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由 北京交通廣播 發表于 運動2022-04-14
簡介今年2月25日,記者對該問題對李女士進行回訪時得知,去年記者登門走訪後,小區物業協調電梯維保單位,對樓內電梯又進行過一次降噪處理,但效果仍不明顯

臥室的臥的拼音是什麼

現在的住宅樓裡

電梯是標配

就連老舊小區改造

加裝電梯也是重點專案之一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可是翠城馨園的居民

卻飽受電梯噪聲的困擾

↓↓↓

電梯噪音居民難忍受

孩子手寫“訴求信”

2020年12月,李女士向北京晚報反映了翠城馨園409號樓的電梯噪音問題。12月11日,記者來到她家,翠城馨園409號樓共有28層,從李女士提供的平面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該樓共有3部電梯,

最右側電梯的機房位置,與李女士家的衛生間近乎一牆之隔。

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

樓內電梯執行時,會有兩種聲音傳入李女士家,一種是轎廂上升或下降時出現的“嗡嗡”聲,另一種則是轎廂停在樓層時的“咣噹”聲。

起初,這樣的聲音需要在嘈雜的環境聲中仔細分辨,但在屋子裡時間長了記者便發現,

一旦開始在意電梯的聲響,這些聲音就越來越明顯了。

李女士告訴記者,問題是從2020年5月開始凸顯的,她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每天要早睡早起,而她自己居家辦公,所以電梯的聲響對於孩子和大人都有不小的影響。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這是李女士的孩子用漢字加拼音,在一張紙上歪歪扭扭寫了一整頁。母親李女士無意間在孩子的桌上看到這張紙,揪心壞了,電梯噪音問題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心理陰影。

記者趕到屬地垡頭街道辦事處諮詢相關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經電梯維保單位測試,李女士投訴的電梯噪音分貝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但

此前李女士聘請過深圳的一家降噪公司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噪音超標。

對比電梯維保單位和電梯降噪公司提供的資料,開頭都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字樣,內容不同的是,電梯維保單位依據的是《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而電梯降噪公司則依據《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發現分歧點後,垡頭街道辦事處工委副書記趙洪玉帶領職能部門,不斷嘗試解決;

社群工作人員也多次到李女士家瞭解情況;小區物業也多次出資對樓內的電梯進行調整,更換過包括曳引機在內的諸多電梯零件

;甚至為了緩解噪音問題,社群和物業還和其他居民溝通,徵得理解後採取了臨時措施,讓樓裡的一部電梯夜間停運。

但對於李女士來說,

實際體驗效果仍不太明顯。

對於相關部門的工作態度李女士表示滿意,但具體問題仍很難談攏。李女士推薦由深圳的降噪公司來進行降噪,但每部電梯超過4萬元的報價該由誰承擔?業主、物業、電梯維保單位,還是走專項維修資金?就拿專項維修資金來說,動這筆錢需要徵求大多數業主的同意,但電梯噪音問題在一棟樓裡影響的只是少數人,徵求大多數業主的理解和支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資金出處不明,技術瓶頸也是一大難題。今年2月25日,記者對該問題對李女士進行回訪時得知,去年記者登門走訪後,

小區物業協調電梯維保單位,對樓內電梯又進行過一次降噪處理,但效果仍不明顯。

推進雖然艱難,但也引發了相關各方的思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電梯維保單位嚴把技術關,小區物業從居民訴求出發落實好具體工作,屬地街道、社群發揮好協調作用,這樣相互配合,問題繼續推進仍有空間。

看似個案實則普遍

案例細節何其相似

北京晚報記者透過梳理12345接到的大量訴求發現,全市很多街道辦事處都接到過類似的訴求:剛搬入新居的毛先生小兩口也為此苦惱不堪。

“我們倆一起打拼多年,好不容易買下這套二手房,去年9月歡歡喜喜地入住,沒想到每晚卻要忍受電梯的咣噹聲。”

2021年1月23日,記者來到了毛先生位於雙龍南里小區的新居,這裡的居民樓多為6層板樓,而毛先生所住的116號樓是一棟塔樓,樓內共3部電梯,中間一部處於長期停運狀態,東西兩部正常執行,

毛先生家緊挨著西邊的電梯。

毛先生說,在他們購房和裝修過程中,這部電梯多數時間處在停運維修狀態,因而起初並未發覺噪聲問題。

電梯間就在毛先生家次臥衣帽間後方,和臥室共用同一道牆。

電梯機房在電梯間頂部,與毛先生家隔著2米左右的夾層。噪聲最明顯的就是次臥,但客廳和主臥也受到噪聲干擾,電梯一執行,房間裡就回蕩著持續不斷的“嗡嗡”聲,隨後聲音會突然變大,接著“咣噹”一聲後恢復安靜。這些“嗡嗡”和“咣噹”聲正是從樓頂傳來。

“白天還好點,到了晚上就更糟心了。樓裡有些鄰居下班晚,常常晚上12點電梯還在執行。好幾次我剛要睡著就聽到電梯響,我的心就跟著提了起來。白天上班很累,晚上回來還休息不好,很鬧心。”

毛先生說,為了能睡好覺,他買了耳塞,

由於長時間佩戴耳塞,他還患上了外耳道炎。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毛先生為了能正常休息,各式各樣的耳塞買了不少。

毛先生告訴記者,物業曾派維修人員上門檢測。毛先生一邊說,一邊將儲存在手機裡的拍攝影片拿給記者。從影片記錄來看,電梯執行過程中,室內噪聲基本維持在34分貝左右,最低時32分貝,最高時達到39分貝。

按照相關標準,夜間臥室噪聲應在30分貝以下。

隨後記者與屬地南磨房地區辦事處進行了溝通,瞭解到屬地街道為此做了大量努力。記者發現,該案例與翠城馨園的電梯噪聲問題相比,問題的起因、解決的難處都相同,甚至毛先生也找到了深圳的一家降噪公司。不同的是,

毛先生已經就該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而小區物業也表示不再接受任何調解,同時拒絕接受採訪。

街道物業合力突破

急切尋求解決之道

2021年2月24日,記者又來到鴻博家園1期2號樓,這裡的居民也面臨同樣的電梯噪聲問題。

張老伯家住在2號樓的頂層,樓裡兩部電梯,一大一小,聽得時間長了,老人甚至能分辨出噪聲是哪一部電梯發出的,根據噪聲的大小,電梯裡的人數甚至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記者看到,張老伯家客廳的桌子上擺著一副紅色“耳機”,張老伯說,這不是耳機,而是耳罩,他在客廳看書時,就得把耳罩戴上,聽不見聲響才不心慌。張老伯告訴記者,他的心臟不好,做過支架,老伴兒也患有高血壓,電梯執行的聲音傳到屋裡,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

抱閘的聲音在張老伯家聽起來酷似有人在敲門

,深更半夜,來這麼一響,二老嚇醒了,常常瞪著眼睛直到天亮。

樓裡的電梯機房就懸在張老伯家廚房上端,一牆之隔。

張老伯說,早先嚴重的時候,連碗櫃上的碗都震下來過。

後來街道做了不少工作,電梯也做了降噪處理,現在沒那麼大動靜了,可聲音還是難忍。

“夏天開著窗戶,聽著外面車水馬龍的聲音感覺還好些,秋冬季天涼,一關上窗戶,這噪聲就更明顯了。”

2021年2月24日,記者聯絡到小紅門鄉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正在千方百計想辦法,但很多方面捉襟見肘。

“其他街道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我們也想參考一下,做了很多努力,非常著急。”

2月26日,記者從屬地小紅門鄉政府瞭解到,張老伯從2020年4月開始向社群及12345反映相關問題。針對此情況,鴻博家園第三社群黨總支書記帶隊第一時間到張老伯家中瞭解情況,並聯系小區物業公司對電梯進行檢測、除錯,並透過在電梯井內安裝隔音棉等措施實施降噪。

後經電梯維修工作人員測量電梯間噪音值為72分貝,符合國家使用標準

,針對該處理結果,張老伯仍認為噪音過大,影響其生活,表示不滿意。

此後,小紅門鄉政府“12345”接訴即辦主管副鄉長牽頭,組織小區開發商——小紅門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單位——田華建築公司、物業單位——世紀美泰物業公司等相關部門召開現場會,協商解決此問題。

經協商,物業公司聘請電梯專業維修人員到現場繼續改進,透過調小電梯間隙、降低電梯執行速度等方式再次實施降噪處理

,同時請第三方專業檢測公司工作人員到場檢測電梯噪音,現場測量值符合國家標準。

由始至終,張老伯對小紅門鄉政府、鴻博家園第三社群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都表示肯定和滿意

,多次入戶溝通、情緒疏導這些工作都很到位,但張老伯也一再說,

不管電梯機房噪音分貝是否符合標準,這聲音傳到屋裡確實還是影響很大

,還是得再想想辦法。

關於頂層電梯噪音問題,小紅門鄉政府表態,將和屬地社群繼續同小區物業溝通,時時關注電梯降噪的新技術方法,如有其他有效處理方式將協調物業單位儘快實施。

專家支招

資金技術都難在哪兒?

電梯降噪難在哪兒?技術瓶頸和資金出處不明究竟如何破解?記者向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北京電梯商會會長繆步升分析認為,居民聽到的電梯“嗡嗡聲”,需要透過增加隔音棉降噪的辦法來處理,首先要檢查電梯的井道,看是否有改造空間,

隔音棉只有貼在井道內壁上,才會有降噪效果。

而居民聽到的“咣噹”聲,要從曳引機查起,看是否是裝置老化引起的。根據經驗判斷,

目前大多數曳引機產生噪聲都不是裝置本身的問題,而是除錯不當

,首先要檢查曳引機的減震墊是否牢靠,然後還要到機房檢查制動系統中的彈簧和槓桿等部件,這些零件除錯不當都有可能引起噪聲。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網路配圖

關於資金問題,社群問題專家陳鳳山認為,根據電梯噪聲分貝檢測結果判斷,分為兩種情況,首先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就

要看噪聲產生的原因

如果是由於先期設計、安裝、採購出現的問題,應由小區開發商負責解決;

如果是後期裝置故障或老化產生的問題,則要依據小區物業和電梯維保單位簽訂的合同確定誰擔責。

另一種情況則是測量結果符合國家標準、但的確對居民生活構成較大影響,責權利難以一刀切,開發商、屬地街道、小區物業及全體業主都可以成為出資主體,是相互推諉還是形成合力,組織和引導很關鍵。

陳鳳山說,電梯問題其實類似樓房屋頂漏雨問題,受影響的是一家一戶,但需要樓頂整體做防水,涉及到動用專項維修資金,由於大多數業主沒有受到影響,很難達成共識。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

投票表決需要樓內三分之二的業主參與、其中三分之二業主表決透過才能動用專項維修資金

,這一表決辦法也可以適用於電梯的改造,

“透過不斷宣傳、積極引導,提升小區物業、業委會的公信力,同時使其他業主對遇到問題的業主產生共情,是值得嘗試的方向。”

電梯噪聲居民訴開發商和物業

豐臺法院判決物業公司降噪

近日,豐臺法院通報了這樣一起案例——原告李先生於2018年購買了涉案二手房。同年12月,李先生髮現噪聲問題,後自行委託某環境檢測實驗室就涉案房屋噪聲進行檢測,該實驗室依照《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作出兩份《檢測報告》,報告載明瞭電梯執行發出噪聲的等效聲級等。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2019年7月,李先生訴至豐臺法院,要求開發公司、物業公司委託專業減震降噪公司於一個月內對電梯機房裝置及井道進行減震降噪改造,直至滿足國家環境標準《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誌》(GB22337-2008)I類功能區A類房間噪聲標準要求,每延期一天,則按照每日300元支付住宿費,並要求二公司共同支付其精神損失費、噪音檢測費等。

該案主審法官羅兆英介紹,

《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未規定居民樓內電梯產生噪聲進行評價的明確標準

,因此對電梯所產生噪聲適用的環保標準主要依據行政機關所釋出的規範。

電梯執行噪聲屬於社會生活噪聲,《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明確規定了A類房間的結構傳播固定裝置室內噪聲排放限值,

在國家尚無相應的標準對居民樓內電梯產生噪聲進行評價的情況下,當電梯等樓內裝置在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低頻噪聲確實對樓內居民噪聲影響時,本院認為可以參照適用該標準作為檢測及評價依據。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網路配圖

同時法院也認定,李先生委託的這家環境檢測實驗室具有資質並符合經營範圍,且《檢測報告》系依據上述國家標準作出的,該檢測程式合法有效。

法院認為,

物業公司應對涉案房屋噪聲的產生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並做出如上判決。此外,結合涉案房屋開發時間、電梯的驗收、管理和原告的購房情況,法院判決開發公司對涉案房屋電梯的噪聲不承擔責任。

案件宣判後,物業公司提起上訴,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您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關於噪音擾民

您有什麼想法?

下方留言,咱們一起聊聊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內容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圈圈

值班主編:彭菲

“我的屋子有聲音,我的媽媽房間有聲音,早上有聲音……”北京這些小區居民遇到了這個問題……

和更多朋友一起討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