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唐代最好的下第詩,知時守分,無所怨慕,難能可貴

由 聆思贅言 發表于 旅遊2022-09-03
簡介高蟾十年困頓,不知寫下多少愁苦怨恨的詩,終因這一首非常獨特的落第詩,幫助他取得了進士

胡曾的詩一翰苑何時休嫁女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唐代: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唐代最好的下第詩,知時守分,無所怨慕,難能可貴

唐朝開科取士,考中進士是下層讀書人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世家子弟也以考中進士為榮,因之進士一科尤為世人所重。科舉考試每年舉行,然而每次進士錄取的人數只有二十多人,競爭可謂非常慘烈。正因為如此,科舉難免會出現一些“貓膩”之事,尤其到了晚唐時期,科舉場上那徇私舞弊的現象日益突出,如將相子弟,能輕易考中進士。於是許多寒門考生怨恨科舉的不公平,常常透過詩歌進行針砭、諷刺。

出身於河朔間貧寒家庭的高蟾,天資聰穎,滿腹經綸,然而十年科考,屢屢落第,十年之中寫了許多鬱悶愁苦的落第詩。某年省試,高蟾再次落第,分外憤懣,再加上積鬱已久,遂爬上考院牆壁並揮筆題寫了一首詩,用以抒發他這久久難平的憤懣之情:

冰柱數條搘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

他在詩中說陽光被冰柱遮擋沒有了溫暖,清明的時代卻被幾扇天門鎖著不能通行,陽春到來因為自己沒有依靠而無法生長,只能任由東風空空地不斷吹。這首詩痛斥了科舉的黑暗、不公平,充滿怨恨和憤懣之情。

唐代最好的下第詩,知時守分,無所怨慕,難能可貴

胡曾落第後,也曾寫過類似的詩,雲:“翰苑何時休嫁女,文昌早晚罷生兒。上林新桂年年發,不許平人折一枝。”胡曾的詩則是對科舉不公更加赤裸裸的諷刺。孟郊也有一首《落第》的怨詩,雲:“鵰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詩中用因沒有權勢可依而多病的鵰鶚自喻,將那些當路子弟比作藉助羽翼高飛的鷦鷯,對科舉不公的憤恨不平之意可知。羅隱也久困場屋,怨刺的詩更多,尤為權貴子弟所忌恨。

然而,眾人寫怨刺的詩,只是空招人忌恨,並不能改變科舉的弊端。若要考中進士,除個人才華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有權貴的推舉。若要獲得權貴的推薦,首先才華要獲得權貴的認可,於是憑詩賦干謁權門,是一條必由之徑。杜甫詩中所云:“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錢起詩中所言:“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說的便是干謁之事。李商隱早年也以詩才獲知於宰相令狐楚,才華自然勝過令狐楚之子令狐綯很多,然而令狐綯卻能先中進士,可見進士是有捷徑的。李商隱後來中進士,也是多虧令狐楚父子之力。

唐代最好的下第詩,知時守分,無所怨慕,難能可貴

高蟾倜儻不群,為人又講究氣節,依然不能免俗,他的這首《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便是一首晉謁之作。詩雖然是寫落第,卻不亢不卑,沒有諂媚之詞,雖有對時局的控訴,更有對自身才具的自信。高侍郎對高蟾的這首詩大為稱賞,非常認可他才華,又憐憫他十年困於場屋的遭遇,真心想要幫助他。於是高侍郎向一干王公大臣極力舉薦高蟾的出眾才華,那些公卿看到高蟾的那首詩,也嘉許他守寒素之分,無躁競之心,於是都願意成就他。因之,第二年高蟾便順利地考取了進士,後來仕途還算平順,一直做到御史中丞的高位。

唐代最好的下第詩,知時守分,無所怨慕,難能可貴

高蟾十年困頓,不知寫下多少愁苦怨恨的詩,終因這一首非常獨特的落第詩,幫助他取得了進士。可見面對不公,空怨無益,收起不平之心,率己秉性,坦然處之,正是泰來之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