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由 中國科學技術館 發表于 運動2022-05-26
簡介持續的暴雨可能引發流域性洪水、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進而引發各類事故

河流汛期怎麼判斷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地降雨量激增,引發了一系列洪澇災害。在如此嚴峻的考驗下,我們必須全面瞭解汛期的特點及災害,全面掌握防汛知識。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7月27日,磁器口古鎮臨江區域被洪水淹沒(無人機照片)。當日,今年以來長江上游最大洪水過境重慶主城。目前,長江重慶主城段流量和水位仍在持續上漲。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一知汛期特點,莫慌張

所謂汛期,是指流域內因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江河中水位呈現出季節漲水的時期。因季節及漲水成因的不同,可分為春汛、伏汛、秋汛和凌汎等。

春季,氣候轉暖,流域上的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漲稱春汛。在我國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凍引起的漲水現象專稱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積雪融化,使河水急劇上漲,稱夏汛。我國習慣上把發生在夏季三伏前後的汛水稱為伏汛。秋季由於暴雨,河水發生急刷上漲稱秋汛。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在經歷的即為伏汛,是由於夏季強降水帶來的河流水位上漲。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7月21日,劉家峽水庫正在洩洪(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二知汛期災害,別小瞧

進入汛期的一大特點就是降雨頻率和降雨量逐漸增多,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也隨之增加。汛期往往會出現災害性天氣,如暴雨、冰雹、閃電、大風等。持續的暴雨可能引發流域性洪水、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進而引發各類事故。因此,汛期是氣象防災減災的關鍵期。

三知防汛知識,要記牢

要想安然無恙地度過汛期,就必須增強防汛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技能。對於大眾而言,首先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倘若真的遇到各類災害,也不要驚慌失措,務必保持沉著冷靜。下面幾種情況的防汛tips請牢記在心。

ü遇到大暴雨怎麼辦?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7月14日,劉銀輝(左二)在安徽省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臨河圩堤處理險情。新華社發

當在室內遇到狂風暴雨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以免雨水進入室內。不要使用沒有防雷措施的電器,儘量減少使用手機。在地勢低窪的住宅區、商業區,可利用沙袋、草包、擋板等進行圍堵,阻擋雨水進入。一旦建築進水,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閥等裝置。

如果在室外遇到暴雨,一定要注意行走安全。首先要避開路面上的各種井蓋、溝渠,其次要避開燈杆、電線杆、變壓器、電力線及其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儘快就近尋找安全避險場所。駕車時一定要注意警示標誌,可考慮繞行,而不要盲目透過。當遇到特大暴雨時,應儘快選擇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停車,切記不要冒險行駛。萬一出現車輛在水中熄火的情況,要迅速判斷形勢,及時逃生。

ü遇到城市內澇怎麼辦?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7月26日,暴雨致使重慶市江北區多處低窪路段積水嚴重,民警清理排水口。新華網發

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很容易造成城市暴雨內澇。處於低窪地帶的人員要提前做好排水準備,積水嚴重地區的人員要提前做好轉移準備。在室外要先判斷窪地積水的深淺,不要貿然下水行走。行走時,最好多人互相攙扶,或攀附著身邊的欄杆、牆體行走,以確保安全。同時,要注意避開被水衝開的下水道口和倒伏的電線杆。開車遇到積水窪地時,最好先停下來,不要盲目進入積水的橋樑和涵洞,必要時選擇滯留。

萬一被困,要立即撥打110、119報警電話,準確描述被困地點、受災情況、人員情況等,耐心等待救援。

ü遇到泥石流怎麼辦?

洪水接“二”連“三”,汛期到,三類知識要知道!

這是泥石流過後的利周瑤族鄉中學(6月7日攝)。

在山區地帶,尤其是地勢比較險峻的地區,由於暴雨強度大,極易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破壞力強等特點,一般和暴雨洪水相伴而生。因此在暴雨多發季節,一定要做好預警防範工作,儘量提前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避難。

泥石流爆發前夕,通常會有一些前兆,提前知曉可爭取避險時間。如發生山崩時,山上的樹木會發出嘈雜聲,山體也會出現異常的山鳴;當上遊河道出現堵塞時,溪溝內的水流會明顯減少;上游發生崩塌時,溪溝內的水流會變渾濁;水流突然增大時,河溝內會出現類似爆破的聲音。一旦感知到這些異常先兆,要及時做出反應,選擇就近的安全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向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遊跑。

ü與洪水正面相遇怎麼辦?

如果遇到洪水,並且通訊已斷,可採取多種方式向外界傳遞求救訊號,如製造火光、揮動顏色鮮豔的衣物、集體吶喊等。若不幸落入水中,應儘量抓住石塊、樹幹等固定物或漂浮物。如果收到了被困者的求助訊號,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施救,或儘快向救援機構、人員尋求幫助。(作者:程方潔)

科學性把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傅慎明

參考來源:《大氣科學辭典》、人民網、今晚報、人民日報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本文是中國數字科技館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