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由 燦爛海灘 發表于 旅遊2022-08-24
簡介據《宋史·楊業傳》載,大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路大軍進攻遼國,楊業則是西路軍的副帥,與統帥潘美、將軍王侁一起對雲、應、寰、朔三州展開進攻

楊家將楊業為什麼撞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金刀楊令公的結局如何,不少人受到小說、戲曲、評書的影響,認為他是頭撞李陵碑而死的,這個說法以明代熊大木的《楊家將演義》最具代表性,也非常悲壯。該書第十八回是這樣描述的: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時楊業與番兵鏖戰不已,身上血映徵袍。因登高而望,見四下皆是勁敵……見一石碑,上刻“李陵碑”三字。業自恩曰:“漢李陵不忠於國,安用此為哉?”顧謂眾軍曰:“吾不能保汝等,此處是我報主之所,眾人當自為計。”言罷,拋了金盔,連叫數聲:“皇天!皇天!實鑑此心。”遂觸碑而死。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不過,歷史上楊令公的真正結局卻並非如此,相對於文藝作品,歷史上楊令公的結局更是可歌可泣,關於這方面的記載,見於《宋史》、《遼史》的當中,下面就要進行一個綜合介紹。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據《宋史·楊業傳》載,大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路大軍進攻遼國,楊業則是西路軍的副帥,與統帥潘美、將軍王侁一起對雲、應、寰、朔三州展開進攻。這場戰爭也被後人稱為“雍熙北伐”。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戰事打響後,西路軍進展順利,先後佔據三州,但由於東路軍的失利,宋太宗對戰事重新進行調整,命令西路軍放棄進攻並向關內撤退。此時,遼國的十萬大軍攻入寰州,西路軍形勢危急。此時楊業提出避敵鋒芒出兵應州的建議,卻遭到監軍王侁的反對,王侁堅持認為向寰州發動反擊才是扭轉戰局之道。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無奈之下,楊業只得從命。臨行前楊業流著眼淚告訴潘美:“此行必不利”,同時他又與潘美等人約定“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按照楊業的設想,即便強攻寰州不利,只要宋軍在陳家谷口設伏,戰局仍有翻盤的可能性。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不過,等楊業率部發動進攻後,潘美、王侁等人卻以為楊業已經戰敗,於是私自下令撤軍。等楊業兵敗退至陳家谷口時,援軍早已無影無蹤,遼軍迅速將楊業所部團團圍住。《宋史·楊業傳》載:“(楊業)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這個記載清楚地表明,楊業是在身負重傷後被俘的,同樣的記載亦見於《遼史》中的幾個傳記當中,可見所謂頭撞李陵碑之說僅是文藝作品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楊業被俘後的情況如何,《宋史·楊業傳》載:“(楊業)乃不食,三日死”;而在《遼史·聖宗紀》中的記載更為悲壯:則說“(楊業)瘡發不食,三日死。遂函其首以獻,詔詳穩轄麥室傳其首于越休哥,以示諸軍,仍以朔州之捷宣諭南京、平州將吏。自是宋守雲、應諸州者,聞繼業死,皆棄城遁 。”

楊令公並未頭撞李陵碑,歷史的真實更加悲壯

一代名將就這樣折戟沉沙、被奸人所害而死,死後還被傳首示眾。楊業之死,也對北宋的軍心、民心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參考書籍:《宋史》、《遼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