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由 單州教育 發表于 運動2022-03-16
簡介學校及時加強形勢教育,領導幹部、中青年教師與學生“三同”,即同吃、同勞動、同甘苦,共同渡過難關學生輪流手工摶制水泥球坯子校地種植的蘿蔔大豐收師生刨運地瓜,自己動手製作粉條,那時雖然生活十分艱苦,但師生情緒高昂炊事班張立芳研製了切菜機,省力省

度荒年是什麼意思

崢嶸往昔

風雨70載

積澱綿長

一起傾聽時光的迴響

……

這裡有

少年的憧憬

青春的記憶

拼搏的汗水

收穫的快樂

成長的足跡

代代一中人將時光鐫刻在這裡

跟著新中國成立的步伐,70載的滄桑砥礪,有著艱辛和不安,亦有改革和發展,也有代代一中人堅守、奉獻的精神信念。

建校伊始,面對重重困難,辦學條件艱苦,師生艱苦奮鬥,同甘共苦,克服困難,創造辦學奇蹟。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於天災人禍,生活更為艱難。為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學校組織生產自救,千方百計抓生活。

當年的校友忘不了那用地瓜幹、野菜製作的黑饃饃,大家樂觀地為之起了個雅號叫“鉛球”,這是同學數年間用來充飢果腹的主食;學校農場生產的白菜、蘿蔔,是主要的蔬菜;自己動手用地瓜製作的粉條,則是改善生活的佳餚。

雖然那時生活很苦,但師生員工雄心猶在,緊緊團結在黨支部的周圍,同甘共苦度荒年;老師苦教,學生苦學,員工苦幹,硬是把教育教學質量搞了上去,進入了全區的前列,多次列席省重點中學會議,並進入省重點中學序列。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1959年進入“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師生吃糧定量,主食不足瓜菜代。學校及時加強形勢教育,領導幹部、中青年教師與學生“三同”,即同吃、同勞動、同甘苦,共同渡過難關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學生輪流手工摶制水泥球坯子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校地種植的蘿蔔大豐收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師生刨運地瓜,自己動手製作粉條,那時雖然生活十分艱苦,但師生情緒高昂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炊事班張立芳研製了切菜機,省力省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好評,被學校評為炊具革新能手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課前三分鐘,教師候課,學校領匯入班巡查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勤儉節約儲菜備荒,老師下課後將蔬菜曬乾,確保冬天有足夠的蔬菜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勞動後的野餐,學校定期給師生髮康復餅、開小灶以增加營養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師生在校地種植玉米,1960年,根據山東省委《關於進一步壓縮整頓非農業人口口糧定量和多項事業用糧的指示》,教師每月供應糧由31斤壓縮為28斤,學生由36斤壓縮到32斤。11月10日,供應糧標準繼續降低,教師降到每月27斤,學生降到每月29斤。為彌補口糧不足,師生在校地種植玉米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20個教學班的班長帶頭深翻深刨,拉犁子拉耙,在學校植物園種小麥高產田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小麥後期管理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黃瓜、西紅柿豐收,同學們將成熟落地的鮮果一顆顆撿起送交教導處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為保證師生四季蔬菜供應,學校建大棚,想方設法解決糧食短缺、營養不良的問題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學生得知董學田老師患胃病住院手術,爭先恐後踴躍獻血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校門前依依的垂柳,大門裡成行的翠柏,廣闊平坦的操場,窗明几淨的教室,生機勃勃的菜園,都見證了師生們勞動建校的業績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單縣一中初三二班部分同學和班主任董學田老師的合影

品讀校史2∣師生同甘共苦度荒年

恰同學少年,高中二級二班學生劉慶武、呂克十年校慶留念

在艱苦奮鬥的歲月裡

校園的各個角落

都有師生奮鬥的足跡

展現了一中人

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奉獻

特別能鑽研的

時代精神

編輯: 王文婷

稽核: 趙 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