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蘇代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寓言,輕鬆化解燕國的危機

由 國學夢工坊 發表于 運動2022-03-27
簡介見趙王陷入了沉思,蘇代趁熱打鐵說道:“如果趙國去討伐燕國,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

結什麼成隊的成語

蘇代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寓言,輕鬆化解燕國的危機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大自然的競爭無處不在,為了生存,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戰亂不斷,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而某國一直以來都熱衷於挑起動亂,常常“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畢竟這是他們發家致富的秘籍,可是人生是無常的,誰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還是個未知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出自《戰國策·燕策二》,本來是指鷸和蚌互相爭鬥。相持不下,最後雙雙被漁翁捕獲。後來用來比喻雙方鬥爭,相持不下,導致兩敗俱傷,第三方從中獲利。

戰國中期,齊國和秦國兩大強國東西對峙,燕國相對弱小,卻與齊國是近鄰。

這讓燕國國君坐立不安,生怕那一天被齊國吞併。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領了盒飯,齊湣王即位,連年征戰,國力消耗巨大。

蘇代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寓言,輕鬆化解燕國的危機

樂毅伐齊,齊國差點兒滅亡

公元前284年,雄心勃勃的燕昭王任命名將樂毅為統帥,聯合秦、趙、韓、魏等國,組成五國聯軍共同攻打齊國。

驕傲自大的齊湣王壓根兒沒有把五國聯軍放在眼裡,等到五國聯軍攻入齊國,齊湣王才匆忙任命觸子為將,率領全國的主力部隊渡過濟水,抵抗敵人。

雙方主力在濟水以西(今山東高唐、聊城一帶)的地方展開決戰。

齊國軍隊由於連年征戰,早已士氣低落,無心應戰,再加上又是倉促出戰,將士離心。

齊湣王為了迫使將士們死戰,以挖祖墳、行殺戮相威脅,結果適得其反,將士們更是意志消沉,戰鬥還沒有開始就潰敗了,將士們紛紛落荒而逃。

樂毅一鼓作氣,一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全部收入燕國的版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濟西之戰。

蘇代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寓言,輕鬆化解燕國的危機

戰國七雄地圖

也是天公捉弄人,眼看齊國還剩三座城池沒有被攻下,在這緊要關頭,燕昭王突然死了。

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

這個時候,齊國用了反間計,燕惠王開始懷疑樂毅,就任命騎劫代替樂毅為將,樂毅一氣之下投奔了趙國,趙國封樂毅為“望諸君”。

不久之後,齊湣王被趙國派來的淖齒殺死。

公元前283年,齊國的大臣王孫賈等人殺死淖齒,齊襄王即位,任命田單為將,死守莒城。田單用計欺騙騎劫,燕軍慘敗,齊國收復失去的七十餘座城池,歷史上稱為即墨之戰。

這個時候,燕惠王才悔不當初,派人到趙國給樂毅認錯,希望樂毅不計前嫌,繼續為燕國效力,被樂毅婉言拒絕了。

燕惠王整日茶飯不思,食之無味,生怕趙國用樂毅討伐燕國,趙國正好有這個打算。

這時,蘇代自告奮勇到趙國遊說。

蘇代見到趙惠文王后說道:“大王萬福,燕國使者蘇代今天千里迢迢趕過來,路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件搞笑的事情,不知道大王有沒有興趣聽一聽。”

趙惠文王頓時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蘇代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寓言,輕鬆化解燕國的危機

便宜了漁翁

蘇代接著說道:“今天天氣不錯,陽光明媚。易水中有一隻河蚌跑出來曬太陽,愜意地享受著‘陽光、沙灘、海浪’。不巧的是,一隻鷸鳥也在閒逛,它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看見肥美的蚌肉,它迫不及待地把嘴伸過去就開始啄。河蚌一見大事不妙,馬上合攏蚌殼,夾住了鷸鳥的嘴。誰也捨不得鬆開。鷸鳥就對河蚌說:‘鬆開,你如果不鬆開,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不出三天,保證乾死你!’河蚌也不示弱:‘好呀!你先放口!我已經夾住你的嘴了,你今天吃不到我,明天吃不到我,三天不吃飯,一定活活餓死。’”

就這樣鷸鳥和河蚌在河岸邊相持不下,誰也不想退讓一步,時間一久,河蚌口乾了,鷸鳥的腿也麻了,依然互相糾纏著不放。剛好有一位漁翁路過,毫不費力地把它們全捉住了。

見趙王陷入了沉思,蘇代趁熱打鐵說道:“如果趙國去討伐燕國,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到時候就會便宜了強大的秦國。”

趙惠文王也不是吃素的,馬上就明白了道理,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就這樣,蘇代用一則寓言故事,輕鬆化解了燕國危機,拯救了燕國。

參考資料:《中華成語大詞典》《中華成語典故》《中國通史》《全歷史》《戰國策·燕策二》

宣告:配圖來源於網路,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