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由 紫玉文史 發表于 運動2022-05-23
簡介唐十道的演化十道始置於貞觀元年,其分佈格局,一、永徽十三道至於貞觀十道的分化過程,傳統觀點一向認為,開元年間初置釆訪使時方分為十五道

句加一筆能變成向嗎

在沿革地理或曰歷史政區地理領域,貞觀十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術語。太宗

元年為何要設定十道,其理據何在?傳統的主流說法認為,貞觀十道由貞觀元年

設立,一直持續到開元二十一年初置十五道釆訪使之時,但事實的真相是否如

此?嚴耕望認為有景雲十三道,那麼十三道之制又是否始於景雲二年?另外,關

於貞觀十道的性質歷來聚訟紛紜,那麼它究竟是地理區劃,還是監察區域,抑或是行政區劃?

貞觀十道之緣起

一般認為

“十道”是貞觀初年所分,且以元年論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十道的來源。一是其名稱之由來,二是分置十道的原因。貞觀十道中的四個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的名稱在隋代早已出現,而為唐代所沿襲。在唐初,山東道的叫法較為通行,隋代行臺道在唐初的遺風流韻。隋末唐初也有新的地區通稱出現。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貞觀十道中,有九個道名在貞觀元年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有

“關內道”之名出現較晩,貞觀八年尚未完全確定。當然,這些都是目前史料所能見到的情形,其時朝野文翰中,這些道名應更多更普遍,“關內道”之名,或許貞觀元年也已存在,只是未能定型而已。

然而緣何要分全國為十道?這個問題似乎有公認的答案:唐代一級政區州的數目太多,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數百個州的難度太大。據說唐太宗曾把

300

多個州刺史的名字一一寫在屏風上,以便隨時檢查他們的政績。故當時就有人建議在州之上再加一層監察區,以對刺史進行有效監督、糾察。但這對於登極不久 就罷廢行臺道、裁撤都督府、大力並省州縣,極力推行精兵簡政政策的唐太宗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監察區有變成行政區,從而又回到三級制的老路上去的危險,但不採取任何措施,直接管理偌大的皇朝自然也不行,所以唐政府沒有立即設定穩定的監察區、相應的監察機構與固定的監察人員,而是採取北朝以來慣用的遣使巡察制度,而北朝巡察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按道派遣。但北魏至隋代,這種

“道”都是臨時的,不具有確定性。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懷抱遠大,顯然不欲一味的因襲守舊,遂創制了系統的、穩定的十道制。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然而為何是十道,而非九道或十一道呢?除了十為大整數這一因素外,似乎也有歷史的原因。史載隋文帝開皇

“四年八月甲午,遣十使巡省天下”;煬帝大業“二年,遣十使並省州縣”。以此觀之,則貞觀元年在並省州縣的同時分劃十道,當也有“遣十使”的舉動。因為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地並省州縣,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其間涉及各種各樣的具體事務,絕非紙上談兵所能解決。在此情況下,中央政府必然要派遣得力的官員,到地方去實際操作這項龐大的工程。那麼這次遣使,就須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故而將全國版圖進行地理分割槽也就順理成章了。也就是說,貞觀元年劃分十道的首要目的,恐怕並非監察,而是為了便於使者主持並省州縣的工作。

唐十道的演化

十道始置於貞觀元年,其分佈格局,一、永徽十三道至於貞觀十道的分化過程,傳統觀點一向認為,開元年間初置釆訪使時方分為十五道。嚴先生將十道分化的初始時間,從以往的開元二

一年或二十二年,提前到景雲二年,從而破除了十道分化與初置採訪使同時的陳見。但十三道之區劃,並非始於景雲二年,事實上還要早得多。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最遲在孫思邈寫作《千金翼方》之時,已經存在十三道了。也就是說,不僅開元年間十道始析為十五道的觀點不妥,即便嚴先生主張景雲二年始分十三道亦不確。那麼《千金翼方》所存的這份材料是否可靠呢?

筆者認為這份史料的真實性是很高的。第一,目前學術界公認《千金翼方》是藥王孫思邈晚年積三十年之力的心血結晶,最終成書於作者去世之年,即高宗永淳元年,也就是公元

682

年。雖不能斷定此後就沒有人篡改過,但大體上是儲存了原貌的。第二,這份材料唐代人就引用過,玄宗時人王素所著《外臺秘要》就曾原文收錄,只是《外臺秘要》所錄缺漏甚多,反不及《千金翼方》所載完備。

第三,透過考察該文所載州之存廢,可以證明此材料非系偽造,如穀州,顯慶二年廢入洛州;交州,永隆二年改為安南都護府

箕州,先天元年改為儀州;始州,先天二年改為劍州。同理,亦可推斷此文所作的上、下年限。此文所載當州,置於貞觀二十一年;恩州,置於貞觀二十三年;至於柘州,據兩《唐書

地理志》,更是永徽年間置的;又,《舊志》載松州都督府屬,永徽中由隴右道改屬劍南道,而《千金翼方》中松州、當州、扶州、柘州皆屬劍南道。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凡此種種,都說明孫思邈寫作此文的上限,不早於永徽年間。而其又載有顯慶二年罷廢的穀州,說明下限應在

657

年之前。即便考慮到資訊傳播和處理的滯後性,該文所作,也當在高宗初年(公元

650

年代)。這個結論,與公認的《千金翼方》寫作時間相符。史籍均載貞觀十道設置於貞觀元年,但貞觀元年很可能只是大體劃分了十個區域,名稱未必盡同於後世所載,其中尤其明顯的是關內道。貞觀八年分遣諸使“觀省風俗”,李靖是畿內道大使,《貞觀政要》、新舊《唐書李靖傳》等所載均同,表明京師附近地帶,當時是叫畿內道,而不是關內道。另外,蕭璃為河南道大使,李大亮為劍南道巡省大使,李襲譽為江南道巡察大使,據《舊唐書》這次共派遣了

13

人。

這僅僅是巧合,還是該年已經有十三道的區劃了?可能是前者。因為《初學記》所載《括地誌序略》,一般認為其根據是貞觀十三年大簿,從《序略》中能看出,各州府基本上是以十道排序,而在山南道、隴右道和江南道內部,順序則頗雜亂,顯然不可能是十三道的區劃。且在貞觀十四年將西域納入唐帝國版圖之前,也不可能有河西道的分立,否則河西道只有

6

個州(即涼、甘、肅、瓜、沙、伊州),豈非過小?

十三道體系的形成,當始於永徽初年。理由如下:一,從唐代道

的演化規律看,往往在君主禪代之時變動比較大。如唐高祖武德元年

設立行臺道;太宗貞觀元年,置貞觀十道;下文將提到光宅元年,武則天恢復十道區劃;景雲二年,玄宗當政前夕,重劃十三道;安史亂起,唐朝開始遍設方鎮,道目遂氾濫,至肅宗乾元元年,改釆訪使為觀察使。這是否暗示在唐前期,朝廷易主之時,永珍更新,一般會改革最高層政治區域,以便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的治國方略?

淺析唐貞觀十道緣起與演化過程

二,上述推測並非無的放矢,是可以找到佐證的。永徽年間,松州都督府管轄的地區,由隴右道劃歸劍南道,劍南道與隴右道轄區的調整,當和十道析置為十三道同時。松州都督府屬從隴右道割隸劍南道,正好反映了十道細分和轄境調整的大背景。

三,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嶺南道。節度使制度始於睿宗景雲年間,與永徽年間相隔五六十年,故此處所言,時間跨度太大。但白紙黑字不應無據,其字裡行間透露出嶺南道內部格局發生變化,從而與玄宗時候的嶺南五管之轄境一致了,隨之變動的,或許還有嶺南道的外部邊界。據《括地誌序略》,嶺南道原是包括建州、泉州(即今福建地區)的。但前引《千金翼方》十三道州目,此二州屬於江南東道。聯絡《舊唐志》的這一記載

泉、建一帶從嶺南道改屬江南(東)道,可能也始於永徽年間。

那麼為何分為十三道,而非十五道或二十道呢?這一方面是基於地理環境使然,另一方面可能是模仿漢代的十三刺史部。就目前史料所見,永徽年間雖然還沒有按察使之設,不過李唐統治者追隆盛漢的企圖則一。

綜合考量,《千金翼方》所載的十三道,當是高宗永徽初年改革貞觀十道的結果,仿照貞觀十道、景雲十三道等,本文姑且將之命名為

“永徽十三道”。並且,這種十三道的區劃在整個高宗當政時期,應該都沒有改變。因為山南道、江南道雖然均分為東、西兩道,但直到開元天寶年間,唐人仍然習慣統稱為江南道或山南道,而不一定加以明確區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