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金句頻出!西安碑林講解員白雪松實力圈粉的背後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5-05
簡介1月14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對白雪松做了專訪

博物館繁體字怎麼寫

金句頻出!西安碑林講解員白雪松實力圈粉的背後

“所謂林子大了,什麼碑都有。”

“謙虛點說,是全宇宙已知範圍內收藏名碑墓誌第一多的地方。”

“有時候上班感覺像上朝。”

“我在碑林走一走,就會經常發現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剛才說的這麼多人都是我們的同胞,一千多年過去了,碑還在那兒,我居然跟這麼牛的人流著一樣的血,有一樣的價值觀,真的是為中國人自豪。”

“希望我能活到100歲,那時候碑林剛好1000歲,我就算是爬著也要去看一眼,那時候的碑林一定比現在更好。”

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在《國家寶藏》中金句頻出圈粉無數。“碑林講解員說常因工作自豪到起雞皮疙瘩”的話題,甚至衝上了1月11日的熱搜。有網友說:“看哭了,太自豪了!”“這個小哥哥太棒了!”還有網友說:“因為熱愛,所以深情。”

口才這麼好、講解如此打動人的講解員,究竟是如何練就了這樣過硬的講解功夫?1月14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對白雪松做了專訪。

“我用說出去的話給自己立目標,逼自己學習”

華商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您是怎麼做到這麼好的?

白雪松:首先是興趣。其實講解員的離職率很高,所以首先還是得熱愛這個工作。但做好這個工作,前提當然是要有基礎的物質保證。我講得還不錯,所以去外面講課也多,包括給一些機構做培訓,所以經濟方面還可以。溫飽解決了,就會自己看一些書。

華商報:您是把職業當興趣愛好了?

白雪松:那倒不是,東北人好面子。我是遼寧人,戶口還在遼寧。老友來碑林,覺得來這兒的遊客兩極分化,要不就是啥也不懂被人騙來的,要不就是那種特別懂的。

比如有的人一個碑帖練了20年,或者是歷史方面的大家,什麼都很懂,這樣的遊客問的很多問題,作為講解員不一定能答出來。或者是你雖然瞭解,但沒人家瞭解得深,就會感覺很沒面子,所以還是得學習,後來我就開始逼自己。我經常跟別人說,“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基本上都可以解答。”既然話說出去了,就得圓回去嘛,所以就逼著自己學。這樣做,也是為了先確立一個目標。

金句頻出!西安碑林講解員白雪松實力圈粉的背後

華商報:如果每個講解員把所有碑石都要熟悉瞭解的話,這個學習量得多大呢?

白雪松:因人而異,最難的在哪呢?就是任何一個KPI的考察,都有一個量化標準,但碑林沒有。你說李隆基那塊碑我可以寫一本書,那個人可能寫兩本書,但有的人說就一個五分鐘的講解詞我瞭解得就夠了,所以還是看自己。其實五分鐘應付遊客是夠的,一千方碑,一方碑五分鐘就得5000分鐘,其實平時講解也就一個小時,所以還是要看自己。

“我是學生物工程的,可以用理工科思維聯絡文科背景知識”

華商報:您在《國家寶藏》中講得很動情。您對歷史文化的學習一直很投入嗎?您是學什麼專業的?

白雪松:我從小就愛看歷史文化方面的書。我是學生物工程的,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華商報:那您就是跨界了?

白雪松:跨界很好啊,可以用理工科的思維聯絡文科的背景知識。我上高中的時候,文科和理科其實都是我們班第一,是拿著獎學金來的我們學校。不過上大學的時候學習就一般了,對學的專業不太感興趣。

至於為啥報生物工程專業,當時也不太懂。好像那時候有個宣傳語,說21世紀生物工程是最好的專業。可能受到宣傳語影響,我們學校分數最高的人報的就是生物工程。我是我們省考到這個學校的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後來才發現好像不太喜歡這個方向。為啥?你得拿小白鼠做實驗。這幾年可能殺了幾百只小白鼠,就覺得不太適應。

你看我眼睛度數也挺高的,小時候我們家沒有簡體字的書,幾大櫃子的書全是繁體字。小學二三年級就看繁體字的書,什麼《金陵春夢》《水滸傳》《李自成》都是繁體字,這就導致我來碑林有個優勢,看簡化字、繁體字基本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堅持做直播,內容輸出是最難的”

華商報:媒體對您的關注和報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白雪松:去年2月份開始就有報道。因為我做“國寶名碑脫口秀”做到了全國點選量第一,所以去年二三月份開始《人民日報》《中青報》都是專題大篇幅整版報道,央視對我也做了採訪。所以現在接受媒體採訪感覺很平靜,是一種平常心。

華商報:您一直在堅持做直播?

白雪松:是的。那時候報道還挺多的。我們是跟國博、敦煌這種級別的博物館同一時間直播,我們的點贊數量是最高的。有一次高到什麼程度?可能有6家博物館,我的點贊數量是其他所有博物館點贊數量加起來的二倍。我也想過,這是不是太誇張了?後來發現很多的直播堅持不下來。直播跟線下講解不一樣,我是有經驗的。淘寶是第一個開雲春遊的,我又是第一天就開始做的,所以我比他們有經驗,其實蠻適應網際網路的。不過做直播,內容輸出是最難的。有的人一年能做380多場,我一週做一期都累得要死。

“大家想看的,第一是知識,第二是共情”

華商報:您在《國家寶藏》上表現那麼優秀,應該對這一塊鑽得比較深吧?

白雪松:每次直播,包括去《國家寶藏》,我都要提前要查閱大量資料做好準備,否則直接上去講,那是講不了的。也只有準備好了之後,才能把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物知識、歷史知識,輕鬆活潑地結合段子、結合事實、結合梗、結合現在的一些事件講給大家聽,這樣子人家也愛聽。否則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人家就不愛聽了。

《國家寶藏》選國寶守護人、精神守護人的話,確實央視包括我們館,尤其是央視特給面子。憑啥選我?你看我是這一次《國家寶藏》裡唯一的講解員,不是謙虛的,我覺得挺“德不配位”的。所以心裡很忐忑,所以覺得感情表露有點過激。我一開始還跟導演有過討論,覺得要壓抑情感。但他們建議別故意剋制,後來我發現他們還是專業。其實大家想看的,第一是你的知識,第二是一種共情。

“做講解員最難的是休假,家人休假的時候我最忙”

華商報:做講解員最難的是什麼?

白雪松:做講解員最難的是休假。一般家人最空閒的時候,比如暑假、國慶、春節,講解員是最忙的,不能休假。所以很多人願意當老師,老師有暑假寒假。

華商報:您怎麼看待研究員和講解員的關係?要把研究成果很好地普及講解出來並不容易。

白雪松:這就有點“技”和“術”的關係,我不知道這麼講合不合適。研究人員是真有專業技能,能寫東西做研究很專業,一年就研究一個事。我們可能“術”要多一點。“術”更多的是一種形式,一種說話的方式,說話的親和力,包括組合形式。這事就在這,怎麼講才能讓人愛聽?先講a再講b他可能更愛聽,先講b再講a他就不愛聽了。怎麼設定懸念,怎麼往這個社會現象上引,怎麼因人施講?比如對小孩、老人、學者,講的都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這樣說。

華商報:這可能是跟您理工科的邏輯思維背景有很大的聯絡。

白雪松:我覺得是的,比如蝦青素怎麼提取,你要設計實驗方案。哪種實驗方案,它的提取率最高?哪種設計方案時間最快?哪種實驗方案質量最高?是不一樣的。所以這種細微的邏輯思維在表達中間潛移默化地就用上了。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來源:華商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