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由 春玉娛樂 發表于 運動2021-06-01
簡介女人們除了做做飯也可以閒下來抽口煙了,這個坐在火炕上的“三仙姑”,腦門子上永遠都是拔罐子的印記,她說不拔罐子頭就疼,她是屯子裡的活躍人物,能“保媒拉縴兒”,也會“跳大神兒”

黑玉米棒芯是什麼顏色

圖文/關秀峰

【本文由作者授權釋出】

四合屯位於哈爾濱市東南百餘公里,賓縣–阿城交界,地處張廣才嶺西麓支脈。屯子南面是山、北面是山、東西兩邊還是山,北山腳下還有條小溪,屯子東、西邊各長著兩排楊樹。這個屯兒住著十八戶人家,總共有孫、郭、趙、劉、夏五大姓。你看,這就是青山腳下的四合屯和那條涓涓流淌的小溪。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就像那首歌《咱們屯裡的人》唱的:“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樹林,鄰里鄉親挺和睦,老少爺們更合群,屯子裡發生過許多的事,回想起那是特別的哏,朋友們若是有興趣,我領你認識認識我們屯裡的人。”

在屯子路口的第一家是開著小鋪子的趙大娘家,當時趙大娘家經濟條件算是好的,他們家是最先有了彩電,晚上會有很多人擠到家裡看電視。趙大娘有一對雙胞胎孫子,她哄孫子的時候也不耽誤幹活,一邊用撥楞棒子(音似)搓麻繩,一邊逗著孫子。不幹活時也會點上一袋煙抽上一口,“姑娘叼著旱菸袋”是東北八大怪之一,這個趙大娘是當小媳婦時,給婆婆裝上鍋煙然後劃火點上,再自己先試著抽一口,看看煙桿通不通開始學會抽菸的。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說起東北八大怪,在屯子裡還真是都能見到,比如“養活孩子吊起來”,吊起來的實際是這個“悠車子”,北方民族早期婦女和男人一塊外出勞作,為了照料孩子方便,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滿族等盛孩子的“悠車”掛在勒勒車上,後來遊牧民族走出草原,定居下來,便將”悠車“掛在房樑上了。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還有“草皮房子籬笆寨”,在東北的農村以前的房子大都是蓋“拉合辮兒”房子,用一種叫羊草的空心植物,一層層拍打在房蓋上,叫繕(shan)房子。房子的牆也是就地取材,用稻草噴溼,然後在黃泥池中擰成辮子,將其盤在間隔一米的木樁子上,形成約一尺厚的泥草牆,這種房子冬暖夏涼。在屯子裡不管誰家遇到有事有活,大家就會一齊幫工,這是孫喜玲(小名“二鐵子”)家蓋房時的情景。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屯子裡的房屋大多是坐南朝北的三間房或者兩間房,一般三間房的廚房在中間、兩間房的廚房在西面,這是二鐵子家的廚房,豆杆、豆莢、玉米杆、玉米芯子都是用來燒火的,風箱一拉起來,灶坑裡的火就燒得旺旺的。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夏振山家的那口水井打在了廚房裡,這樣用水會更方便些。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翻穿皮襖毛朝外”也是東北八大怪之一,東北的的冬天會在零下30度左右,貂皮太名貴,所以東北人喜歡穿動物皮毛製成的衣服來防寒,東北風大雪大,出遠門的如車老闆、上山打獵的人都把皮襖反穿,雪落在毛上會自然滑落。這個穿皮襖趕著牛拉爬犁的是夏振山,過年串門子是屯子之間鄉里鄉親的走動方式,誰有需求,屯子裡有牛的人家就會熱情幫忙。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東舊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烏拉草其稈三稜形,其葉細長柔軟,纖維堅韌,不易折斷,將烏拉草莖葉錘打後放入靰鞡鞋或氈靴中,禦寒效果很好。用皮革縫製、內絮捶軟的烏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貧民心愛的“草履”,郭大爺的靰鞡鞋到冬天還是挺管用的。

郭大爺也算是老革命了,解放戰爭期間他在遼寧給四野當過擔架隊隊員,他對物質要求不多,生活得簡單快樂,家裡的大櫃子是唯一的傢俱,櫃子下面就是冬天儲存新鮮大白菜的地方了。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東北的農事季節性很強,春播、夏鋤、秋收都很忙,冬季就是農閒時光。春耕時節翻地一般是小塊地用牛拉犁,大塊地用拖拉機翻地。郭小明和他爹一大早就開始犁地了。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郭勝利兩口子起的也早,朝霞中種地的身影還是很美的,等太陽一杆子高了才回家吃早飯。有的家人手不夠,大家互相幫忙,不出二十天全屯兒的地基本種完。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農村的小孩子也不睡懶覺,因為都是睡得早起得早。郭大爺趕著牛車下地,小孫子也追趕出來,跟車上的媽媽告別呢。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四合屯的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大豆,秋天時節,孫大爺拉著滿滿一車玉米回家了。收回的玉米棒子放在架空的苞米樓子裡,即能通風乾燥還能防鼠。等到春天的時候才進行脫粒,他們稱之為“打苞米”。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孫大爺家還種了辣椒,摘下的辣椒就放在小棚子頂上晾曬。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秋天的小院子裡五顏六色,秋天裡的人們喜笑顏開。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東北農村幾乎家家做大醬,製作過程還是很繁複的:秋天收穫的大豆先挑選,慢火煮熟後燜一會兒,然後用醬杵子搗碎,拍成醬塊子,中間不能有空隙,用報紙(沒有別的紙)將醬塊子包好,吊在房樑上一冬天,讓它自然發酵。等到春天時,把醬塊弄成小塊放入缸裡,用上好的井水、加鹽,用細紗布蓋上放在陽光底下繼續發酵,每天需要用醬耙子打醬。等到顏色變成醬紅色、有了醬香味就大功告成了。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漫長的冬天是大家閒下來的時候,喝點小酒、看看紙牌都是男人的樂趣,喝到微醉時的趙大爺就會講起他參加抗聯時的光榮歷史。看紙牌的劉祥經常會贏點小錢兒,一高興就露出他那口老也不刷的大黃牙。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女人們除了做做飯也可以閒下來抽口煙了,這個坐在火炕上的“三仙姑”,腦門子上永遠都是拔罐子的印記,她說不拔罐子頭就疼,她是屯子裡的活躍人物,能“保媒拉縴兒”,也會“跳大神兒”。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郭勝利的姑姑這時候就在炕頭上孵小雞兒,這個季節老母雞不抱窩,人們還想早點養雞仔,於是想出了人工孵化的辦法,每天會用手摸幾遍雞蛋,讓它們保持37度左右的溫度,21天小雞就能出殼了。有句歇後語:21天不出雞——“壞蛋”。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夏振山的爹媽烤烤火盆兒,抽顆自己卷的煙,悠然自得。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冬天外面的活計就是拉點木頭,弄點劈柴。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孩子們的寒假也長,這時有了充裕的時間玩耍,女孩子在屋裡的遊戲是“欻(chuā)嘎拉哈”,嘎拉哈是滿語的音譯,學名為“髕骨”,即羊、豬等動物後腿踝骨中間活動的骨頭。嘎拉哈有“坑兒”、“背兒”、“輪兒”、“針兒”四個面,多以4個為一副,並配有一個口袋。最簡單的玩法是:抓起4個嘎拉哈拋在炕上,單手拋起口袋,在口袋落下前撿起桌上的嘎拉哈並接住口袋。先從一個嘎拉哈撿起,每次撿起數量增加一個,直至同時成功撿起4個嘎拉哈即為完成遊戲。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室外的遊戲無外乎是跳皮筋兒、爬草垛、上苞米垛、玩玩雪。家裡孩子多的,都是大孩兒帶小孩兒。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小一點的男孩子更願意跑出去看“蹦爆米花”,他們害怕並期待著那“砰”的一聲過後,看到小小的苞米粒變成了大而酥脆的爆米花,不管誰家來加工,小孩子都能得到一小捧美食。蹦爆米花的人是友聯村另一個屯子的,名叫“文學”,農閒時就會在附近幾個屯子蹦爆米花。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過年的前後的農村最熱鬧了,友聯村的秧歌隊會輪流到村子的6個自然屯來表演,這秧歌隊要是扭進了誰家的院子裡,主人就得掏出點錢來打賞了。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孩子們過年都能穿新衣,大人們則要忙著糊棚糊牆、貼窗花、掛籤兒,還要忙活過年的吃食。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進入臘月就該殺年豬了,屯民約定,不要湊在一天殺豬,今天你家,明天我家。抓豬、放血、褪毛、開膛、灌血腸、煮肉,然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豬頭要埋到雪裡留到“二月二龍抬頭”再吃。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兒”開始,屯子就已經是過年了,家家戶戶蒸粘豆包,煮大塊豬肉,生綠豆芽,做豆腐然後凍成“凍豆腐”。粘豆包也是晚上放外面,早起收起凍好的粘豆包,放進大缸裡儲存。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過了二月二才算過完大年,女人們又開始做鞋了,婦女們會湊到一起,一邊做活一邊聊天,劉祥的媳婦心靈手巧,她家總會招來不少人。

四合屯靠山,春天種完地,野菜長出來,八九月的雨後,山上的蘑菇一片一片的。採野菜、採蘑菇,除去自己吃,賣出去收入也不少。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家裡再養上雞、鴨、豬、牛、羊的,也是一筆收入。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勤快人的日子越過越好,家裡時興的東西一樣也不少,屯子裡通電話了,郭勝利的媳婦趕緊給城裡的親戚打個電話。郭小明的侄媳婦結婚,婆家準備的幾大件兒都很齊全。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四合屯那些遙遠又熟悉的親切面孔:趕車的大爺,做針線活兒的大娘,擦拭馬燈的馬倌兒,納鞋底的大嫂,給孩子餵奶的小媳婦……看著這些畫面,思緒又回到了過去,又回到俺們那個屯,想起了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關秀峰三十年前俺們那個屯,俺們屯裡的人

推薦文章