挖到大批金銀財寶,遂成為富甲全城的大戶;而他的孫子吳典中進士,入翰林,擔任國史館、三通館編修,四庫全書副總裁和武英殿分校官,參與國史編纂,是清代海南入翰林的第一人,後丁父憂辭官回鄉,出任瓊臺書院主講,致力教育和公益事業,頗得美名,因吳氏一族定居於草芽巷,此地也從人煙稀少的荒地成為熱鬧的街巷。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府城達士巷。(資料圖片)

達士巷位於小西門內南隅,長410米,是全城最長的巷,也是唯一一條保留完好有百年曆史的青石板路,屬原瓊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清時期,有不少達官顯貴、名賢紳士在此定居,故名達士巷,明代被譽為“嶺海巨儒”鍾芳的舊居遺址、清末民初瓊島文化傳承者王國憲故居等都坐落於此;達士巷東的古廟群落,以三聖廟、馬皇廟、康皇廟為代表,歷經百年仍香火不衰。

但香火最旺盛的恐怕還是關帝巷,這條巷因其北端抱珥山上的關帝廟得名。抱珥山是府城的制高點,明弘治初,關羽廟遷建於此,後環山築臺,稱瓊臺,並在瓊臺前面立瓊臺福地坊。關羽在民間信仰裡既是忠義化身又是保護神,更是財神,因此香火旺盛,朝拜者不絕於途,這條必經之路也就被稱為關帝巷了。

雙龍巷位於鼓樓街之東,西端與靖南街相對,清代前此巷有科舉考場、姓氏宗祠以及文房四寶店鋪等,是文運昌盛之地,不少讀書人都在此地發龍運、跳龍門,於是取了“雙龍巷”這樣吉祥的名字,但世事滄桑,彩雲易散,如今雙龍巷和它曾經的繁華古蹟都已消失在歷史深處。

七井

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八巷和十三街都比較明確,但“七井”究竟是哪七井卻眾說紛紜,有的說“七”並非實數,府城大大小小的井就有上百口之多,甚至對於“井”這個詞是否指水井也頗有爭議。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達士巷古道鍾芳井。(資料圖片)

曾著有《府城春秋》一書的黃培平老先生就認為,因七井是與街巷這樣的交通網路並提,故這裡所說的井,不是指人們開鑿取水飲用的井,而是縱橫交錯,組成井字形的交通網路,也是古時做買賣所稱的“市井”,造就了道路暢通、市井繁榮的城鎮格局,也就是說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為縱,東西向為橫,構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塊,並一一列舉了各井塊。

但也有一些觀點堅持認為“七井”是確指有特色的七口大井。其實即使是作為古代城邑中集中買賣貨物場所的市井也離不開水井,在顏師古為《漢書·貨殖傳序》作注中就提到:“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故總而言之也。”孔穎達為《詩經》作疏也指出:“俗說:市井,謂至市者當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潔,及自嚴飾,乃到市也。”

明正德《瓊臺志》中,在“山川”兩卷中,就附有“巖峒井泉”,詳細介紹了當時瓊島上各縣著名的井泉,其中府城內就有雙井、蓮塘井、玉液井、西城大井、南城腳井、北城井、水關井、武秀井等八口井,七井是否就在其中不得而知。

位於仁和巷的丹霞井深10餘米,為府城諸井之冠,日積月累,打水的繩索在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地磨出了81道繩痕,據說最深的一條達8釐米。傳聞府城是一塊風水寶地,如龍脊龜背俯臥在瓊北,而丹霞井正處於府城的中央,古道臺、鎮臺、瓊臺等“三臺”的核心,吸天地之靈氣,故此井也被稱為長壽井,喝了井水能福壽祿三全。

達士巷有一口井叫鍾芳井,也叫達士巷大井,旁邊有一石碑,上面寫著:康惠泉龍神。右邊小字寫著: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仲春月穀旦。由此推測,這口井最遲在1892年便已開始使用,距今124年。左邊小字寫著:達士巷、金鞍街、銀鞍街同重建。由於這塊石碑,這口井亦被稱為“康惠井”或“龍泉井”。

慢讀丨這"七井八巷十三街",見證了千年府城的繁華和滄桑

高登街三合井。(資料圖片)

三合井則位於馬鞍街最南端,為防附近的小孩跌落,井口已用石板蓋住,並加了鐵鎖和鐵鏈,井旁有一個小廟,供奉著井神,井雖已廢棄不用,但井神的香火仍旺盛,井沿邊的香爐插滿了香燭,連廟旁的石狗亦獨享一爐香火。

我們不知道歷史上的七井具體指哪七口井,但如果現在重新評選七井的話,上面這幾口井大概可以入選吧。

原標題:

府城春秋 七井八巷十三街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2016年12月19日海南週刊,見刊略有刪減。)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週刊聯合策劃

文海南日報記者:邵長春 特約記者:林先鋒

圖李幸璜 通訊員:龍泉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袁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