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非遺進學堂,讓布料染上五彩斑斕的人生精彩

由 今日高明 發表于 運動2022-07-02
簡介非遺進校園 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作為“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的指導老師,廖金文在求學時曾接觸扎染技藝,到新城一小任教後,她提出了扎染進課堂的想法,並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

傅多少畫筆畫

一方白布,用紗線、皮筋紮緊,投入滿是藍色染料的染缸裡,靜候十幾分鍾再取出曬乾拆線,一塊藍白顏色交織的藍染手帕便呈現在眼前。在西江新城第一小學扎染室,30餘名學生整齊端坐在長桌前,認真觀察扎染的製作步驟。

每週二、週四下午,西江新城第一小學(下稱“新城一小”)都會開展“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活動。學校將扎染這項非遺技藝引入校園,引導學生運用傳統工藝製作各式各樣的物品,在扎染中學習深厚的傳統文化,傳遞美育精神。

非遺進學堂,讓布料染上五彩斑斕的人生精彩

西江新城第一小學精心策劃的扎染節,為全校師生提供展示扎染成效的舞臺。

扎染進課堂 體驗拆盲盒的樂趣

走進西江新城第一小學扎染室,映入眼簾的是竹架上懸掛著的扎染藍布,藍白相間,頗具藝術氣息。扎染室的展臺上擺放著學生們縫製的各類扎染、蠟染作品,鳳凰在藍色的長袍上啼鳴,蝴蝶在藍色的手包上起舞,竹子在藍色的壁畫上拔節……每款作品不盡相同,卻精美別緻,讓人愛不釋手。

“不用針線的刺繡,不經紡織的彩棉,這就是扎染的魅力。”說話間,老師廖金文飛針走線在棉白布縫扎出圖案,再擲入經板藍根提取的汁液中浸染。看著潔白的手帕變成一塊塊風格各異、花樣豐富的作品,同學們都激動不已,直呼神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扎染,通俗地講就是染布,是一項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廖金文看來,扎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你永遠無法預知自己的作品會以怎樣獨特的形態呈現出來。因此,每一次開啟染布時,孩子們都像拆盲盒一樣,充滿好奇與期待。

在聽完老師講解扎染藝術和製作方法後,學生們挽起袖子動手操作,將手帕或摺疊或翻卷,讓它變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再拿橡皮筋捆緊實,夾上帶有編號的夾子方便辨認,最後將紮好的手帕放入染料中浸泡冷染。

“其實扎染的過程並不複雜,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製作自己想要的作品。”五年級學生陳秀美對扎染有著自己的理解,她告訴記者,之前曾跟父母去雲南旅遊時見過扎染作品,當時就特別想學,如今在學校就可以掌握這一技藝,並能夠獨立完成扎染作品,感到非常自豪。

陳秀美加入“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已有3年多。如今這門課程被推廣到“5+2”課後服務中,她也有了更多時間來學習這項“非遺”技藝。

“生動有趣的非遺教育特色課,讓更多學生了解並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廖金文表示,從認識扎染到了解天然的植物染料種類,再到學習扎染中的雲染技法、蠟染染色法等,學生在實踐中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非遺進學堂,讓布料染上五彩斑斕的人生精彩

校園內佈置的扎染作品。

非遺進校園 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作為“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的指導老師,廖金文在求學時曾接觸扎染技藝,到新城一小任教後,她提出了扎染進課堂的想法,並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

“扎染技術效果獨特,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一經引入課堂,學生們便深深愛上了這一傳統工藝,併成為學校的特色。”廖金文說。

為更好地學習扎染技藝,廖金文上網查詢資料、反覆實踐,還到貴州染坊中去實地考察,深入瞭解扎染的工序。學成以後,指導培訓學校其餘6位美術教師,提升非遺文化教學質量。

雖然學習了扎染手藝,但更重要的是,要讓這門手藝能夠在學校活下去,並走得更遠。“僅僅把手藝復原回來,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與現代美學融合,扎染才能有更持久的生命力。”為此,廖金文在傳授技藝的同時,也講求每個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傳輸美學的概念知識,儘量做到讓生活扎染化、讓扎染藝術化。

此外,學校還邀請山沫藝術培訓機構擅長製作扎染的高明民間文創藝人彭斐斐作為校外輔導員,引導學生學習和弘揚“非遺”技藝的同時,進一步厚植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懷。

發展至今,扎染已成為新城一小的一個品牌專案。2020年,學校榮獲高明區2020年社團建設“十佳學校”,並命名為佛山市第四批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廣東省第三批優秀文化傳承學校。2021,“天使夢工場染藝坊”專案獲得高明區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特等獎,扎染實踐工作坊也相繼獲得佛山市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評位元等獎、廣東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二等獎。

廖金文表示,接下來,學校將編制扎染教材,創立扎染品牌,並進一步改進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拓展非遺進校園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非遺進學堂,讓布料染上五彩斑斕的人生精彩

孩子們正在製作扎染作品。

  開啟興趣點 分層普及扎染文化

“非遺文化進校園最大的意義在於開啟了學生的興趣點,以興趣為導向,在孩子心中播下對非遺文化熱愛的種子。”新城一小校長馮結蓮介紹,學校自2018年開辦以來,便以“潤德以立,致善行遠”為辦學理念,致力建立成為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其中,扎染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不僅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還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將扎染作為藝術科目引入校園,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校園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

馮結蓮介紹,學校專門成立了扎染教育特色專案領導小組,根據校訓將課程分為“潤德”“澤智”“明志”“致善”四大板塊,其中“明志”板塊拓展類課程就包含了“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學校還制定了全流程跟蹤制度,安排行政人員或教師對上課情況進行檢查並做好記錄。

在建校第一年,學校便投入四萬多元購買置物架、煮蠟器、電飯鍋、鐵絲網、水盆等硬體裝置,並建設了可容納近50名學生的扎染、蠟染室,同時聯合家長一同購買材料和工具,保障社團活動有序開展。

除了開設“天使夢工場染藝坊”社團,學校還在全校普及扎染教學課程,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進行分層教學。低年級重在瞭解扎染技藝的歷史和工序,進行簡單的體驗和操作,其中一年級學習摺紙,二年級學習染紙,每學年安排兩節紙染課,讓學生學習摺疊染色;三年級注重動手實踐,將繼承和創新融入扎染作品創作中,每學年安排4至5節課向中高年級學生普及扎染。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在2019年春季學期開始,便精心策劃學校的扎染節,為全校師生提供展示扎染成效的舞臺。至今,學校已連續舉行了兩屆“絢麗扎染,潤澤童心”扎染節,學生時裝秀成為該校的王牌節目,獲得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馮結蓮表示,要珍惜非遺保護的時代機遇,把非遺技藝和智慧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讓扎染在新城一小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文/佛山日報記者馮慧雯

圖/學校提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