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由 青海日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4-30
簡介銅鏡在我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它不僅實用而且做工精湛,尤其是鏡背的各種裝飾圖案、傳說故事以及銘文出現,均與當時的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成為後世研究和認識古老文化的寶貴資料

銅鏡圖案的寓意是什麼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1975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墓地41號墓出土一面青銅時代齊家文化的銅鏡,被稱為“中華第一鏡”。

1977年,在青海省貴南縣拉乙亥鄉尕馬臺齊家文化墓地25號內的一具俯身直肢中年男性胸下再次清理出一面七角星紋銅鏡。採用單範澆鑄而成,表面完整平滑,背面周緣及鏡鈕內緣鑄有凸起的弦紋圍繞,鏡背主題紋樣以內緣鑄鈕為軸心,向外輻射狀陽鑄凸起的七角星紋幾何圖案,形成內外套接交錯的14個三角形紋樣,其中,七個外三角紋內陽鑄斜線紋,鏡背中心鑄鈕。鏡緣鑄有兩個小孔,並發現木質鏡柄與鏡緣雙孔處用細繩捆綁固定的痕跡。經中科院考古所快中子放射分析法鑑定,其徑8。9、厚0。3cm、重109克,屬於青銅器。25號墓處於整個墓地的中心位置,銅鏡擁有者未經二次擾亂,陪葬品頗豐,僅骨珠一項就有583粒,綠松石16顆,海貝11枚,這些遺物充分表明,墓主人在族群中具有顯赫地位。它的出土,縮短了古今時空的侷限,使我們直視古老滄桑的照面用具——“青銅鏡”的工藝形制,再現了遠祖們的生活情趣與愛美之心。“七角星紋銅鏡”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面鑄有紋樣的銅鏡之一,已進入中國文物之最的行列。

在遙遠的古代社會,我們的祖先只能藉助一汪波動的溪水觀看自己的倒影與容顏。夕陽把一個路過溪流的少女身影斜射得很長很長,無意間,她突然發現在近處平靜的水面上,有一個影像隨著自己的走動而動、停留而留、近前而大遠去而小,靠近清晰遠離模糊的怪象而茫然,忽而一陣微風掠過,水中的影像便模糊不清了……後來先祖們在打製石器時發現一種叫黑曜石的材料,經過拋光可以照出影像,併產生製作照面用具的萌動,最早的石鏡由此誕生。陶器出現後,人們又將它盛滿水作為照面用具,於是,最早的可移動的水鏡便出現了,古人稱其為“瓦鑑”。當時提水的活計往往由女性承擔,每當她們拎著尖底瓶在小溪邊汲水時,總是忍不住俯首水面仔細觀看自己的容顏,那飄逸的黑髮和熟悉的面龐,那棕黃色的面頰和微寬的鼻翼,那稜角的下巴和獨一無二的形象不同於族群中的任何人,她漸漸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形象比較,那是一個早已懂得裝扮自身的浪漫時代。當歷史步入青銅時代,以銅器盛水鑑容更為普遍。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古人以水為鑑,既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種水盆即稱為鑑,以銅為之則作鑑,鑑字即像一人立於水盆旁俯視之形……”如果將銅器表面打磨光滑即便無水也可顯影,受此啟發,祖輩進一步將銅盆扁平化而製成銅鏡,鏡背乳鈕及各類圖案,既是銅器扁平化後的遺痕,乳鈕則是器足根蒂的衍變。古人認為銅鏡製造始於黃帝時期。《軒轅黃帝傳》曾記載:“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軒轅內傳》則載:“帝會王母於王屋山,鑄鏡十二,隨月用之,此鏡之始也。”《述異記》載:“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的記載,充分反映我國制鏡歷史可追溯到古史傳說時代。

根據考古發掘資料,齊家文化屬原始公社解體時期的青銅時代早期,距今約四千年。我國銅鏡的發明遠在夏商時期,到戰國時期已經十分盛行。自從銅鏡的研製成功,被稱為“瓦鑑”的水鏡漸漸被淘汰。當時鑄造的銅鏡多呈圓形、鏡體輕薄精巧、邊緣捲起、鈕乳較小,紋樣多以幾何形組成。漢代的銅鏡胎體更薄,平邊圓鈕,裝飾更加趨於程式化,並出現了鑄工精美的浮雕畫像鏡。唐代銅鏡,形式多樣,裝飾考究,精美度達到鼎盛,彰顯出富麗堂皇典雅華貴的氣度。宋代以後鑄造的銅鏡風格則較為簡單,注重實用,不尚裝飾。我國古代銅鏡鑄造技術已達到了非常精湛的程度。諸如戰國時期的山字紋鏡、漢代的神獸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等,均為各時期的經典之作。此外還有將神話故事巧妙地模鑄在鏡背上的,如漢鏡背面出現的“西王母”、“東王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案等。唐代鏡背出現的嫦娥奔月、孔夫子遇榮啟期等。尤為提氣的是,唐太宗皇帝對銅鏡曾寫下這樣精彩的名句:“人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現在讀起來還是那麼富有哲理耐人尋味,銅鏡的使用直到我國清代以後才逐漸被玻璃鏡所替代。

在古代,銅鏡另有一種實用功能即取火工具,稱為“金燧”或“陽燧”,其平坦正面用於照容,凹凸背面向陽取火。據《考工記·輈人篇》曰:“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其注說:“鑑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鑑亦鏡也,凡金多錫,則忍白且明也。”晉代崔豹《古今注》雲:“陽燧,以銅為之,形似鏡,照物則影倒,向日則生火,以艾炷之則得火”的記載,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古代銅鏡的多種功用,以鏡取火的歷史直到明清時期火柴問世才逐步消亡。

根據銅鏡的多重用途,祖輩又賦予它更多的探病與照妖等神性。《龍江錄》雲:“漢宣帝有寶鏡如八銖錢,能見妖魅,帝常佩之。”《西京雜記》亦云:“漢高祖得始皇方鏡,廣四尺,高五尺,表裡有明,照之則影倒見,以手捧心,可見腸胃五臟,人疾病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使銅鏡在生活中附會了更多的迷信隱喻,隨著時間的推延它在民間便形成了各種風俗,人們常把銅鏡懸掛在門前、院內、屋壁等處,藉以照妖辟邪祈求吉祥。因此,銅鏡在民間又被拓展到占卜的領域,每當逢年過節的夜晚,先祭拜灶神,然後在盛滿水的鍋裡放一把勺,撥動勺把使其轉動,待勺停止轉動後,根據柄把所指的方向抱鏡出門竊聽人言,以第一句話為兆,回來占卜兇吉,稱為“鏡聽”。唐代王建《鏡聽詞》中有這樣的描述:“重重摩挲嫁時鏡,夫婿遠行憑鏡聽”的詞句。此外,它在民間婚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婚必備禮物,相傳,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為了安慰心愛女兒思念父母及宮廷之心,特製作兩面日月寶鏡,日鏡寓意可以望見父母和親人們的儀容,月鏡能夠看到長安及宮廷,之後相沿成俗。在青海一些地區仍然保留著這種傳統習俗,女兒出閨用紅繩穿入銅鏡柄孔,必須左肩右脅背上日月寶鏡方能啟程,其背後較大的鏡子象徵日,胸前較小的鏡子象徵月。貴州一些地區的婚俗,待新娘坐定花轎後,要將轎內備有的一本皇曆和一面銅鏡背在身後,提取“黃道吉日,銅鏡團圓”的寓意。湖北神農架喪葬儀軌很奇特,當亡者出殯前,必須要有一位他的子女,手持鏡子舉過面首坐在棺前守靈直到入葬。其寓意是這樣一照等於家中抬出兩個亡人,以後不會再遇喪事了。銅鏡也是非常重要的陪葬品,甚至出現了專供殉葬的“冥鏡”。

我國古代的鑄鏡技術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一些國家,並得到了推動與發展。三百多年前,古羅馬人運用多種金屬透過冶煉鑄造製出銀質鏡。義大利威尼斯人研創出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鏡,其工藝是,先在玻璃上貼一層錫箔,後澆注水銀,使錫溶解成“錫汞劑”粘在玻璃上形成鏡子,這種工藝給制鏡業帶來一次技術革命。

利用水銀(汞)鍍制玻璃鏡技術始於1840年的英國人。1850年後,隨著溴化銀鍍料的研製成功,玻璃鏡出現在中國市場。中世紀,隨身攜帶的手鏡已相當普及,在金屬或象牙盒中,出現了雕刻相當精湛複雜的裝嵌工藝,高貴婦人出門攜帶的小盒鏡已成為當時上層社會婦女追求時髦的奢侈品。清同治年間,玻璃鏡的魅力使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大感興趣,她命人設計一面半月形的鏡子,梳妝打扮無須轉動身體,從不同角度均可目睹自己的容顏和衣著,這面鏡子成為當時的中國一絕。

作為青海重要文化遺產之一的齊家文化,留給我們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它以包羅永珍的實物內涵見證了中華悠久而燦爛的艱辛歷程,無疑為探索黃河上游地區早期文化程序串接一條血脈相承、文化相通的七彩紐帶,對華夏文明起源研究增添了極為真實的分析資料,填補了西陲源頭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的銜接環節。

銅鏡在我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它不僅實用而且做工精湛,尤其是鏡背的各種裝飾圖案、傳說故事以及銘文出現,均與當時的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成為後世研究和認識古老文化的寶貴資料。今天,銅鏡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的史學價值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泯滅,它的神韻仍然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推薦閱讀

【夜讀】方寸糧票 見證歷史

【夜讀】高原人的洋芋情懷

作者/柳春誠

刊發於2019年5月31日《青海日報》第12版

實習編輯/顧植霞

監製/劉蓉燕 總監製/韓易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絡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