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主張 在變動的世界中,尋找安頓自我的一隅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4-21
簡介世界兒童文學大師馬德琳·英格的《時間的折皺》設想了未來的一大挑戰——當人工智慧能夠控制人的行為和信仰,人類應該如何守衛自我

伯納德威廉斯得過諾貝爾獎嗎

主張 在變動的世界中,尋找安頓自我的一隅

羅貝託·波拉尼奧

主張 在變動的世界中,尋找安頓自我的一隅

雷蒙·阿隆

主張 在變動的世界中,尋找安頓自我的一隅

英格瑪·伯格曼

人,究竟是從何時起,學會站在自身之外,反觀自己、反思生命的呢?在哲學家帕斯卡爾看來,人,這根“能思想的葦草”,既是自然界最為脆弱之物,又能因思想而葆有尊嚴與理性。卑微與偉大,看似矛盾的兩極,在人類身上恰到好處地共存,彼此消解,共同生長。恰是在不斷體認自我、觀照他者的過程中,我們搭建起今天繽紛而龐雜的大千世界。

閱讀,與其說是這盛大宴席的賓客,毋寧說是盛宴本身。縱使時代迂迴曲折,不斷向前,催生了大量新技術、新事物、新思想,依然有人加入這場盛宴,一探席間留存的歷史記憶,甘願以一己之靈魂與肉身為其填築。原本微茫的個體生命,方有了今日行進的動因和意義。

借閱讀的力量,突破平庸之囿,穿越個人與時代的絕境,在更廣闊的時空之維,重新思考人之為人,其愛、其善、其美。

冬之降至,我們再度回顧、揀選今秋的好書,試圖在這變動不定的世界之中,梳理每一份不凡的努力,尋找安頓自我的美好一隅。

人之為人

唯誠懇真實而已

1993年,智利詩人羅貝託·波拉尼奧肝功能損壞,在得知病情的幾個月後,他開始著手整理自己的詩歌手稿。他將這份手稿命名為《未知大學》,取自科幻小說家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一部小說。在貝斯特的小說中,生活在“未知大學”中的學生們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是天才,為了他們的天才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天才就是一個另闢蹊徑來抵達真實的人。

如果說另闢蹊徑抵達真實,也許是天才的專屬,那麼以誠懇真實的態度,面對自我與周遭則是人人需要磨鍊的美好品質。《魔燈:英格瑪·伯格曼自傳》中,這位電影藝術史上的大師級人物在回顧一生時,放棄粉飾與謊言,勇敢地剖析自我,坦露面對死亡時的脆弱與不安,“努力克服人性的限制”。另一本自傳式回憶錄《雷蒙·阿隆回憶錄》則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思想者,如何立於潮流的對立面,終其一生以懷疑的姿態“始終站在善的一邊”。

或許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擁有曾改寫歷史的大人物的誠實遙不可及,那麼不放棄追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臺灣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遊戲》即透過書寫生活中細微的真實、人與人之間微妙的聯絡捕捉和思考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人生而孤獨,但不斷尋求生命意義的嘗試未曾間斷,李娟的《深山夏牧場》深入遊牧民族的生活,為現代都市的奔忙生活找到了心靈的參照。《舊時之美》記錄下日本美學家白洲正子在數十年間走訪古都,發掘文學、民藝、古董、能樂、茶道、花道、風景與日常之美。

在經濟浪潮衝擊下的年代,美與真一道,等候在時間之端,召喚我們的到訪。美與真,需要尋找,亦需要堅守。

紛繁浮世

個體何以自處

儘管渴求美與真,世界的瞬息萬變還是為我們帶來諸多困境與挑戰。如何在這變動不定的大環境之下保守自我,成為當下一道重要的課題。歷史學者桑兵的《學術江湖》迴歸晚清民國的具體時空,記錄並還原了梁啟超、王國維、傅斯年、顧頡剛等身處大變局之中的學人如何在世風與學風的激盪之下自處;為尋找中國人文精神之精髓,藏書家韋力的《覓理記》透過追尋歷史,為我們理清了宋明理學的基本脈絡。兩本書都為我們提供了歷史的借鑑。

除卻前人的經驗外,指向未來與當下的思考也是一條尋找答案的路徑。世界兒童文學大師馬德琳·英格的《時間的折皺》設想了未來的一大挑戰——當人工智慧能夠控制人的行為和信仰,人類應該如何守衛自我?英國著名奇幻大師特里·普拉切特的《碟形世界》與日本小說家山田宗樹的《百年法》,同樣從科幻的視角重新審視了人類自身的處境,給人以警醒。

在當下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如何以更為理性的眼光看待現實尤為重要,美國心理學界的相關研究為我們樹立了範本。《自戀時代》針對現代人膨脹的自我意識,試圖開出對抗自戀的心理學良方。《反焦慮思維》嘗試為浮躁的現代社會注入一劑鎮定劑,以應對普遍焦慮的時代,靜心聆聽內心的聲音。

守望理性

超越時空之隔

1812年,英國科學史家和哲學家威廉·休厄爾還是劍橋大學學生時,他與三位同學查爾斯·巴貝奇、約翰·赫歇爾和理查德·瓊斯組建了“早餐俱樂部”,探討科學的本質與功用。他們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能夠且應該用於理解、解決社會問題。《哲學早餐俱樂部》記錄下了這段影響日後科學發展的討論。1833年,“科學家”一詞誕生,科學從知識中獨立出來,也與人文藝術有了區分。

正如對“科學”的理解一樣,正因人類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我們才不斷革新觀念,拓寬認知的維度。而在推進對世界理解的過程中,突破時空的侷限與區隔,有益於清醒而理性的思考。英國學者方德萬的《潮來潮去》將海關置於全球史的視野之中,以此重新檢視近代西方與中國之間關係,突破以往單一維度的海關史研究。加拿大學者卜正民的《維米爾的帽子》則從一件件普通器物著手,窺探萌芽時代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歷程。華人史學家孫隆基的《新世界史》繼續用全球史的觀念和方法重構著世界通史。

其實無論是挖掘歷史,還是審視現實,目的都是為了無限逼近真相。葉禮庭在《血緣與歸屬》中不無清醒地指出,民族主義是一股可建構、可焊接的力量,但從現今極端和權威的形式來看,它淪為了一種對現實的逃避。英國倫理學家伯納德·威廉斯在其代表作《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中闡明:“倫理理論的問題,在於其不知反思的節制。”當反思被濫用,也會成為一種危險之物。因而不陷於一時一地,不輕言擁抱與信仰,永遠和執念保持一步之遙,才能更理智地眺望。

直面當下

尋求現實的答案

無論勾畫出一個多麼完美的設想,現實世界永遠更為複雜和多變。尤其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蓬勃時代,資本市場對於個體的生活時刻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瞭解經濟發展的規律與原則,對於大眾而言,未必要掌握艱深的經濟學知識與理論,而是為了獲知日常生活的某些面向,明確金錢與利益的道德邊界。《道德與商業利益》就是一本透過分析人們對於市場的質疑與誤解,討論市場倫理的優秀著作。著名經濟學家韋森的《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邏輯》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農民和城市居民:稅負和經濟發展的負擔》幫助我們看清當下經濟執行的現實,也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走向提供了參考。

隨著科技革命和通訊革命的發生,世界已經進入數字時代,科技變化之快,影響範圍之廣,令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目不暇接。如何應對不確定的未來?暢銷書《爆裂》列舉了現代世界生存的九大原則,提出人類需要對思維進行更新迭代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挑戰,困境,複雜,變化……說到底,人究竟該追求什麼?又該如何內心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呢?或許我們一時間難以達成唯一的答案,但這不會妨礙我們不懈地尋找。就像荷蘭作家凡·伊登的經典童話《小約翰》中的那個小約翰一樣,一直想尋找一本“解讀人生所有疑問的大書”,在尋找真理的路上,兩件事最為重要——保持天性和經歷磨難。在這條路上,你我皆是行人,步履不停。

撰文/新京報記者 張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